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梅;尤海燕;杨晶;李黎;王敏;尤刚
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对扁平苔藓的研究显示,其发病与发展主要由细胞免疫所诱发,但也有研究表明,扁平苔藓中也存在较典型的细胞凋亡,认为扁平苔藓的发生与凋亡有关.
作者:刘佳;白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患者男,24岁.因周身皮肤持续性红斑月余,于2008年7月2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大约于1个月前发现右手掌小鱼际处出现两个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因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
作者:郑淑云;于智明;杨明霞;刘会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国正常老年人和年轻人不同部位皮肤共振传导特性.方法 152例年龄20~40岁的正常年轻人和64例年龄60~88岁的正常老年人参加本研究.利用Reviscometer RVM600分别于左手背、左前臂屈侧、前额及左眼外眦处测量不同方向皮肤共振传导时间(CRRT).结果 CRRT因测量部位和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在前臂,除在2-8点方向外,其他各方向老年人的CRRT大于年轻人:0-6点方向,t=7.46;1-7点方向,t=3.38;3-9点方向,t=3.88;4-10点方向,t=6.82;5-11点方向,t=7.42,P值<0.01或<0.05.在手背部位,除在3-9点方向外,其他各方向年轻人的CRRT则大于老年人:0-6点方向,t=4.53;1-7点方向,t=5.71;2-8点方向,t:2.74;4-10点方向,t=2.67;5-11点方向,t=4.20,P值均<0.01或<0.05.在前额部位,年轻人的CRRT与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眼外眦部位的1-7点和2-8点方向,年轻人CRRT大于老年人:1-7点方向,t=3.18,P<0.01;2-8点方向,t:5.11,P<0.01.男女之间各部位CRRT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CRRT因年龄、方向及部位的不同而不同,性别对CRRT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辛淑君;朱英华;吕成志;Kenneth R.Feingold;Peter M Elias;(蔄)茂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LE患者脂代谢与疾病活动性及其他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96例未经治疗的SLE患者及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两组间血清脂质水平的差异及与SLE患者临床表现和病情活动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LE血脂异常组中肾炎、肾病综合征、抗dsDNA抗体、抗RN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SLE血脂正常组,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稳定期SL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活动期.结论 未经治疗的SLE患者即已存在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三酰甘油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其异常主要与肾损害有关,且与病情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文祺;惠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患者女,67岁,农民.5年前左头顶部长出一无痛性绿豆大小暗红色结节,逐年扩大、隆起,并延及左颞部.近3个月结节、肿块迅速增大,并出现溃疡.肿块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基底细胞上皮瘤,肿瘤细胞巢之间和坏死组织内有褐色菌丝、孢子、芽生孢子.真菌培养为深橄榄黑色酵母样菌落,潮湿有光泽,边缘一圈灰色短绒毛状菌丝.方块小培养镜下见褐色分支分隔菌丝,其顶端与侧缘有成直角长出的棘状分生孢子梗,梗尖端有鼻状突起,顶尖及其周围有成堆光滑的椭圆形小分生孢子,梗远端可见清晰的多个环痕,鉴定为棘状外瓶霉,并经DNA序列分析证实.依据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鉴定及基因鉴定结果,确诊为棘状外瓶霉致暗色丝孢霉病伴基底细胞上皮瘤.经光动力学治疗10次,中途合用伊曲康唑后临床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作者:林能兴;郑岳臣;曾敬思;黄长征;连昕;毛叶红;黄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氧化蛋白聚集是细胞衰老的标志,也是导致细胞出现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氧化蛋白聚集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性的蛋白氧化损伤及细胞对受损氧化蛋白清除能力的下降~([1]).细胞内氧化蛋白的清除机制通常依赖于蛋白酶体系统对氧化蛋白的降解;此外,蛋白内部还有一些其他修复机制修复受损的氧化蛋白,如蛋氨酸残基的氧化可通过蛋氨酸硫氧化物还原酶(Msrs)系统逆转.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防晒指数(sun pmtection factor,SPF)是指遮光剂对UVB引起红斑或晒伤的保护水平,是遮光剂功效的主要评价指标.虽有众多成熟的体内SPF检测方法,但由于伦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研究体外SPF检测方法很有必要.
