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李娟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由安阳市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146例卵巢子宫内膜内异症患者随访1年,其中复发49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年龄、职业、不孕史、慢性腹痛史、盆腔炎史、盆腔手术史、痛经程度、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术后是否用药、术后孕育史、CA125、CA199、镜下病理类型等与复发的关系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与复发有关的因素包括不孕史、慢性腹痛史、痛经程度、盆腔炎史、手术方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型、初潮年龄、CA199( P﹤0.01),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不孕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型、手术方式与术后短期复发有关( P﹤0.05)。结论既往不孕史、Ⅱ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腹腔镜手术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孕育要求和经济能力,制定合理的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薛艳军;罗新;何林;林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深入分析和总结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患气道湿化不佳的影响因素,探寻效果较好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行气管切开手术的20例颅脑外伤病患,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做气道湿化不足和气道湿化过度两种情况,然后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气道湿化不足10例患者,传统组痰痂1例,血痂2例,气管堵塞2例;雾化组痰痂1例,血痂2例。气道湿化过度10例患者,低浓度组痰液黏稠2例;正常浓度组痰液黏稠1例;刺激性咳嗽1例;气道黏膜出血2例。结论在颅脑外伤病患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气管切开操作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因素,而操作好气管切开湿化护理也很重要,可有效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为脑部提供足够的氧,改善预后。
作者:杜书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行PCI术的ACS患者100例,其中50例应用替格瑞洛治疗,50例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的发生率,出血、呼吸困难及心室间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呼吸困难及心室间歇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鹍;董守仁;崔红营;彭欢;孟颖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3年4月于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耐受多种药物肺结核病患者128例。经患者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卡那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药物在临床上治疗耐受多种药物的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银松;张设;周文一;经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改良集束化措施对床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97例行床旁CRRT 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改良集束化措施,对照组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行床旁CRRT患者82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改良集束化措施的实施对CRRT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结果实验组97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例,对照组82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9例( P﹤0.05);实验组插管天数、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改良集束化措施可降低床旁CRRT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但其实施需要提高医患双方的依从性。
作者:李佩丽;李海云;古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低血钾的病因。方法调查200例高血压伴低血钾的住院患者,并对其进行病因分类。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6例,占48.0%;原发性高血压88例,占44.0%;皮质醇增多症9例,占4.5%;2型搪尿病4例,占2.0%;Liddle综合征3例,占1.5%。结论临床上高血压伴低血钾的病因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原发性高血压为多见。此外,也可见于钾离子吸收、代谢、排泄异常的其他疾病。另外应考虑药源性和食源性因素。
作者:陆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110例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孕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阴道试产,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比较两组孕妇术后并发症、产后失血、产褥病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0例,产后出血1例(1.8%),产褥病0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6例(10.9%),产后出血8例(14.5%),产褥病8例(1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产后出血及产褥病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瘢痕子宫妊娠在符合试产条件下选择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取出幼女阴道异物的安全性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展宫腔镜以来阴道镜下取出幼女阴道异物16例的经过。结果16例幼女患者均在阴道镜下顺利取出阴道异物,未见阴道壁损伤,无处女膜破损及术后感染。结论阴道镜技术是目前幼女阴道内异物取出的唯一安全、准确的方法,无损伤,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素娥;蒋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1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5~6年,痊愈21例,生活自理36例,生活部分自理42例,植物状态生存7例,死亡12例,其中心肾功能不全2例,死于术后脑疝4例,肺部感染6例。12例死亡患者中4例出血量﹥60 ml。结论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有效及时清除血肿,是一种有效、简单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作者:戚胜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肠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缺血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甲硝唑静脉滴注、肠道休息等措施治疗,重症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重症患者使用尿激酶、肝素及溶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2周内恢复例数、痊愈例数、腹痛缓解平均时间、便血停止平均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B超检查及早期治疗是临床早期诊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
作者:景会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关节镜四股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08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行经关节镜四股腘绳肌腱重建空心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复查患膝MRI片显示新建前交叉韧带走向良好,起止点位置正确,X线片显示关节对合良好,重建骨隧道无扩大。术后3个月摄X线片显示韧带开始愈合,6个月显示韧带愈合良好。28例患者均恢复了日常生活,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屈曲平均超过100°,无交锁打软等现象,可进行适当跑跳运动,患者自觉满意度好,随访12~65个月,平均25.5个月,参照改良Lysholm评分的分级标准,优2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6.4%。结论经关节镜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手术精确度高,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等优点,四股腘绳肌腱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合适的替代材料,空心可吸收界面挤压钉配合拴桩钛螺钉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有效固定方法。
