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邦文;霍宗红;李平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冠心病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终要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256 CT确定诊断.结论 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病因多样化复杂化,各科医师接诊时应详问病史、多作鉴别、尽早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张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合理抗生素、止咳、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7~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原因,不同孕周的临床处理及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威海市立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产科分娩的206例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发病原因,比较不同孕周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PPROM相关因素的构成比中流产、引产史高,占35.9%;其次为生殖道感染,占22.8%.在分娩的206例患者中,孕32~34+6周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孕28~31+6周组和孕35~36+6周组(P<0.05),而孕28~31+6周组和孕35~36+6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的比较:孕28 ~31+6周组与孕32 ~34+6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28~31+6周组、孕32 ~34+6周组与孕35 ~36+6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产、引产史及感染是PPROM发生的主要原因,剖宫产并不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的佳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与孕周密切相关.
作者:梁秋霞;隋丽英;田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比索洛尔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组,采用口服比索洛尔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组)治疗,并与单用比索洛尔组、左旋氨氯地平组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29例,有效率97%,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明显,降压谷峰比值增大,与单用比索洛尔及左旋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比索洛尔、左旋氨氯地平均呈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两者联用则较两者单用可产生更大的降压作用并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使血压更稳定,符合现代高血压治疗理念.
作者:李正荣;张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节段胸腰段压缩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新鲜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皮微创组16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经伤椎的上下相邻椎体撑开复位固定,利用C型臂X线透视机定位弓根钉进钉点并经皮小切口旋入椎弓根钉,然后在髂嵴肌深层潜行安装尾杆固定.传统开放手术组24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s角等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间术前、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皮微创较传统开放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带支具离床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豪伟;刘帅;董胜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组、颈动脉轻度狭窄组、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应用罗氏P800生化法测定空腹血浆Hcy,并对服用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患者随访.结果 随着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Hcy水平明显升高,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可明显降低Hcy水平.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及颈动脉硬化程度有一定关系,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可降低Hcy水平,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可能导致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大军;张兰青;耿仁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过伸复位结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病椎体38个)采用过伸复位结合PKP治疗;对照组30例(病椎体34个)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疗效、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3d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CT平面分布面积及骨水泥平均注射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s角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恢复椎体高度、减小后凸畸形和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过伸复位结合PKP明显优于PVP.
作者:高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围术期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性因子(VWF)变化,为预防腹腔镜手术后静脉栓塞性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确诊为卵巢囊肿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腹腔镜组(39例)和开腹组(21例),所有患者术前、气腹解除后即手术结束后10 min、术后24 h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患者血液凝固性的改变的情况,以及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患者血液凝固性的影响.结果 腹腔镜组气腹解除后10 min及术后24 h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开腹组手术结束后10 min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但术后24h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组术后的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及VWF浓度均高于开腹组,术后24 h腹腔镜组下降稍快于开腹组,提示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张锐;黄诗敏;黄浩;李丽芳;赵学峰;王小婕;刘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片(80 mg/d)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45粒/d)与替米沙坦片(80 mg/d)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排泄量(24 h U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血糖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清Scr和BUN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后MAP、24 h UAlb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尿24 h UAlb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永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关节镜下软骨损伤Outerbridge不同分级、软骨损伤患者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有无合并内侧滑膜皱襞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其中外伤导致的软骨损伤为9例,骨性关节炎导致的软骨损伤为31例.Outerbridge不同分级分成三组,每组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有无合并内侧滑膜皱襞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均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 纳入研究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在随访第3个月:①Outerbridge不同分级分成三组;每组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无合并内侧滑膜皱襞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如果合并半月板损伤及滑膜皱襞形成影响治疗效果;膝关节软骨损伤Outerbridge不同分级同样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术中准确处理半月板损伤及内侧滑膜皱襞至关重要.
