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78例

苏英

关键词:痰热清, 小儿肺炎,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合理抗生素、止咳、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7~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患者110例手术麻醉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降低高龄患者手术麻醉风险的方法.方法 对11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手术麻醉处理恰当、麻醉效果满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结论 对高龄患者进行充分的手术前评估并积极处理手术前合并症,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麻醉方法及麻醉药剂量,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可确保高龄患者围术期安全.

    作者:周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榷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PVP治疗,B组采用PKP治疗.观察两组VAS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②A组术后1周和3个月时的Cobb's角分别是(17.12±3.62)°和(16.65±3.25)°,B组分别是(15.05±4.25)°和(14.83±3.46)°,B组Cobb's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③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A组分别是(23.36±3.46) mm和(23.17±2.83)mm,B组分别是(24.62±2.19)mm和(24.36±2.14) mm,B组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好于A组(P<0.05).④A组和B组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分别为2例(8.33%)和1例(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在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方面的疗效类似,但PKP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陈冠廷;王华凡;崔向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片(80 mg/d)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45粒/d)与替米沙坦片(80 mg/d)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排泄量(24 h U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血糖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清Scr和BUN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后MAP、24 h UAlb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尿24 h UAlb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永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发性脾胃韧带出血伴撕裂1例

    患者,男,22岁.因突发腹痛伴持续性加重17 h于2012年3月10日23:00入院.患者晨起6:00刷牙时急感上腹部疼痛,能忍受,未引起重视.恶心,未呕吐.无发热,无腹泻.当地个体诊所对症治疗后无好转.腹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难以忍受.晚23:00来我院急诊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尚平稳,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胃肠蠕动波,腹肌紧张,全腹部压痛,轻度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未闻及.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9.7 g/L,凝血四项正常.HBsAg(一),抗-HCV(一).CT提示:肝周及脾窝可见积液,厚约2 cm.

    作者:许邦文;霍宗红;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患者苏醒快,影响小,无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

    目的 研究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关节镜下软骨损伤Outerbridge不同分级、软骨损伤患者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有无合并内侧滑膜皱襞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其中外伤导致的软骨损伤为9例,骨性关节炎导致的软骨损伤为31例.Outerbridge不同分级分成三组,每组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有无合并内侧滑膜皱襞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均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 纳入研究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在随访第3个月:①Outerbridge不同分级分成三组;每组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无合并内侧滑膜皱襞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如果合并半月板损伤及滑膜皱襞形成影响治疗效果;膝关节软骨损伤Outerbridge不同分级同样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术中准确处理半月板损伤及内侧滑膜皱襞至关重要.

    作者:付昌马;钱春生;章有才;刘群;周思启;杨祖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二步扩张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一期治疗感染性上尿路结石

    目的 探讨二步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一期治疗感染性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宣城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3例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一期治疗感染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结石76例(鹿角形结石1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其中结石梗阻性脓肾9例.均在B超定位及引导下穿刺,运用二步扩张法建立24 F经皮肾通道,STORZ经皮肾镜下采用科医人100 W钬激光系统碎石.对其操作方法技巧、通道扩张成功率、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24F经皮肾通道并一期碎石,二步扩张成功率为100% (83/83);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85±15)min;处理结石时间20 ~80 min,平均(41±11)min;术中出血量为20~210 ml,平均(107±17) ml.本研究未出现气胸、肠道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高热(体温>39℃),7例术后体温为38~39℃,其余病例术后体温<38℃.术后2周复查,73例结石取净,10例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为87.95%.结论 二步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在低压或无压力状态下引出肾集合系统感染性积液后,再行取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清石效率高、感染率低、术后菌血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处理感染性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德军;阮元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卵巢囊肿围术期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的变化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围术期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VWF)变化,为预防腹腔镜手术后静脉栓塞性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确诊为卵巢囊肿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腹腔镜组(39例)和开腹组(21例),所有患者术前、气腹解除后即手术结束后10 min、术后24 h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患者血液凝固性的改变的情况,以及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患者血液凝固性的影响.结果 腹腔镜组气腹解除后10 min及术后24 h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开腹组手术结束后10 min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但术后24h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组术后的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均高于开腹组,术后24 h腹腔镜组下降稍快于开腹组,提示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张锐;黄诗敏;黄浩;李丽芳;赵学峰;王小婕;刘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鹰嘴牵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 Ⅲ型骨折

