任寅;朱莉;殷屹岗;阮中宝;陈各才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东平县中医院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氯胺酮常规麻醉,观察组患儿采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小儿唤醒时间、不良反应以及各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氯胺酮追加次数、小儿唤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与传统单纯给予氯胺酮麻醉相比,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方面临床效果较好,且该麻醉方式氯胺酮用量少、更易促进麻醉苏醒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该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承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行肝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胆肠吻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临床手术效果和结石残留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清除结石防止复发,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胜昌;李俊;贾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肾功能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尿毒清颗粒前后的变化情况. 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9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性支持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口服治疗. 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与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量,并做统计学比较.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尿白蛋白、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指数在治疗后均有大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24 h蛋白尿量及hs-CRP指数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口服尿毒清颗粒较常规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患者肾功能与血清hs-CRP水平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单纯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则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3%,观察组好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杨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结核采用胸腺肽与标准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纵隔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进行标准化疗方案治疗与加用胸腺肽治疗,将其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为(20.1 ±7.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3 ±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1个月后均有1例肝功能出现异常,停用吡嗪酰胺,取复方甘草酸苷保肝治疗,观察肝功能恢复正常,抗结核治疗方案继续应用. 结论 在标准化疗方案应用的基础上,加强胸腺肽的应用,可显著提高纵隔淋巴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缩短病程,且有较高安全性,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
作者:曹烨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183例,随机分开腹组、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每组61例,对比三组疗效. 结果 阴式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0.0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P=0.02).结论 三种剔除术疗效各有优劣,应视患者身体情况及自身需求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刘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固涩方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随机选取宝丰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顽固性腹泻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温肾健脾固涩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温肾健脾固涩方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腹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德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将6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 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单级电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 记录并分析两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34.38%),P<0.05. 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申长发;张海芳;谢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肛垫悬吊手术,对照组40例行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比较两组预后.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治愈时间为(4.01 ±2.4)d,对照组为(15.7 ±3.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尿潴留1例,排便困难1例,并发症率为5.0%;对照组尿潴留1例,术后出血3例,排便困难3例,创面水肿4例,并发症率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应用肛垫悬吊术治疗重度痔疮,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大程度的改善预后,缩短治愈时间,且对并发症的防控优于传统手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维护身心健康、确保手术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杜秀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夹板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夹板固定,观察组3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9.5%,对照组为优良率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夹板固定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明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1例,全部患者在全麻下行手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后观察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双节固定31例,单节固定40例,手术切口长度( 7.9 ±1.2 ) cm,手术时间( 168.2 ± 21.5)min,术中出血量(310.9 ±45.6)ml,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随访6~24个月,67例患者坚强融合,4例患者可能融合,无患者不融合. 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可减少肌肉剥离的范围,手术过程中所用牵拉力量小等优点,可有效降低手术所带来的组织损伤,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造瘘管时间、血尿转清时间,记录尿结石Ⅰ、Ⅱ、Ⅲ期结石清除率、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6.35 ±11.26) min,高于对照组的(82.23 ±13.08)min;且术中出血量、留置造瘘管时间、血尿转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Ⅲ期结石清除率、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相比,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可缩短上尿路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和留置造瘘管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郭绍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纤维连接蛋白(FN)浓度对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74例首发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1周后脑CT或MRI结果将7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 观察组为单纯脑梗死未转化为脑出血,对照组为脑梗死后转化为脑出血. 比较两组MMP-9、GFAP及FN水平. 结果 观察组MMP-9为( 993.32 ± 234.21)μg/L、GFAP 为( 2366.35 ±864.47 ) ng/L, FN 浓度为( 2893.63 ±492.63 )μg/L;对照组 MMP-9 为(1138.28 ±350.16)μg/L、GFAP为(2996.38 ±951.28)ng/L,FN浓度为(3991.73 ±978.75)μg/L;观察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MMP-9、GFAP及FN水平检测对脑梗死后脑出血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扩大应用.
作者:贺显君;张建平;吕文革;杨春海;郑秀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CT、MRI在头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头颈癌患者30例,采用CT、MRI早期诊断,对其检查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临床检查对肿瘤分期的准确率为66.7%,CT诊断准确率为93.3%,MRI诊断准确率为96.7%,相较临床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头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应用CT、MRI均可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用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上官建伟;梁俊芳;张新明;白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配合泰索帝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乳腺癌骨转移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两组,每组40例. 实验组实施唑来膦酸配合泰索帝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2.50%,对照组为87.50%. 转移病灶总修复率实验组为55%,对照组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来膦酸配合泰索帝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骨转移灶修复,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琴;唐忠仁;孙建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病情的相关联系. 方法 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COPD患者,对患者病情的评估采用BODE指数和GOLD分级;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BODE指数和GOLD分级的相关联系. 结果 生活质量总均分及各因子分数与BODE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生活质量总均分、日常活动能力及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数与GOLD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OLD与患者抑郁、焦虑因子分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ODE指数分级各个级别中,大部分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OLD分级各个级别中,部分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ODE指数和GOLD分级两者比较,BODE指数更能较好地反应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方军;陈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262例,均应用麦迪逊XQ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予以检测,并分析超声心动图显示声像图效果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结果. 结果 经过检测后,262例孕妇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测后声像图显示清晰完整率高达98.47%;检测结果发现胎儿心脏异常10例且均由引产后尸解或产后超声检测证实,仅报告1例漏诊,诊断总准确率达90.00%. 结论 超声心动图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不仅操作方法简便,而且检测结果准确率高,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的临床特点. 方法 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与低龄组,高龄组64例,年龄80岁以上;低龄组96例,年龄60~79岁. 分析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心电图. 结果 低龄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白天收缩压、白天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分别为(126.30 ±12.01)、(70.15 ±8.41)、(129.20 ±10.58)、(69.21 ±6.48)、(65.34 ±10.54)mm Hg (1 mm Hg=0.133 kPa),均高于高龄组的(120.54 ±10.06)、(64.54 ±6.21)、(120.33 ±10.45)、(59.30 ±5.49)、(58.55 ±7.46)mm Hg,高龄组夜间收缩压则较高. 低龄组全天、白天心率分别为(67.21 ±10.02)、(70.21 ± 10.03)次/min,均高于高龄组的(62.55 ±6.74)、(64.57 ±7.54)次/min(P<0.05),两组夜间心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ST-T改变低龄组与高龄组分别为528、556次,高龄组稍高,有症状缺血性ST-T改变低龄组显著较高,高龄组室性、房室内及束支阻滞发生率高于低龄组( P<0.05). 结论 24 h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监测可全天候对患者血压等体征进行监控,临床有必要加强对高危患者24 h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的监测,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任寅;朱莉;殷屹岗;阮中宝;陈各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 方法 选取濮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44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肠粘连4例,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术后发生肠粘连17例,发生率为23.61%,观察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与开腹胆囊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视下行胆囊手术对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程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适合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对策. 方法 选取郑州市三个社区2014年1 月至2015年1月患有慢性病的居民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统一进行对慢性病的管理干预,进行健康指导. 比较受试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及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 结果 通过健康体检,发现干预后受试者的血压和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结论 目前城市社区居民患慢性病情况比较普遍,通过健康知识普及、健康干预、用药指导等措施可以明显改善社区居民的身体情况,提高防治效果.
作者:胡建平;孙五美;郭万申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