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索适合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策略

胡建平;孙五美;郭万申

关键词:城市社区, 慢性病, 防治措施
摘要:目的 探索适合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对策. 方法 选取郑州市三个社区2014年1 月至2015年1月患有慢性病的居民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统一进行对慢性病的管理干预,进行健康指导. 比较受试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及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 结果 通过健康体检,发现干预后受试者的血压和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结论 目前城市社区居民患慢性病情况比较普遍,通过健康知识普及、健康干预、用药指导等措施可以明显改善社区居民的身体情况,提高防治效果.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程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甲状旁腺激素( iPTH)升高程度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造成的影响. 方法 以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2例慢性肾衰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PTH水平进行分组. 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前及透析半年时间后检测其iPTH水平及BUN(血尿素氮)、Scr(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等肾功能指标. 结果 两组透析前的iPT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透析半年后iPTH水平升高为(783.5 ±68.3)ng/L,显著高于B组(P<0.05),升高幅度也显著高于B组(P<0.05). 结论 慢性肾衰退血液透析患者难以避免iPTH升高,升高幅度越大患者残余肾功能受损越严重,因此该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应对iPTH升高情况予以充分重视并有效控制.

    作者:吴小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对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双平面固定法治疗,实验组行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伤椎高度、伤椎间隙高度、水平位移及Cobb角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伤椎高度和位移的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王秀超;时战岭;李燕子;谢文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目的 探讨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 月至2013年9月吉林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例阑尾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本研究患者术前误诊4例,误诊率为66.7%. 囊肿位于阑尾远端4例,中远端2例,形态呈椭圆形腊肠样,内容物为黄白色胶冻样物,4例常规切除阑尾、系膜及囊肿,2例行回盲部切除及回结肠端端吻合术. 术后病理诊断阑尾黏液囊肿4例,阑尾黏液潴留2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未见囊肿复发及转移. 结论 阑尾黏液囊肿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误诊率极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术中细致操作,对恶变可疑者及时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根据病例结果选择合适术式,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双;潘毅诚;王金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常规数据挖掘对白血病的初筛作用

    目的 探讨血常规数据挖掘在白血病初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急性组、慢性组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按相关操作规程完成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工作,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 急性组白细胞计数上升率为66.67%,显著低于慢性组的84.38%;急性组红细胞计数下降率为91.67%,显著高于慢性组的53.13%;急性组血小板计数下降率高达91.67%,而慢性组则高达93.75%. 以上结果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白血病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特征,对疑似病例及时给予各项临床检查确诊病情,提高白血病检出率,使患者及时获得正确治疗,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惠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造瘘管时间、血尿转清时间,记录尿结石Ⅰ、Ⅱ、Ⅲ期结石清除率、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6.35 ±11.26) min,高于对照组的(82.23 ±13.08)min;且术中出血量、留置造瘘管时间、血尿转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Ⅲ期结石清除率、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相比,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可缩短上尿路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和留置造瘘管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郭绍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目的 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1例,全部患者在全麻下行手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后观察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双节固定31例,单节固定40例,手术切口长度( 7.9 ±1.2 ) cm,手术时间( 168.2 ± 21.5)min,术中出血量(310.9 ±45.6)ml,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随访6~24个月,67例患者坚强融合,4例患者可能融合,无患者不融合. 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可减少肌肉剥离的范围,手术过程中所用牵拉力量小等优点,可有效降低手术所带来的组织损伤,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 OSAHS)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同煤集团同煤二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将其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 8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动态血压、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进行多导睡眠图的检测和经鼻正压通气以及低浓度氧疗,观察并分析嗜睡情况. 结果 中度组以及重度组患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比正常组高(P<0.05);重度组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比正常组高(P<0.05);患者给予氧疗之后,心脑血管症状以及白天嗜睡的情况明显改善. 结论 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高红岩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肛垫悬吊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肛垫悬吊手术,对照组40例行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比较两组预后.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治愈时间为(4.01 ±2.4)d,对照组为(15.7 ±3.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尿潴留1例,排便困难1例,并发症率为5.0%;对照组尿潴留1例,术后出血3例,排便困难3例,创面水肿4例,并发症率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应用肛垫悬吊术治疗重度痔疮,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大程度的改善预后,缩短治愈时间,且对并发症的防控优于传统手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维护身心健康、确保手术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杜秀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综合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襄垣县人民医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 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实验组采取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8周后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实验组临床改善程度以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临床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瑞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心电图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其分别行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其阳性检出率. 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 结果 10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为73.0%,心电图检出率为49.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另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后均发现,两组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且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可作为高血压心脏病诊断的特异指标.

    作者:牛殿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A组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B组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胺雾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B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喘息、肺部体征、气促持续时间均少于B组,A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种手术入路治疗甲状腺肿瘤

    目的 比较三种手术入路治疗甲状腺肿的效果. 方法 对巨野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展开研究,平均分为三组. A组行腔镜手术,B组为外侧入路,C组为改良中间入路,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满意度及复发率. 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及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住院时间短,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例皮下气肿),显著低于A、B两组的11.3%和12.9%(P<0.05);仅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显著低于A、B两组( P<0.05 );A、B组美容满意度均较高,分别达到96.8%、93.5%,显著高于C组( P<0.05). 结论 改良中间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术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具有较高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刘时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 方法 选取濮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44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肠粘连4例,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术后发生肠粘连17例,发生率为23.61%,观察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与开腹胆囊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视下行胆囊手术对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程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B超下经皮肾镜气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在无积水肾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在无积水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60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采取经皮肾镜气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方式,分析手术次数、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以研究B超下联合治疗方式的可行性. 结果 一期碎石术249例,二期手术11例. 单一通道取石241例,两通道19例,手术时间74~135(85.11 ±12.51)min,血红蛋白下降超过90 g/L 6例,1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共234例完成结石清除,清除率为93.98%(234/260). 结论 B超下经皮肾镜气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安全、疗效可靠、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琪;何长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鼻镜下电离子手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目的 探讨采用鼻镜下电离子手术对顽固性鼻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顽固性鼻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 对照组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方法治疗,实验组行鼻镜下电离子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49%,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鼻镜下电离子手术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淑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LEEP术式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LEEP术式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60例CIN患者分为宫颈锥切术( LEEPC)组55例、浅宫颈环切术( SRE)组55例及深宫颈环切术( DRE)组50例. 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宫颈塑形效果. 结果 LEEP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DRE组的88.00%及SRE组的8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三组患者宫颈塑形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三种不同的LEEP方法( LEEPC、DRE、SRE)治疗CIN均具有较佳的宫颈塑形效果,但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仍有所差异,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需求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林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运动平板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对24 h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诊断的86例冠心病疑似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进行诊断,以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并对诊断的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阳性率为81.4%,对照组为6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准确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运动平板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准确性高、阳性率高、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及无创等优势,具有重要价值,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晓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生长抑素(SS)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选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EGV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SS常规剂量泵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SS泵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大剂量SS治疗急性EGVB,止血疗效确切,输血量低于常规剂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登锋;廖文权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肾功能与血清hs-CRP在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尿毒清颗粒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肾功能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尿毒清颗粒前后的变化情况. 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9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性支持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口服治疗. 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与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量,并做统计学比较.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尿白蛋白、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指数在治疗后均有大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24 h蛋白尿量及hs-CRP指数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口服尿毒清颗粒较常规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患者肾功能与血清hs-CRP水平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0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对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 结果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基本相同,分别为88.46%和90.38%(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9、4.6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85%. 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均能有效地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仿,盐酸左氧氟沙星成本-效果比更低,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佳方案.

    作者:陈巧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