作者:付昌马;钱春生;章有才;刘群;周思启;杨祖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5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PCNL技术治疗.给予患侧逆行置管后,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以筋膜扩张器递增扩张建立F16 ~F18皮肾操作通道,以输尿管硬镜用钬激光碎石机将结石击碎、取出,常规留置肾造瘘管.结果 52例中有49例一期碎石及取石,3例行二期碎石或取石.其中单通道取石45例,双通道取石7例(4.9%).平均结石清除率87.7%,平均手术时间90 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5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5d.结论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曾令浩;张义木;白海涛;曾锋;夏义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濮阳油田总医院2012年1月至6月收治的60例高龄高危患者,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B组30例患者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两种麻醉方式在手术起始时、中、后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血压(MAP)变化.结果 A组血流动力学基本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B组患者麻醉开始后MAP明显降低,与麻醉前及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是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理想的麻醉方法,可减轻患者的心肺负担,更有利于手术早期容量管理,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持久的优点.
作者:周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多年来,因体位性低血压与晕厥、心脑血管事件以及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1-2],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体位性高血压则被忽视了;近年来研究表明,体位性高血压也增加心脑血管病事件,因此得到临床的关注[3-6].体位性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部分血压正常的青年人群.少数严重的体位性高血压可见于压力反射衰竭[7]、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tachycardia syndrome,POTS)[8]、嗜铬细胞瘤等少见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异常升高现象,现就其概念、诊断标准、诊断方法、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意义、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任德旺;任仲玉;任仲杰;杨澈;任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平均年龄39岁,病程平均3.1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1次/d,10日为一疗程;配合西药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7日为一疗程.结果 140例中治愈102例,显效的20例,好转10例,无效8例.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在短时间内可达到缓解痉挛、消肿散结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景爱;李湘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5例),术毕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超前镇痛组(B组15例),麻醉诱导前15 min注射氯比洛芬酯100 mg.两组患者在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完全清醒时(T1)、其后1h(T2)、2 h(T3)、5 h(T4)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 B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VAS值在T1、T2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CRP值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手术麻醉的创伤,术毕两组患者CRP值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B组CRP值在T1、T2时间比对照组升高更为缓慢(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麻醉诱导前用药能更好发挥其镇痛作用.
作者:蔡明;楚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患者,男,22岁.因突发腹痛伴持续性加重17 h于2012年3月10日23:00入院.患者晨起6:00刷牙时急感上腹部疼痛,能忍受,未引起重视.恶心,未呕吐.无发热,无腹泻.当地个体诊所对症治疗后无好转.腹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难以忍受.晚23:00来我院急诊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尚平稳,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胃肠蠕动波,腹肌紧张,全腹部压痛,轻度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未闻及.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9.7 g/L,凝血四项正常.HBsAg(一),抗-HCV(一).CT提示:肝周及脾窝可见积液,厚约2 cm.
作者:许邦文;霍宗红;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骨折合并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15例,固定方法:前环采用骨盆重建钢板,后环采用骶骨棒并辅以骨盆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随访1~2年,15例骨折全部愈合,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患肢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桑建新;秦本刚;刘世兴;宋朝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特点,以期对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对6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4.8%发病年龄>45岁,以胸闷(36.4%)、气促(72.7%)、胸痛(45.5%)为主要症状,95.5%患者无发热、胸水肿瘤系列、血液肿瘤系列等方面均明显异常.结论 重点关注患者的年龄、有无发热、胸水肿瘤系列、尽早胸水瘤细胞送检等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早期诊断能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张卓彦;张晓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榷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PVP治疗,B组采用PKP治疗.观察两组VAS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②A组术后1周和3个月时的Cobb's角分别是(17.12±3.62)°和(16.65±3.25)°,B组分别是(15.05±4.25)°和(14.83±3.46)°,B组Cobb's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③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A组分别是(23.36±3.46) mm和(23.17±2.83)mm,B组分别是(24.62±2.19)mm和(24.36±2.14) mm,B组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好于A组(P<0.05).④A组和B组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分别为2例(8.33%)和1例(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在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方面的疗效类似,但PKP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陈冠廷;王华凡;崔向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采用髂骨植骨与肩峰骨膜瓣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大于1.5 cm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4月,洛阳正骨医院上肢损伤科共采用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大于1.5 cm的患者17例,其中应用髂骨块植骨12例,肩峰骨膜瓣5例.结果 术后随访超过12个月,17例患者均骨性愈合.结论 应用髂骨植骨与肩峰骨膜瓣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是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宁凡友;牛素玲;夏凯;张作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