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提高骨科患者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张敏;王卫东;王玉强;王利民;谭洪宇;廖文胜;刘屹林;赵亮;宋瑞鹏;鲍恒

关键词:品管圈, 骨科, 护理, 服务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患者专科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制定并实施品管圈活动,通过骨科患者护理服务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价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骨科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活动实施后较实施前的护理健康教育记录情况明显改善(P ﹤0.05),活动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活动前明显下降(P ﹤0.05)。结论品管圈适用于骨科患者的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骨科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白癜风皮损浸润细胞CD分子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寻常型和节段型白癜风CD分子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CD4、CD8、CD20、CD45RO、CD68和CD79α在白癜风皮损中的表达。结果寻常型与节段型白癜风皮损中 CD3、CD4、CD8和CD45RO浸润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寻常型及节段型白癜风皮损中CD20、CD79α和CD68浸润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寻常型与节段型白癜风存在CD3、CD4、CD8及CD45RO的免疫参与,可能与白癜风的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李虎羽;张江安;于建斌;李税琪;徐武生;刘冬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阴道镜在幼女阴道异物取出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取出幼女阴道异物的安全性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展宫腔镜以来阴道镜下取出幼女阴道异物16例的经过。结果16例幼女患者均在阴道镜下顺利取出阴道异物,未见阴道壁损伤,无处女膜破损及术后感染。结论阴道镜技术是目前幼女阴道内异物取出的唯一安全、准确的方法,无损伤,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素娥;蒋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1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5~6年,痊愈21例,生活自理36例,生活部分自理42例,植物状态生存7例,死亡12例,其中心肾功能不全2例,死于术后脑疝4例,肺部感染6例。12例死亡患者中4例出血量﹥60 ml。结论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有效及时清除血肿,是一种有效、简单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作者:戚胜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急性缺血性肠炎的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肠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缺血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甲硝唑静脉滴注、肠道休息等措施治疗,重症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重症患者使用尿激酶、肝素及溶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2周内恢复例数、痊愈例数、腹痛缓解平均时间、便血停止平均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B超检查及早期治疗是临床早期诊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

    作者:景会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短期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由安阳市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146例卵巢子宫内膜内异症患者随访1年,其中复发49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年龄、职业、不孕史、慢性腹痛史、盆腔炎史、盆腔手术史、痛经程度、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术后是否用药、术后孕育史、CA125、CA199、镜下病理类型等与复发的关系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与复发有关的因素包括不孕史、慢性腹痛史、痛经程度、盆腔炎史、手术方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型、初潮年龄、CA199( P﹤0.01),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不孕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型、手术方式与术后短期复发有关( P﹤0.05)。结论既往不孕史、Ⅱ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腹腔镜手术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孕育要求和经济能力,制定合理的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薛艳军;罗新;何林;林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94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的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术后血肿35例给予1~2 d冷敷,再硫酸镁湿热敷后缓解;低血压或心率开始减慢时注射1~2 mg阿托品,3~5 mg多巴胺。结论护理人员应尽早识别和判断并发症,给予及时有效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青;殷爱娣;韩月霞;孙晓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鼻窦内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根治性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窦内镜手术在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效果显著,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能够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叶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黛力新联合痛泻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黛力新片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D-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确诊的D-IBS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黛力新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痛泻宁颗粒。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12周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1.3%、3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12周复发率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D-IBS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王晓光;韩艳玲;石振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110例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孕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阴道试产,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比较两组孕妇术后并发症、产后失血、产褥病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0例,产后出血1例(1.8%),产褥病0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6例(10.9%),产后出血8例(14.5%),产褥病8例(1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产后出血及产褥病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瘢痕子宫妊娠在符合试产条件下选择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门诊婴幼儿静脉采血方法探讨

    婴幼儿静脉采血是门诊采血室常见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静脉穿刺失败、反复穿刺、采血量不足、溶血等问题常可影响检验结果,引起医患纠纷。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10例3个月~2岁的患儿静脉采血常用的三种方法进行总结,临床发现,婴幼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法成功率达98%。

    作者:秦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入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6例经CT或MRI扫描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根据术前、术后及术后随访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及腰椎JOA评分,评价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入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56例患者术后 JOA评分平均21.3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14,P﹤0.05);术后1年 JOA 评分平均22.3分,与术前的11.8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8,P ﹤0.05)。随访1年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2.13%,优良率为92.8%。ODI评分,术前平均为78.2分,术后29.4分,平均治疗改善率为63.45%,优良率为94.6%。结论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选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入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铭;安慧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AMI)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安阳地区医院住院治疗的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NSTEAMI患者的年龄大,既往多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多合并有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多为三支病变,累及左主干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弥漫性长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的发生率高。结论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心肌梗死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既往多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造影多为三支病变,但急性闭塞发生率低,老年女性是此类患者的易患人群。

    作者:郝增光;王彦方;郑晓晖;胡丰朝;杨睿;葛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国产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塞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将1秒用力呼气溶积80例Ⅰ、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塞托溴铵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塞托溴铵组症状积分分别为(4.5±1.2)和(3.3±1.4)分,治疗后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分别为(4.2±1.4)和(4.1±1.5)分,治疗前后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噻托溴铵组1秒用力呼气溶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国产塞托溴铵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郝书峰;唐学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改良集束化措施预防床旁CRRT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集束化措施对床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97例行床旁CRRT 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改良集束化措施,对照组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行床旁CRRT患者82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改良集束化措施的实施对CRRT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结果实验组97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例,对照组82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9例( P﹤0.05);实验组插管天数、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改良集束化措施可降低床旁CRRT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但其实施需要提高医患双方的依从性。

    作者:李佩丽;李海云;古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肿瘤医院病原菌流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临床病原菌流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3387株病原菌用WHONET 5.6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62.0%(2101/3387),革兰阳性球菌占25.0%(845/3387),真菌占13.0%(441/3387)。病原菌感染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6%和63.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葡萄球菌,但分离到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2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分别为60.5%和31.3%。结论我院临床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比较严峻,临床应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

    作者:潘军;许青霞;肖伟强;常彦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生儿感染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淇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出现感染的新生儿79例,对新生儿感染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细菌侵袭、抗生素滥用等是新生儿出现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临床检测,分析新生儿出现感染的因素,有利于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预防治疗,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学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先兆流产孕妇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黄体酮治疗,对照组孕期无接触孕激素制剂,比较两组孕妇的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活产儿、新生儿体质量、身长、Apgar评分、胎儿窘迫、围生儿畸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能够显著改善先兆流产围生儿的结局,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十二指肠镜在胆道胰腺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在胆道胰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阴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胆道胰腺疾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伤性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所造成的创伤较小。观察组无出现并发症,对照组6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胆道胰腺疾病的治疗当中,十二指肠镜的治疗方法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和近期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这种治疗方式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巍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腔镜术与开腹术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食管癌患者39例,依据术式分为两组,胸腔镜组20例,开腹组19例,比较两组术后护理效果。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早期功能锻炼时间、术后36 h痛感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胸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

    作者:杜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晚期产后出血32例诊治分析

    目的:积累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遂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40%,其常见发病原因包括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切口裂开等。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治愈,未见子宫切除患者。结论多种病因可以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个体化方案治疗产后出血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疗效。

    作者:单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