    目的 探讨鹰嘴牵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者均行尺骨鹰嘴牵引治疗5~7d后,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3~4周,并分期功能锻炼.结果 83例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参照Flynn标准:优62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3.9%.无严重肘内翻畸形发生.9例合并神经损伤,伤后2~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骆文勇;林杰文;骆惠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CRP、IL-6、TNF-α、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GDM组),同时选择30例糖耐量正常(NGT)的孕妇作为对照组(NC组),测定CRP、IL-6、TNF-α、脂联素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与NC组比较,GDM组血清CRP、IL-6、TNF-α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下降(P<0.05).脂联素与IR呈负相关(r=0.412,P<0.05),CRP、IL-6、TNF-α与IR呈正相关(r=0.433,0.358,0.335,P<0.05).结论 CRP、IL-6、TNF-α、脂联素与GDM的发病有关.

    作者:闫立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保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目的 观察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与整复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福州市第二医院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电动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法整复牵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优33例,良5例,优良率为95%;对照组优21例,良8例,优良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前、后Oswestry分值变化结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后Oswestry分值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动牵引治疗病变腰椎间盘,是以恢复其形状为主要治疗目的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宏秀;宋林;陈舜喜;江澍;苏婵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阴式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

    目的 探讨阴式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行阴式手术和121例行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比较术中和术后的的效果.结果 阴式组输卵管通畅和受孕情况明显高于腹式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腹式组,术后镇痛明显高于腹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阴式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安全、有效、可行的,适合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宋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治现状

    目前许多研究的结果表明[1-6],乳腺癌不仅是一种雌激素的靶器官,而且也是生长抑素的靶器官.雌、孕激素受体抑制剂通过乳腺癌癌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可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和发展;同样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也可以通过乳腺癌组织中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在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抑制作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在原发性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上,都有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本研究就近年来SST和SSTR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领域中的研究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管小青;吴际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1例36足按Sanders分型,采用钛板进行有限坚强内固定,必要时植骨.通过手术将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良率86.11%.结论 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贾新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一期后路全椎截骨矫形治疗脊柱侧后凸畸形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全椎截骨矫形治疗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21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17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4例.畸形主弯位于胸腰段者(第10胸椎~第2腰椎)14例,腰段者(第3~5腰椎)4例,胸段者(第1~9胸椎)3例.21例患者均行一期后方入路全榷截骨矫形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比较其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侧弯、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矫正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5~515 min,平均351.4 min;失血量750 ~2950ml,平均1450 ml.平均随访18.9个月(12~24个月),平均脊柱侧弯矫正率为69.1%,后凸矫正率为66.7%.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未发生内固定失败、脊髓神经根受损及感染等并发症,躯干失代偿状况均得到矫正.结论 一期后路全椎截骨矫形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畸形安全有效,具有融合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但手术过程对术者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并伴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作者:王志斌;马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上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老年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中毒性休克、脓毒败血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死亡7例,其余56例均治愈.结论 老年ACST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手术治疗不及时,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已明确诊断的ACST患者,在出现休克前应早期手术,解决胆道梗阻,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方全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56例前交通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与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行翼点入路早期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显微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47例,动脉瘤孤立3例,行包裹术3例,死亡3例(5.35%),53例生存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按GOS预后评分.其中35例(62.50%)恢复良好,生活能自理;13例(23.21%)伴有轻残,需人照顾;5例(8.92%)重残,长期昏迷.结论 早期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良好方法,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成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脂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分级,并做心脏超声心功能测定.结果 心功能改善率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56.7±8.7)%,明显优于对照组(45.6±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可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郭卫宾;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过伸复位联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 观察过伸复位结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病椎体38个)采用过伸复位结合PKP治疗;对照组30例(病椎体34个)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疗效、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3d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CT平面分布面积及骨水泥平均注射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s角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恢复椎体高度、减小后凸畸形和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过伸复位结合PKP明显优于PVP.

    作者:高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部器械吻合和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对比应用

    目的 评价器械吻合和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56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食管胃吻合时采用吻合器吻合者为器械组,采用传统丝线全层间断缝合者为手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器械组吻合时间及总手术时间、留置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手工组缩短(P<0.05),术后进食较手工吻合组早,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组无吻合口瘘发生,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器械吻合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缩短吻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增加住院费用的优势.

    作者:冯世军;郭伟;黄壮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