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微创与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张豪伟;刘帅;董胜利

关键词: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微创, 后路开放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节段胸腰段压缩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新鲜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皮微创组16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经伤椎的上下相邻椎体撑开复位固定,利用C型臂X线透视机定位弓根钉进钉点并经皮小切口旋入椎弓根钉,然后在髂嵴肌深层潜行安装尾杆固定.传统开放手术组24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s角等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间术前、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皮微创较传统开放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带支具离床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组、颈动脉轻度狭窄组、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应用罗氏P800生化法测定空腹血浆Hcy,并对服用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患者随访.结果 随着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Hcy水平明显升高,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可明显降低Hcy水平.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及颈动脉硬化程度有一定关系,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可降低Hcy水平,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可能导致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大军;张兰青;耿仁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术尔泰医用胶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治疗的意义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术尔泰(羧氨基多糖钠溶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作用.方法 将184例行改良根治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腋窝负压引流及切口加压包扎,实验组84例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创面喷洒术尔泰,比较两组术后的引流情况、皮下积液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1、2、3天的引流量分别为(72.9±32.3) ml、(65.4±27.6) ml和(34.2±19.5) 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8.5±35.1) ml、(92.8±30.8)ml和(47.6±27.4) ml(P<0.01);实验组引流天数(9.2±5.2)d,也较对照组的(13.8±6.7)d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术后积液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15.O%)(P=0.03);而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创面喷洒术尔泰能进一步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作者:姜建鹏;王永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卵巢囊肿围术期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的变化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围术期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VWF)变化,为预防腹腔镜手术后静脉栓塞性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确诊为卵巢囊肿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腹腔镜组(39例)和开腹组(21例),所有患者术前、气腹解除后即手术结束后10 min、术后24 h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患者血液凝固性的改变的情况,以及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患者血液凝固性的影响.结果 腹腔镜组气腹解除后10 min及术后24 h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开腹组手术结束后10 min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但术后24h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组术后的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均高于开腹组,术后24 h腹腔镜组下降稍快于开腹组,提示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张锐;黄诗敏;黄浩;李丽芳;赵学峰;王小婕;刘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上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老年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中毒性休克、脓毒败血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死亡7例,其余56例均治愈.结论 老年ACST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手术治疗不及时,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已明确诊断的ACST患者,在出现休克前应早期手术,解决胆道梗阻,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方全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5例),术毕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超前镇痛组(B组15例),麻醉诱导前15 min注射氯比洛芬酯100 mg.两组患者在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完全清醒时(T1)、其后1h(T2)、2 h(T3)、5 h(T4)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 B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VAS值在T1、T2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CRP值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手术麻醉的创伤,术毕两组患者CRP值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B组CRP值在T1、T2时间比对照组升高更为缓慢(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麻醉诱导前用药能更好发挥其镇痛作用.

    作者:蔡明;楚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体位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多年来,因体位性低血压与晕厥、心脑血管事件以及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1-2],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体位性高血压则被忽视了;近年来研究表明,体位性高血压也增加心脑血管病事件,因此得到临床的关注[3-6].体位性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部分血压正常的青年人群.少数严重的体位性高血压可见于压力反射衰竭[7]、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tachycardia syndrome,POTS)[8]、嗜铬细胞瘤等少见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异常升高现象,现就其概念、诊断标准、诊断方法、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意义、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任德旺;任仲玉;任仲杰;杨澈;任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比较Y形钢板与双钢板固定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中,经鹰嘴截骨入路手术39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29例;36例患者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32例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对两固定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随访7 ~28个月,平均14.2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标准进行功能评定,Y型钢板内固定优良率69.4%,双钢板固定优良率84.4%,两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入路早期肱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翼飞;杨月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脂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分级,并做心脏超声心功能测定.结果 心功能改善率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56.7±8.7)%,明显优于对照组(45.6±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可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郭卫宾;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一期后路全椎截骨矫形治疗脊柱侧后凸畸形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全椎截骨矫形治疗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21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17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4例.畸形主弯位于胸腰段者(第10胸椎~第2腰椎)14例,腰段者(第3~5腰椎)4例,胸段者(第1~9胸椎)3例.21例患者均行一期后方入路全榷截骨矫形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比较其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侧弯、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矫正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5~515 min,平均351.4 min;失血量750 ~2950ml,平均1450 ml.平均随访18.9个月(12~24个月),平均脊柱侧弯矫正率为69.1%,后凸矫正率为66.7%.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未发生内固定失败、脊髓神经根受损及感染等并发症,躯干失代偿状况均得到矫正.结论 一期后路全椎截骨矫形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畸形安全有效,具有融合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但手术过程对术者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并伴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作者:王志斌;马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CRP、IL-6、TNF-α、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GDM组),同时选择30例糖耐量正常(NGT)的孕妇作为对照组(NC组),测定CRP、IL-6、TNF-α、脂联素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与NC组比较,GDM组血清CRP、IL-6、TNF-α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下降(P<0.05).脂联素与IR呈负相关(r=0.412,P<0.05),CRP、IL-6、TNF-α与IR呈正相关(r=0.433,0.358,0.335,P<0.05).结论 CRP、IL-6、TNF-α、脂联素与GDM的发病有关.

