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杜书美

关键词:颅脑外伤, 护理, 气管切开, 湿化液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总结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患气道湿化不佳的影响因素,探寻效果较好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行气管切开手术的20例颅脑外伤病患,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做气道湿化不足和气道湿化过度两种情况,然后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气道湿化不足10例患者,传统组痰痂1例,血痂2例,气管堵塞2例;雾化组痰痂1例,血痂2例。气道湿化过度10例患者,低浓度组痰液黏稠2例;正常浓度组痰液黏稠1例;刺激性咳嗽1例;气道黏膜出血2例。结论在颅脑外伤病患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气管切开操作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因素,而操作好气管切开湿化护理也很重要,可有效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为脑部提供足够的氧,改善预后。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介入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心脏介入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100例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介入治疗了解、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抗凝药物性能及作用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且对整个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护理,提高其自我护理及预防并发症能力,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作者:刘迎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AMI)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安阳地区医院住院治疗的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NSTEAMI患者的年龄大,既往多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多合并有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多为三支病变,累及左主干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弥漫性长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的发生率高。结论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心肌梗死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既往多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造影多为三支病变,但急性闭塞发生率低,老年女性是此类患者的易患人群。

    作者:郝增光;王彦方;郑晓晖;胡丰朝;杨睿;葛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0例单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痊愈率更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出现的比率更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维持新生儿Ⅲ型食道闭锁矫治术结扎食管气管瘘前保留自主呼吸通气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Ⅲ型食道闭锁矫治手术在结扎食管气管瘘前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通气和瑞芬太尼快诱导间歇正压机械通气两种方法对患儿呼吸及循环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得出佳的麻醉和通气方法。方法选择80例新生儿Ⅲ型食道闭锁患儿,1~6日龄,体质量1.75~2.8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R、S两组(n=40)。吸入1%~5%七氟烷(氧流量2 L/min)使患儿安静后,R组应用瑞芬太尼1~2μg/kg、罗库溴铵0.45 mg/kg静脉推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间歇正压机械通气压力控制模式(PCV)控制呼吸,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S组应用舒芬太尼0.1~0.2μg/kg缓慢静脉推注,慢诱导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通气,开胸后根据患儿自主呼吸情况给予SIMV﹢PSV模式,结扎食管气管瘘后给予罗库溴铵0.45 mg/kg静脉推注,改行压力控制模式(PCV),同时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两组患儿持续吸入七氟烷使MAC值维持在0.8。分别在术前、气管插管后、结扎瘘口前、结扎瘘口后、手术结束前五个时点监测动脉血气,对比 R、S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 PO2、PCO2、SO2、pH )以及呼吸循环监测指标( HR、MAP、PetCO2、SpO2)。结果循环指标与R组相比,S组在T1~T3时点HR和MAP明显较稳定(P﹤0.01)。呼吸指标与R组相比,S组在T1、T2时点SpO2较高(P﹤0.05),T1~T3时点PetCO2较低(P﹤0.05)。血气分析指标:与R组相比:PaCO2 T1~T4各时点均较低(P﹤0.05),其中T2、T4明显较低(P﹤0.01),PaO2、SO2、pH在T1、T2时点较高(P﹤0.05)。术后随访,与R组相比,S组呼吸机治疗时间较短(P﹤0.05),出院时间缩短(P﹤0.05),肺部并发症较少(R组患儿肺不张6例、气胸2例,S组无一例肺部并发症)。结论在新生儿Ⅲ型食道闭锁矫治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慢诱导、结扎食管气管瘘前保留自主呼吸通气对患儿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呼吸、循环功能更稳定,肺部并发症较少,是较理想的麻醉和通气方法。

    作者:王媛;贾英萍;梁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3年4月于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耐受多种药物肺结核病患者128例。经患者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卡那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药物在临床上治疗耐受多种药物的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银松;张设;周文一;经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血在科学合理用血和节约血液资源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限制性输血;2012年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开放性输血,比较2013年与2012年用血量、手术例数和出院患者数。结果2013年比2012年用血量明显减低,而手术例数和出院患者例数明显增加。结论限制性输血是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和节约血液资源的有效手段。

    作者:董海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效果。方法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及评分法评价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160例,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每组80例,并与80例正常新生儿对比分析。结果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治疗组出生后2~3 d NBNA评分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生后12~14 d NBNA评分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未治疗组出生后2~3 d、12~14 d NBNA评分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早期干预效果明显,有临床必要性。

    作者:艾义晓;王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先兆流产孕妇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黄体酮治疗,对照组孕期无接触孕激素制剂,比较两组孕妇的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活产儿、新生儿体质量、身长、Apgar评分、胎儿窘迫、围生儿畸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能够显著改善先兆流产围生儿的结局,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脊柱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治疗,比较其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择期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A、B、C三组,每组40例,均于术后行镇痛泵静脉镇痛,A组地佐辛0.2 mg/kg,B组0.5 mg/kg,C组0.8 mg/kg。比较三组术后2、4、8 h VAS及术后2、4、8 h 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4、8 h A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 h C组患者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A、B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0.5 mg/kg地佐辛进行脊柱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相比于低剂量和高剂量有更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提倡于临床应用中等剂量。

