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树芳;刘全忠;陈敬;边鹊桥
为了提高皮肤科医生对雄激素性秃发的认识和规范化治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张建中、郑敏、范卫新、赖维、方红、杨勤萍、杨淑霞讨论制定本共识,供皮肤科和美容科医生在临床诊疗中参考.
作者: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儿女,10岁.因全身散在片状菲薄区伴足趾畸形于2008年8月27日来我所就诊.患儿母亲诉其出生时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片状菲薄区,呈淡红色,无渗液,摩擦易破.
作者:刘玉梅;周欣;田歆;罗育武;李雪梅;朱慧兰;张锡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41岁.双侧腹股沟及左腰部肿块半年余,破溃2周.包块初起质软,逐渐增大变硬,疼痛.近2周包块表面出现破溃.血常规正常,血糖偏高.给予抗生素治疗,包块仍红肿,术中见包块位于皮下,与周围界限较清楚,但黏连严重,肿块内部分区域坏死.病理检查示真皮及皮下组织中肿瘤细胞弥漫成片排列,大部分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形态多样;胞浆较丰富、嗜酸性;胞核不规则形,较大,呈分叶状或有凹痕,有的可见一纵向核沟,核仁突出,可见大量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S-100蛋白、CD1a和波形蛋白阳性,溶菌酶弱阳性,CD68部分细胞阳性;CD20、CD3、CD30、CKpan、Actin、EMA、AFP、LCA、CD21、HMB45均阴性.诊断Langerhans细胞肉瘤.患者经放疗联合化疗,疗效不明显.于诊断后一年死亡.
作者:王长松;印剑;原旭涛;王仰坤;陈燕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治疗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3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或对照组,疗程4周.试验组早晨外用模拟剂软膏基质,晚间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照组早晚单用卡泊三醇软膏.于首次用药后第1、2、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PASI评分较基线下降百分比(79.23%)大于对照组(70.43%),两组比较,P<0.01;且在治疗1周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PASI评分较基线下降≥75%的患者频数百分比比较,试验组有效率为73.03%,对照组为48.32%,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4周后试验组靶皮损红斑、浸润、鳞屑单独积分以及皮损总面积百分比等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320例受试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与皮肤有关的轻中度反应如瘙痒、毛囊炎、红斑等.结论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和用药方便、相对安全的特点.
作者:黄岚;马莉;黄琼;杨勤萍;郑志忠;朱学骏;王宝玺;顾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伴Kasabach-Merritt现象(KMP)的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KHE)和丛状血管瘤(TA)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7例伴KMP的KHE和TA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学分析.结果 诊断为KHE 5例,TA 2例,均伴有血小板降低.7例均在出生后1月内发病,病灶均位于躯干或四肢.2例快速增大,2例缓慢进展,3例稳定或逐渐消退.二者病灶外观多样,典型表现为暗红或紫红色肿块或斑片.组织学上,KHE和TA均由结节状梭形血管内皮细胞团构成.区别在于KHE内皮细胞团边界不清,红细胞淤滞,含铁血黄素沉积;TA内皮细胞团界限清晰,呈弹坑样分布.口服泼尼松治疗2例,切除植皮1例,效果满意;随访观察4例,病情无进展.结论 KMP病理性质为KHE或TA,前者为中间性肿瘤,具局部侵袭性,后者为良性肿瘤,二者均可部分白行退化,需与其他类型血管性肿瘤鉴别.
作者:陈辉;林晓曦;林梅绥;李伟;金云波;马刚;胡晓洁;周兆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国外已有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报告,其结果显示该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研究,以评估其在白癜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乔树芳;刘全忠;陈敬;边鹊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儿男,11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肩胛部出现丘疹,自觉瘙痒,搔抓剧烈.初次就诊医院诊断为传染性软疣,间断进行刮除及液氮冷冻治疗,皮损无明显好转.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作者:陈娟;韩丽娟;林俊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50岁.面、耳、手、上肢、足红斑伴少量脱屑,痒28年.患者28年前于第1胎生产后100天面、耳、手、上肢、足相继出现淡红斑疹,以曝光部位为主,表面部分少量脱屑,部分皮损皮肤变薄萎缩,略痒,日晒后加重.