作者:刘毅;甄雅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测定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改变,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2例,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15~34.5分,均为慢性斑块状.健康对照组6例,为健康献血者.通过免疫磁珠体外分离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纯度达90%以上.采用[~3H]-脱氧胸腺嘧啶苷方法检测CD4~+CD25~+T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功能,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和RT-PCR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 多克隆刺激后CD4~+CD25~+T细胞无明显增殖,IL-2可逆转此无反应状态.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60%,而银屑病组抑制率仅为19.5%(P<0.01).银屑病患者CD4~+CD25~-T细胞单独培养及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后,分泌IFN-γ水平分别为(179.66±48.97)ng/L和(109.55±48.04)n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7.36±33.36)ng/L和(32.55±15.69)ng/L,两组比较,P值均<0.05;对IFN-γ分泌的抑制率银屑病患者组为40%,健康对照组为63%(P<0.05);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单独培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分泌分别为(3025±769)ng/L和(2450±431)ng/L(P<0.05).两组之间,无论单独培养或两种细胞共培养,IL-10、TGF-β的分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D4~+CD25~+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Foxp3,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对照调节性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Foxp3表达相似.结论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抑制功能的减弱导致效应T细胞增殖失控,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作者:黄琼;韩凌;方栩;郑志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lyn基因在Kaposi肉瘤(K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集新疆地区KS标本及正常皮肤蜡块各17份,新鲜KS及瘤旁正常皮肤组织5份,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和实时PCR技术从蛋白水平及转录水平检测lyn的表达.结果 lyn蛋白呈胞质阳性,17例Kaposi肉瘤组织均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1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2例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1.8%,lyn蛋白在KS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7,P<0.01).5份新鲜KS组织lyn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瘤旁正常皮肤组织(t=2.82,P<0.05).结论 lyn蛋白的异常表达在KS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冬妹;张慧;罗先道;潘泽民;赵娟;何玲;杨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们观察308 nm准分子激光及窄谱UVB(NB-UVB]治疗94例皮炎湿疹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就诊于我科门诊的94例患者,男46例,女48例,年龄20~85岁.亚急性湿疹25例,慢性湿疹60例,神经性皮炎9例.9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行308 nm准分子激光局部照射治疗,其中男23例,女32例,平均年龄53.9岁,平均病程4.06年.
作者:袁宁;曾舒文;王利锋;赵俊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患者女,20岁.左背部起褐色斑块20年,于2008年9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5个月大时,左侧背部出现米粒大小褐色斑,随年龄增长,皮疹逐渐增多、增厚,颜色加深.因无自觉症状,一直未予诊治.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王学军;李铁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发现,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波长310~315 nm,峰值311 nm)对银屑病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及较好的安全性~([1-2]).另有报道NB-UVB配合中药治疗银屑病有满意疗效~([3]).我们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88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在使用NB-UVB照射的同时配合中药浴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绍淼;范敏;苏禧;苏敬泽;王亚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银屑病先发生的病理改变是血管的分布和形成的改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众多血管生成因子中效力强、作用关键的特异性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血管发生、形成和再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福民;陆洁;段西凌;杨季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是一生长速度较快并能自行消退的鳞状细胞增生性肿瘤,很少发生侵袭和转移.诸多学者对其是否为一独立疾病抑或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一个亚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观点各异~([1-2]).
作者:刘冰梅;尤海燕;杨晶;李黎;王敏;尤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InnVit基因的抑制和过表达对永生化黑素细胞株B10BR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探讨InnVi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白癜风中黑素细胞缺失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InnVit基因特异性siRNA片段以及构建过表达质粒载体P3XF-P120,lipofectamine~(TM) 2000脂质体方法转染BIOBR细胞.半定量RT-PCR法检测InnVit基因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该蛋白水平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InnVit基因抑制后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nnVit基因过表达质粒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染后24、48、72 h抑制组的细胞存活量极显著下降(P<0.01),过表达质粒组的细胞存活量在48和72 h极显著增加(P<0.01).转染后48 h基因抑制组的早期凋亡率从(10.24±1.00)%升至(37.34±3.26)%,过表达质粒组早期凋亡率从(14.58±1.49)%降至(8.43±0.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48 h基因抑制组的G_1期细胞由(56.11±5.46)%增至(69.76.±6.08)%(P<0.05),过表达质粒组的G_1期细胞由(55.14±5.65)%降至(29.33±3.01)%(P<0.01).结论 InnVit基因抑制使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促进细胞凋亡;InnVit基因的过表达增强了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其增殖能力的改变可能是通过细胞周期的调控调节的.
