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镜下电离子手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翟淑珍

关键词:顽固性鼻出血, 鼻镜, 电离子手术,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鼻镜下电离子手术对顽固性鼻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顽固性鼻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 对照组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方法治疗,实验组行鼻镜下电离子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49%,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鼻镜下电离子手术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80例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分娩时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并对比两组阴道试产成功率和产后并发症. 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分娩时出血量和新生儿 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试产成功率分别为88.75%和92.5%,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产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并无特殊风险,在充分评估与严格掌握其指征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但应做好充分准备,严密监测产程,一旦有危险立即行剖宫产.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心力衰竭合并发生患者,均为郑州交通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前两组患者D0、D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增大,但观察组D1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血浆BNP指标及6MWT距离评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NP均明显下降,6 MWT均延长,且幅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用,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对保障预后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芳;马靖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鼻镜下电离子手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目的 探讨采用鼻镜下电离子手术对顽固性鼻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顽固性鼻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 对照组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方法治疗,实验组行鼻镜下电离子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49%,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鼻镜下电离子手术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淑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CT及MRI在头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MRI在头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头颈癌患者30例,采用CT、MRI早期诊断,对其检查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临床检查对肿瘤分期的准确率为66.7%,CT诊断准确率为93.3%,MRI诊断准确率为96.7%,相较临床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头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应用CT、MRI均可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用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上官建伟;梁俊芳;张新明;白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产前系统超声筛查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产前系统超声筛查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行产前系统超声筛查出现异常情况的中晚孕期产妇115例,经产妇同意与产前咨询后,予以侵入性的产前检查并分析染色体的核型,分析超声异常表现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 结果 115例超声检查出现异常的产妇均接受脐静脉或羊水穿刺,经染色体核型的分析,81例超声检查严重异常产妇检出染色体异常28例,4例微小异常病例未出现染色体异常,两组染色体异常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胎儿先心病合并心外畸形时染色体异常发病率达到45.95%. 结论 产前系统超声筛查能发现大部分的胎儿异常发育,从而为进一步行侵入性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智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上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地管理. 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2%,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肛垫悬吊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肛垫悬吊手术,对照组40例行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比较两组预后.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治愈时间为(4.01 ±2.4)d,对照组为(15.7 ±3.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尿潴留1例,排便困难1例,并发症率为5.0%;对照组尿潴留1例,术后出血3例,排便困难3例,创面水肿4例,并发症率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应用肛垫悬吊术治疗重度痔疮,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大程度的改善预后,缩短治愈时间,且对并发症的防控优于传统手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维护身心健康、确保手术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杜秀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对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双平面固定法治疗,实验组行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伤椎高度、伤椎间隙高度、水平位移及Cobb角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伤椎高度和位移的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王秀超;时战岭;李燕子;谢文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134例,分为A组49例,B组41例,C组44例. A组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B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C组采取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指标(时间、出血量、排气量)、住院时间与随访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 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量皆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排气量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随访三组患者皆无严重并发症(P>0.05). 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较于传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言,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唑来膦酸配合泰索帝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配合泰索帝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乳腺癌骨转移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两组,每组40例. 实验组实施唑来膦酸配合泰索帝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2.50%,对照组为87.50%. 转移病灶总修复率实验组为55%,对照组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来膦酸配合泰索帝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骨转移灶修复,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琴;唐忠仁;孙建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近期效果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手术前后均行CF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照组给予术后CF化疗方案. 两组患者在化疗药物的选择用量方面严格按照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66.7%,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

    目的 对比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 方法 选择2011年2 月至2013年10月胆囊炎和胆囊结石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20例,随机均分两组,每组160例. 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 年时肠粘连发生率. 结果 肠粘连发生率研究组为1.25%,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炎和胆结石,术后肠粘连率较低.

    作者:孔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骨皮质剥脱加植骨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骨皮质剥脱加植骨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4年2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四肢长管状骨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43例,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自体骨植骨术治疗,分析其疗效. 结果 43例中40例骨不连于术后5~8个月愈合,功能恢复良好;2例于术后6~7个月置物断裂,经再次植骨内固定后愈合;1例因术后感染改为外固定治疗,术后18个月愈合,功能恢复可. 结论骨皮质剥脱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骨不连可改善骨不连局部的血液运行,提高局部骨诱导活性和骨传导性,促进骨不连愈合.

    作者:苏振炎;曹亚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常规数据挖掘对白血病的初筛作用

    目的 探讨血常规数据挖掘在白血病初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急性组、慢性组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按相关操作规程完成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工作,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 急性组白细胞计数上升率为66.67%,显著低于慢性组的84.38%;急性组红细胞计数下降率为91.67%,显著高于慢性组的53.13%;急性组血小板计数下降率高达91.67%,而慢性组则高达93.75%. 以上结果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白血病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特征,对疑似病例及时给予各项临床检查确诊病情,提高白血病检出率,使患者及时获得正确治疗,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惠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种手术入路治疗甲状腺肿瘤

    目的 比较三种手术入路治疗甲状腺肿的效果. 方法 对巨野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展开研究,平均分为三组. A组行腔镜手术,B组为外侧入路,C组为改良中间入路,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满意度及复发率. 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及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住院时间短,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例皮下气肿),显著低于A、B两组的11.3%和12.9%(P<0.05);仅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显著低于A、B两组( P<0.05 );A、B组美容满意度均较高,分别达到96.8%、93.5%,显著高于C组( P<0.05). 结论 改良中间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术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具有较高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刘时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及痰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PPV)联合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及痰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痰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改变.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及痰液IL-6、IL-8及TNF-α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及痰液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PPV治疗COPD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及痰液炎症因子水平,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传文;姜东亮;于法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病情的相关联系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病情的相关联系. 方法 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COPD患者,对患者病情的评估采用BODE指数和GOLD分级;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BODE指数和GOLD分级的相关联系. 结果 生活质量总均分及各因子分数与BODE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生活质量总均分、日常活动能力及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数与GOLD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OLD与患者抑郁、焦虑因子分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ODE指数分级各个级别中,大部分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OLD分级各个级别中,部分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ODE指数和GOLD分级两者比较,BODE指数更能较好地反应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方军;陈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综合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襄垣县人民医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 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实验组采取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8周后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实验组临床改善程度以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临床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瑞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强迫症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强迫症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4年12月强迫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应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6、8周的Y-BO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0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对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 结果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基本相同,分别为88.46%和90.38%(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9、4.6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85%. 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均能有效地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仿,盐酸左氧氟沙星成本-效果比更低,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佳方案.

    作者:陈巧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