作者:张峰;于智明;李鹤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43岁,左足跟肿块7年余.无明显不适,行走时偶尔有疼痛,逐渐增大.临床表现为左足跟1.5 cm×1.5 cm大小浅红色、质硬、境界清楚的肿块.病理检查可见黏液样基质中较多的梭形或星形细胞增殖呈席纹样或束状排列,其间可见有较多的小血管,梭形或星形细胞未见明显异形.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纤维结合素、CD34和上皮膜抗原阳性,平滑肌抗体、S-100、神经微丝、结蛋白和CD99均为阴性.诊断为浅表肢端纤维黏液瘤.行足跟部肿块扩大切除术合并游离皮片移植术,术后随访5月余未见复发.
作者:尹志强;张美华;周芳;宋国新;张炜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多地区人群调查获得我国斑秃患病率等基本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统一设计调查表,在我国6个省各选一个城市进行社区人口斑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调查19 974人,收回有效问卷17 345份,应答率为86.84%.发现斑秃患者47例,总患病率为0.27%,标化患病率为0.24%.男性患病率为0.38%,女性患病率为0.18%,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6.53,P<0.05).在47例斑秃患者中,脱发面积<1/3头皮面积者占70.21%,>1/3占29.79%,全秃占2.13%,普秃占2.13%;有阳性家族史者8.51%.太原地区斑秃患病率为0.45%,西昌为0.33%,廊坊为0.28%,焦作为0.22%,淄博为0.17%,海拉尔为0.19%,各地区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6城市斑秃患病率为0.27%.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作者:王婷琳;沈佚葳;周城;王晓燕;丁晓岚;田珊;刘盈;彭光辉;薛树旗;周俊娥;王仁利;孟雪梅;裴广德;白云花;刘青;李航;陈捷;张建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基底细胞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在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肿瘤组织被彻底切除干净,皮肤外科医生会根据临床经验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由于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头面部,过多的切除皮肤组织会使皮肤缺损的修复变得很困难,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
作者:曹梅;田永静;何焱玲;蔡明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Ad-mES)在体外和体内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不同感染复度(MOI)的腺病毒体外感染靶细胞;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Ad-mES对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观察各组小鼠黑素瘤的生长、转移和生存率;免疫组化法鉴定肿瘤组织内内皮抑素蛋白的表达.电子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腺病毒体外能够有效感染靶细胞,MOI为10,20,50,100,200,500时,B16F10细胞和ECV304细胞的腺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5.6%、35%、73%、88%、95.2%、97%和19%、35%、80%、90%、97%、98.5%.靶细胞明确表达内皮抑素基因;Ad-mES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而Ad-mES能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且随MOI增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效果越强.瘤细胞接种后第8天,各组成瘤率100%.开始出现小鼠死亡的早日:PBS组第16天、Ad-GFP组第18天、Ad-mES单剂、重复治疗组均在第20天.结论 Ad-mES体外和体内均影响靶细胞的生物学活性;Ad-mES治疗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延长(P<0.05),肿瘤体积增长减慢(P<0.05).
作者:曹瑞华;廖万清;温海;刘翠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儿女,12岁,彝族.因前胸、右面部、鼻梁红斑、丘疹、溃疡2年,全身多处肿块伴头部活动受限5个月余于2008年5月来我科就诊.患儿无明显诱因于2006年初胸部出现一小丘疹,瘙痒明显.搔抓后丘疹逐渐增大,并融合成巴掌大不规则形环状丘疹、斑块.半年后右面部也开始出现类似小丘疹,痒.