    作者:闫立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冠心病107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冠心病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终要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256 CT确定诊断.结论 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病因多样化复杂化,各科医师接诊时应详问病史、多作鉴别、尽早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张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110例手术麻醉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降低高龄患者手术麻醉风险的方法.方法 对11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手术麻醉处理恰当、麻醉效果满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结论 对高龄患者进行充分的手术前评估并积极处理手术前合并症,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麻醉方法及麻醉药剂量,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可确保高龄患者围术期安全.

    作者:周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探讨

    目的 探讨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濮阳油田总医院2012年1月至6月收治的60例高龄高危患者,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B组30例患者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两种麻醉方式在手术起始时、中、后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血压(MAP)变化.结果 A组血流动力学基本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B组患者麻醉开始后MAP明显降低,与麻醉前及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是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理想的麻醉方法,可减轻患者的心肺负担,更有利于手术早期容量管理,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持久的优点.

    作者:周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氯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11例

    目的 探讨氯霉素在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中的疗效.方法 对11例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惠儿应用氯霉素治疗,就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儿中,好转10例,占90.9%,死亡0例,放弃1例,占9.1%,其中好转的10例患儿中仅有1例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应用氯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敏;罗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鹰嘴牵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 Ⅲ型骨折

    目的 探讨鹰嘴牵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者均行尺骨鹰嘴牵引治疗5~7d后,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3~4周,并分期功能锻炼.结果 83例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参照Flynn标准:优62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3.9%.无严重肘内翻畸形发生.9例合并神经损伤,伤后2~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骆文勇;林杰文;骆惠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52例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5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PCNL技术治疗.给予患侧逆行置管后,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以筋膜扩张器递增扩张建立F16 ~F18皮肾操作通道,以输尿管硬镜用钬激光碎石机将结石击碎、取出,常规留置肾造瘘管.结果 52例中有49例一期碎石及取石,3例行二期碎石或取石.其中单通道取石45例,双通道取石7例(4.9%).平均结石清除率87.7%,平均手术时间90 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5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5d.结论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曾令浩;张义木;白海涛;曾锋;夏义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远红外线治疗手指末节外伤致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远红外线对外伤致手指末节损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选择外伤致手指末节损伤后组织缺损的患者49例,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在清创和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观察组除按对照组治疗方法外增加远红外线对外伤手指行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天数、新生指甲生长指数、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所致手指末节损伤后组织缺损的患者选用湿润烧伤膏外涂联合远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可缩短病程,促进指甲新生,减少创面分泌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曲静;鞠贞会;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患者苏醒快,影响小,无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方法治疗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咬合关系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患者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后采用颌间牵引对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 对60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复位术,其中30例作为观察组,术后配合颌间牵引;另外30例作为对照组,术后未行颌间牵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明显改善,且咬合关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颌骨骨折应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配合术后颌间牵引治疗,能明显改善术后咬合关系,明显减少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并发症.

    作者:陈从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

    目的 研究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关节镜下软骨损伤Outerbridge不同分级、软骨损伤患者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有无合并内侧滑膜皱襞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其中外伤导致的软骨损伤为9例,骨性关节炎导致的软骨损伤为31例.Outerbridge不同分级分成三组,每组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有无合并内侧滑膜皱襞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均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 纳入研究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在随访第3个月:①Outerbridge不同分级分成三组;每组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无合并内侧滑膜皱襞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如果合并半月板损伤及滑膜皱襞形成影响治疗效果;膝关节软骨损伤Outerbridge不同分级同样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术中准确处理半月板损伤及内侧滑膜皱襞至关重要.

    作者:付昌马;钱春生;章有才;刘群;周思启;杨祖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