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强迫症

张德强

关键词:强迫症, 舍曲林, 齐拉西酮,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强迫症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4年12月强迫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应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6、8周的Y-BO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134例,分为A组49例,B组41例,C组44例. A组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B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C组采取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指标(时间、出血量、排气量)、住院时间与随访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 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量皆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排气量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随访三组患者皆无严重并发症(P>0.05). 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较于传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言,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术后切口分泌物感染常见病原菌培养结果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术后切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为临床快速、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参考.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BacT/Alert2全自动鉴定仪对阳性分泌物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特殊细菌的药敏试验还采用K-B 纸片法. 结果 988 株病原菌中, 革兰阴性菌670 株( 67.8%) ,革兰阳性菌274 株(27.7%),真菌44株(4.45%). 分离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未发现耐药株,对米诺环素、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均<30.0%;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耐药性较低;肠杆菌科除对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较低.结论 切口分泌物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各种致病菌耐药状况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娄峻;张耀辉;邱卫强;张智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无针吊带技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无针吊带技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女性尿失禁患者15例,采用椎管内麻醉行无针吊带手术,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15例均一期愈合,疗效满意,术后3~6 d出院,随访6~10个月未见并发症. 结论 无针吊带技术是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钱建荣;张蓟;陈毅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膀胱扩张局部封闭联合口服药物治疗间质性膀胱炎

    目的 探讨膀胱扩张局部封闭联合口服药物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药物和膀胱扩张局部封闭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尿痛程度及膀胱容量变化.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尿痛程度、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经膀胱扩张局部封闭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后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跃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产前系统超声筛查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产前系统超声筛查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行产前系统超声筛查出现异常情况的中晚孕期产妇115例,经产妇同意与产前咨询后,予以侵入性的产前检查并分析染色体的核型,分析超声异常表现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 结果 115例超声检查出现异常的产妇均接受脐静脉或羊水穿刺,经染色体核型的分析,81例超声检查严重异常产妇检出染色体异常28例,4例微小异常病例未出现染色体异常,两组染色体异常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胎儿先心病合并心外畸形时染色体异常发病率达到45.95%. 结论 产前系统超声筛查能发现大部分的胎儿异常发育,从而为进一步行侵入性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智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A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 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后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50%,低于A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杨博;史宝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运动平板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对24 h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诊断的86例冠心病疑似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进行诊断,以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并对诊断的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阳性率为81.4%,对照组为6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准确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运动平板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准确性高、阳性率高、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及无创等优势,具有重要价值,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晓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目的 探讨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 月至2013年9月吉林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例阑尾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本研究患者术前误诊4例,误诊率为66.7%. 囊肿位于阑尾远端4例,中远端2例,形态呈椭圆形腊肠样,内容物为黄白色胶冻样物,4例常规切除阑尾、系膜及囊肿,2例行回盲部切除及回结肠端端吻合术. 术后病理诊断阑尾黏液囊肿4例,阑尾黏液潴留2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未见囊肿复发及转移. 结论 阑尾黏液囊肿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误诊率极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术中细致操作,对恶变可疑者及时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根据病例结果选择合适术式,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双;潘毅诚;王金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东平县中医院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氯胺酮常规麻醉,观察组患儿采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小儿唤醒时间、不良反应以及各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氯胺酮追加次数、小儿唤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与传统单纯给予氯胺酮麻醉相比,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方面临床效果较好,且该麻醉方式氯胺酮用量少、更易促进麻醉苏醒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该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承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急救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力衰竭、再次休克、诱发出血及治疗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采用急救治疗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心力衰竭、再次休克、诱发出血等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分子标志物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患者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 c-Fn)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白细胞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变化及意义,为筛选早期血肿扩大病情预测指标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MMP-9、c-Fn和TIMP-1的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中IL-6含量,凝固(浊度)法检测血浆中Fbg含量. 结果 86例患者在病情发作24 h内有78例进行颅脑CT检验复查,其中19例发生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4.36%;脑内血肿扩大组发生不规则血肿的概率( 47.3%)明显高于与血肿未扩大组( 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Fbg 含量分别为( 2.8 ± 0.7)g/L和(2.3 ±0.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IL-6含量分别为(21.6 ± 8.1)pg/ml和(14.7 ±5.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肿扩大组的MMP-9、c-Fn、TIMP-1的含量与血肿未扩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Fbg、IL-6和MMP-9与脑内血肿扩大的发生有较强的关联性,而c-Fn、TIMP-1与脑内血肿扩大的关联性相对不强. 这些数据指标对于人们对脑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黄凯达;毛红丽;徐岷;杨军;朱庆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悬吊助动治疗烧伤肢体创面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烧伤肢体创面采用悬吊助动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大同市交通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肢体烧伤患者80例,均为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床架手工肢体悬吊法) 40例与观察组(悬吊助动法)40例. 结果 观察组局部肢体创面感染率为14%,瘢痕形成率为6%;对照组分别为3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无痛率为38%,微痛率为54%,痛率为8%,未见很痛病例;对照组未见无痛病例,微痛率为22%,痛率为54%,很痛率24%,观察组各项构成比均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烧伤肢体创面应用悬吊助动法治疗,可降低创面感染率和瘢痕形成率,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明显提高了患者医护依从,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雷培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探索适合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策略