作者:葛生浩;包诗勇;袁显群;刘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白癜风皮损中CD207的表达,探讨白癜风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例节段型白癜风、25例寻常型白癜风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D207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节段型白癜风组、寻常型白癜风组表皮内CD207表达分别为(61.2±10.9)和(64.3±12.5)个/mm,均高于正常对照组(52.4±10.3)个/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节段型白癜风组与寻常型白癜风组相比,CD20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节段型白癜风、寻常型白癜风皮损组织中CD207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其发病机制与朗格汉斯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徐武生;张江安;于建斌;刘冬冬;李税琪;郑良娟;王绘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与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3例(92眼),A组41例(46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B组42例(4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创面愈合、角膜散光及复发情况。结果角膜荧光染色显示A组、B组角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7.34 d和6.3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复发8眼(复发率为17.4%),B组2眼(复发率为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方式优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作者:林文雅;黄丽娟;张招德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子宫输卵管检查的患者80例,给予心理、肠道、阴道、用药等护理措施。结果输卵管通畅24例,单侧堵塞38例,双侧堵塞18例。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子宫输卵管准确率较高,可疏通堵塞的输卵管,科学的护理可营造良好检测条件,增加患者信心。
作者:徐娜;李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血在科学合理用血和节约血液资源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限制性输血;2012年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开放性输血,比较2013年与2012年用血量、手术例数和出院患者数。结果2013年比2012年用血量明显减低,而手术例数和出院患者例数明显增加。结论限制性输血是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和节约血液资源的有效手段。
作者:董海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残石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5例肝内外胆管残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配合重点及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采用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残石,术前认真做好各种仪器、配件的准备工作;术中掌握良好的配合技巧,密切观察术中患者情况;术后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可顺利、安全完成操作过程,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肝内外胆管残石患者,抓住护理重点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具有手术用时短、创伤小、手术次数少、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多项优点,其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媛;李桦;刘欣;刘晨;刘娟;柳娜;张平;屈清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黛力新片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D-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确诊的D-IBS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黛力新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痛泻宁颗粒。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12周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1.3%、3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12周复发率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D-IBS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王晓光;韩艳玲;石振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 PPC)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2例住院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每天给予PPC 465 mg静脉滴注,对照组每天给予甘草酸二胺150 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炎症指标及肝脏超声声像图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AST、TC、TG、hs-CRP改善高于对照组(P﹤0.05),而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脏超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PC具有保肝降酶、改善脂代谢紊乱、抗炎、抗肝纤维化等作用,安全有效,对NAFLD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振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以选择佳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剂注射方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五组:A组为单时相(单纯注射造影剂),B组为双时相(造影剂注射完后注射生理盐水),C、D、E组为三时相(在造影剂和生理盐水注射时相之间加入稀释造影剂注射时相,即同时注射造影剂和生理盐水,其比例依次为3:7、5:5、7:3)。各组患者造影剂均使用碘海醇(350 mgI/ml),分别测量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CT值,采用单因素分析( anova)比较其差异。评估图像质量和上腔静脉伪影,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 D 组总造影剂用量与 A、E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18,P =0.25),B组与C组造影剂注射总量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6),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造影剂用量少,为59 ml,其次为C组62 ml。五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1,P=0.016)。A组质量佳,评分为4分者22例,其次为B组和C组;图像质量评分为3分和4分,分别为26例24例,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79)。各组产生的上腔静脉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1.44,P﹤0.01)。产生伪影以A组多,共21例;B组少,仅1例。B组冠状动脉CT值较其他组明显增高(F=29.41,P﹤0.01),其余各组间左右冠状动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4层冠状动脉造影扫描中,双时相和三时相注射方案优于单时相注射方案;在显示右心系统方面,三时相注射方案优于双时相注射方案。
作者:马建中;原杰;唐笑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临床病原菌流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3387株病原菌用WHONET 5.6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62.0%(2101/3387),革兰阳性球菌占25.0%(845/3387),真菌占13.0%(441/3387)。病原菌感染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6%和63.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葡萄球菌,但分离到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2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分别为60.5%和31.3%。结论我院临床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比较严峻,临床应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
作者:潘军;许青霞;肖伟强;常彦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