作者:林福全;关翠萍;刘东银;洪为松;周妙妮;许爱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患者女,48岁,因全身出现散在褐色皮疹40余年就诊.患者40年前发现背部有一花生米大小淡褐色斑,缓慢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此后前胸、腹部及四肢逐渐泛发大小不等类似皮损,手掌部亦出现黄豆大小黄色皮疹.
作者:王桂芝;潘敏;史同新;王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片段的DNA疫苗免疫姥鲛烷诱导的BALB/c狼疮鼠模型,研究MCP-1 DNA疫苗对狼疮鼠模型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对肾脏的保护效果.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狼疮鼠模型组、疫苗组、空质粒组、正常对照组.制备编码MCP-1基因片段的DNA疫苗,接种于疫苗组.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24 h尿蛋白定量,ELISA法测定血清MCP-1抗原和抗体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HE染色光镜下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MCP-1、CD68在肾脏内的表达.结果 24周时狼疮鼠模型组、疫苗组、空质粒组和正常对照组间体质量和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31,6.74,P值均<0.05,LSD检验示疫苗组与狼疮鼠模型组和空质粒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狼疮鼠模型组、疫苗组、空质粒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MCP-1抗原水平分别为(572.6±58.55)、(169.52±28.71)、(601.98±83.43)和(61.11±66.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09,P<0.05),LSD检验示疫苗组与狼疮鼠模型组、空质粒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的血清MCP-1抗体水平分别为(357.88±82.41)、(770.14±220.91)、(294.25±177.22)和(129.73±168.24)ng/L,方差分析示F=15.81,P<0.01,LSD检验示疫苗组与狼疮鼠模型组、空质粒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A抗体阳性率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疫苗组和正常对照组与狼疮鼠模型组和空质粒组比较,肾脏损伤明显减轻,肾脏内MCP-1和CD68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MCP-1质粒DNA疫苗能够有效抑制狼疮鼠模型血清中MCP-1抗原表达,并诱导MCP-1抗体水平升高.
作者:王贵红;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张宏;陈柯;胡闻;王怡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甲单位病理确诊不明原因的获得性非真菌性甲病,探讨不同甲病与甲损害类型间有无关联.方法 对临床上无任何皮肤、黏膜损害,甲真菌学检查阴性的52例甲病患者,首先根据甲损害特征分类,通过纵行甲活检手术方法取材进行甲单位病理检查.然后将确诊的不同甲病与甲损害的特征相比较.结果 病理确诊甲银屑病14例,以脆甲、厚甲、点状凹陷等多见.甲扁平苔藓21例,甲损害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甲萎缩、甲胬肉和无甲;第二类为甲纵嵴、远端甲裂和薄甲.甲非特异性湿疹样变17例,损害主要有沙纸样甲和甲纵嵴.结论 某些类型的甲板损害与甲单位病理诊断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了解这些特点对获得性非真菌性甲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翔;万慧颖;应川蓬;徐敏燕;伍友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人们接受的紫外线辐射量取决于当地气候、他(她)的日晒行为、日晒态度和光防护等相关因素~([1]).为了解广州大学生的日晒行为、态度、日晒伤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以广州地区两所高校827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
作者:马少吟;程军平;梁慕兰;关艳冰;周欣;李薇;叶兴东;尉莉;朱慧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患者女,21岁,以双手红斑、指甲萎缩16年,左拇指环状缩窄12年为主诉于2009年2月到我院就诊.患者16年前双手指、手背皮肤出现红斑,伴皮肤萎缩、干燥并脱屑,瘙痒明显,无水疱及渗液,同时出现双手指甲变薄,进行性萎缩;12年前左手拇指出现环状缩窄.
作者:凌磊;皮肖冰;王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