作者:王薇;周晓鸿;邓丹琪;樊应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TLR9在生殖器疱疹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单一核细胞上TLR2和TLR9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①生殖器疱疹患者PBMC上TLR2和TLR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成人(P<0.05).②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殖器疱疹患者TLR2和TLR9表达水平与其血清IL-6,IL-10水平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1).结论 TLR2和TLR9介导生殖器疱疹血清IL-6、IL-10的产生和释放.
作者:汤建萍;杨于嘉;孙磊;张丹;赵蕊;苏玉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是皮肤血管痣合并广泛性黑素细胞痣或表皮痣的一种综合征.该病例早报道于1910年,1947年Ota首次将本病作为一个综合征进行报道[1],后来陆续有散发及群组病例报道[1].
作者:余文林;李勤;曾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在行CT增强扫描时,采用高压注射器快速静脉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产品批号1000760),其中有11例患者不慎发生皮下外漏,致手及手腕严重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经积极处理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宇;张蓓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IP)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为女性,男性少见,2007年我科收治一例新生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建萍;树叶;韦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我国男男性接触者(MSM)性伴状况与性传播感染(STI)感染率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匿名自填问卷方式对9城市MSM进行调查,用SPSS 11.0软件处理.结果 STI组男性伴数量多于非STI组(P<0.05),自身性伴为较少性伴者的STI感染率低于有较多性伴者(P<0.05).通过公厕、公园或浴池结识性伴者的STI感染率,高于通过同学朋友邻居结识性伴者(P<0.05).自认为与性伴关系彼此专一者的STI感染率明显低于与性伴关系非彼此专一者(P<0.01).在婚者STI感染率高于非在婚者(P<0.05),与妻子分居者STI感染率高于与妻子仍有性行为者(P<0.05).结论 减少MSM的男性伴数量,可以降低STI感染率.通过公厕、公园或浴池等场所结识性伴是MSM人群STI/HIV传播的重要途径.MSM中STI/HIV感染存在异性性传播的风险.
作者:李辉;张北川;李秀芳;安全平;汪宁;汪照国;周生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71岁.因头顶部皮损渐增多2-3年来本院就诊.2-3年前.患者头顶部皮肤发生数个米粒大小皮疹,无明显瘙痒及其他不适感,皮损缓慢增大、增多.患病期间未行特殊治疗,既往身体健康.近2-3年以来自行用纳米梳梳头,每天500遍.
作者:王彦;曲燕;杨秀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三种表达肽TYR240-300,TYR240-479和TYR检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酪氨酸酶IgG抗体,比较三者的抗体检测差异,筛选优势抗原.方法 原核表达、纯化三种表达肽TYR240-300,TYR240-479和TYR,Western印迹鉴定纯化蛋白;以纯化的三种表达肽作为抗原,以提取的黑素细胞总蛋白作为阻断抗原,进行阻断ELISA分析;以纯化的三种表达肽作为抗原,检测10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酪氨酸酶IgG抗体,比较三种表达肽的抗体检测阳性率及滴度差异.结果 三种表达肽均能被天然的黑素细胞抗原所阻断,10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TYR240-300 IgG抗体与抗TYR240-479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0%和62.0%,不同型别患者两种抗体检出阳性率差异较大,泛发性(8例)分别为4例和7例,局限性(8例)分别为3例和4例,散在性(48例)分别为31.3%和60.4%,肢端性(19例)分别为20.0%和52.6%,节段型(17例)分别为47.1%和82.4%.4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TYR240-479 IgG抗体与抗TYR IgG抗体的阳性率相近,分别为62.5%和60.0%.表达肽TYR240-479和TYR检测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gG抗体高滴度均为1:320,而表达肽TYR240-300检测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gG抗体高滴度均为1:160.结论 TYR 240-479是用于白癜风患者中酪氨酸酶抗体检测的优势抗原.
作者:关翠萍;陈斐斐;周妙妮;洪为松;尉晓冬;许爱娥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