    目的 探索适合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对策. 方法 选取郑州市三个社区2014年1 月至2015年1月患有慢性病的居民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统一进行对慢性病的管理干预,进行健康指导. 比较受试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及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 结果 通过健康体检,发现干预后受试者的血压和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结论 目前城市社区居民患慢性病情况比较普遍,通过健康知识普及、健康干预、用药指导等措施可以明显改善社区居民的身体情况,提高防治效果.

    作者:胡建平;孙五美;郭万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温肾健脾固涩方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腹泻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固涩方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随机选取宝丰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顽固性腹泻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温肾健脾固涩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温肾健脾固涩方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腹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德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将6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 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单级电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 记录并分析两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34.38%),P<0.05. 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申长发;张海芳;谢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常规数据挖掘对白血病的初筛作用

    目的 探讨血常规数据挖掘在白血病初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急性组、慢性组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按相关操作规程完成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工作,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 急性组白细胞计数上升率为66.67%,显著低于慢性组的84.38%;急性组红细胞计数下降率为91.67%,显著高于慢性组的53.13%;急性组血小板计数下降率高达91.67%,而慢性组则高达93.75%. 以上结果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白血病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特征,对疑似病例及时给予各项临床检查确诊病情,提高白血病检出率,使患者及时获得正确治疗,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惠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A组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B组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胺雾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B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喘息、肺部体征、气促持续时间均少于B组,A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程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甲状旁腺激素( iPTH)升高程度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造成的影响. 方法 以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2例慢性肾衰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PTH水平进行分组. 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前及透析半年时间后检测其iPTH水平及BUN(血尿素氮)、Scr(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等肾功能指标. 结果 两组透析前的iPT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透析半年后iPTH水平升高为(783.5 ±68.3)ng/L,显著高于B组(P<0.05),升高幅度也显著高于B组(P<0.05). 结论 慢性肾衰退血液透析患者难以避免iPTH升高,升高幅度越大患者残余肾功能受损越严重,因此该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应对iPTH升高情况予以充分重视并有效控制.

    作者:吴小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 方法 选取濮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44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肠粘连4例,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术后发生肠粘连17例,发生率为23.61%,观察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与开腹胆囊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视下行胆囊手术对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程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7 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 运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VAS评分、术后JOA评价优良率、椎间相对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患者椎体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的活动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能够显著提高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术后VAS、JOA评分,增加椎间距离,帮助患者彻底减压,还可维持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胡德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