    作者:李泉;田术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右室双出口的超声心动图常见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右室双出口( DORV)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术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确诊并矫治的右室双出口患者27例,其中法洛四联症型18例,艾森曼格型5例,右位型大动脉异位型( D-malposition)即Taussig-Bing综合征3例,左位型大动脉异位型( L-malposition)1例。术前全部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8例法洛四联症型双出口患者中11例确诊,有7例经手术由法洛四联症修正诊断为法洛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5例艾森曼格型中有2例确诊,3例由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修正诊断为右室双出口。Taussig-Bing综合征3例及左位型大动脉异位型1例均确诊。所有患者全部经外科手术证实并实施矫治术。结论右室双出口因为分型不同而在超声心动图表现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并且与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以及大动脉转位之间在诊断上有交叉,因此超声心动图诊断时要严格区分,尽量避免误诊。

    作者:门晓玉;滑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阴道镜在幼女阴道异物取出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取出幼女阴道异物的安全性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展宫腔镜以来阴道镜下取出幼女阴道异物16例的经过。结果16例幼女患者均在阴道镜下顺利取出阴道异物,未见阴道壁损伤,无处女膜破损及术后感染。结论阴道镜技术是目前幼女阴道内异物取出的唯一安全、准确的方法,无损伤,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素娥;蒋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结肠镜肠黏膜活检的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镜黏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依据。方法对807例结肠镜黏膜活检标本病理分析,采取年龄分层、病变部位、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在807例受检者中,检出结肠和直肠癌431例(53.41%),其中≤40岁10例,40~60岁123例,﹥60岁298例;直肠癌294例;结肠癌137例;高分化腺癌67例,中、低分化腺癌356例,黏液腺癌5例。结论结肠镜黏膜活检常见病理类型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疗效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何新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患者ALT轻度升高的原因

    目的:研究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的原因。方法对49例ALT轻度升高、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组织的病理特征进行分组,并对各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 AST)、碱性磷酸酶( 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 TBIL)、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ALT的平均值为(95±28.5)IU/L,NAFLD组、慢性肝炎组、其他组之间的ALT、AST、ALP、TBIL、TG、TC、血糖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FLD组与非NAFLD组之间的血糖、TG、TC、BM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肝穿刺活检结果中肝脂肪变,毛玻璃样肝细胞,慢性肝炎,威尔逊病分别占38.8%,32.6%,26.6%,2%;肝脂肪变中2例脂肪性肝炎分别处于 G2S3和G3S4,慢性肝炎组中近一半患者处于S3和S4。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常见的导致 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患者ALT轻度升高的原因,慢性肝炎次之,部分患者炎症或纤维化程度较重。

    作者:宋雪;徐峰;李娅;曾引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十二指肠镜在胆道胰腺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在胆道胰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阴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胆道胰腺疾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伤性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所造成的创伤较小。观察组无出现并发症,对照组6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胆道胰腺疾病的治疗当中,十二指肠镜的治疗方法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和近期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这种治疗方式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巍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诊治的老年A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中青年AUGIB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共纳入258例老年AUGIB患者,其中消化性溃疡108例(41.9%),胃癌56例(21.7%),急性胃黏膜病变40例(15.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2例(12.4%),其他22例(8.5%)。老年AUGIB患者胃癌比率、伴随疾病比率及服用阿司匹林用药比率均高于中青年组,且再出血率及病死率亦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AUGIB患者仍以消化性溃疡为主要病因,具有恶性肿瘤比率高、伴发疾病率较高、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比率高、临床预后差等特点,应重视AUGIB的老年患者的诊治。

    作者:闫江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伴肥胖血糖异常的疗效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伴肥胖、血糖异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高血压伴肥胖、血糖异常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治疗组服用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单纯口服厄贝沙坦,8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同时监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伴肥胖、血糖异常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雨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肺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肺滑膜肉瘤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2012年收治1例肺滑膜肉瘤患者,同时结合2012年10月以前报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发表的80例资料较为完整的肺原发性滑膜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81例肺原发性滑膜肉瘤患者中男40例,女41例。主要临床表现有胸痛、气短、咯血、咳嗽、发热等,个别患者无任何不适。胸部影像学有一些特征表现,但术前均未做出确切诊断。全部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终依赖病理、免疫组化做出诊断。结论肺原发性滑膜肉瘤临床表现不一,影像学具有相对特征表现,易与其他肺部肿瘤或炎症混淆;术前确诊率低。

    作者:李丹鸿;刘治邦;尉继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钉棒内固定复位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单个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钉棒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同时期需要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骨折复位并固定后,再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植入异体骨;对照组35例,采用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观察两组椎体高度的变化、Cobb’s角的矫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随访17.7个月,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至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比值增加56.6%,Cobb’s角由术前37.6°恢复到6.9°,无断钉及松动;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增加47.6%,Cobb’s角由术前37.1°恢复到8.9°。两组间椎体高度和Cobb’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避免术后蛋壳现象的发生,减少内固定物折断、松动、椎体高度再丢失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伟标;卢中道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双胎剖宫产术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双胎剖宫产术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产妇及家属意愿将80例双胎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CESA),对照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 EA),比较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孕妇血流动力学与对照组产妇比较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头痛、出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应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镇痛效果良好,能够缩短分娩时间,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之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聋的护理。方法对1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药物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效率为92.2%。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使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并达到佳效果。

    作者:徐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