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于永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复方丹参滴丸, 替米沙坦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片(80 mg/d)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45粒/d)与替米沙坦片(80 mg/d)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排泄量(24 h U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血糖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清Scr和BUN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后MAP、24 h UAlb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尿24 h UAlb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56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β1-微球蛋白、血细胞分析、血沉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M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计数瘤细胞的比例进行分析,测定血清蛋白、尿素、β2-微球蛋白、血沉等指标,进行血细胞分析和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 56例MM患者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15%的54例(96%),免疫固定电泳结果显示56例均呈现M蛋白带,其中IgG型多,其次为IgA型.临床表现有骨痛46例(82%),贫血49例(88%),肾功能损害35例(63%).结论 骨髓细胞学检查在MM的诊断中具有特异性诊断的意义,免疫固定电泳是诊断MM的敏感方法,并可进行分类和分型,结合临床表现、血细胞分析和部分生化指标可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

    作者:李媛媛;黄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4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荥阳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3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麻醉术前、诱导、术中、拔管后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压、心率、心电图水平的变化.观察麻醉后5、15、30 min,手术结束,气管导管拔除前后的血压、心率、SpO2.结果 麻醉5、15、30 min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2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系统麻醉对于高龄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抑制呼吸道、消化道腺体分泌,疗效持久,且对血压、心率、SpO2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髂骨植骨与肩峰骨膜瓣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

    目的 分析采用髂骨植骨与肩峰骨膜瓣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大于1.5 cm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4月,洛阳正骨医院上肢损伤科共采用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大于1.5 cm的患者17例,其中应用髂骨块植骨12例,肩峰骨膜瓣5例.结果 术后随访超过12个月,17例患者均骨性愈合.结论 应用髂骨植骨与肩峰骨膜瓣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是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宁凡友;牛素玲;夏凯;张作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片(80 mg/d)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45粒/d)与替米沙坦片(80 mg/d)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排泄量(24 h U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血糖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清Scr和BUN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后MAP、24 h UAlb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尿24 h UAlb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永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高低剂量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85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病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低剂量组):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次.观察组(高剂量组):布地奈德混悬液1.0 mg/次.给药间隔时间和途径为:每8小时1次,雾化吸入.以上两组均同时加入以下药物雾化吸入:博利康尼溶液2.5 ~5.0 mg/次(体质量<20 kg,2.5 mg/次,体质量≥20 kg,5.0 mg/次)+0.025%溴化异丙托品溶液1~2ml(体质量<20 kg,1ml,体质量≥20 kg,2ml).给药间隔时间为:对照组每12小时给药1次,观察组每8小时给药1次.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4 h、72 h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量化评分结果;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肺功能峰值呼气流速(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测定结果.以上均分别进行本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24 h、72 h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72 h后各组的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与治疗72 h后肺功能指标PEF、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二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各自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高剂量(又称足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一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患者苏醒快,影响小,无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榷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PVP治疗,B组采用PKP治疗.观察两组VAS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②A组术后1周和3个月时的Cobb's角分别是(17.12±3.62)°和(16.65±3.25)°,B组分别是(15.05±4.25)°和(14.83±3.46)°,B组Cobb's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③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A组分别是(23.36±3.46) mm和(23.17±2.83)mm,B组分别是(24.62±2.19)mm和(24.36±2.14) mm,B组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好于A组(P<0.05).④A组和B组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分别为2例(8.33%)和1例(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在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方面的疗效类似,但PKP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陈冠廷;王华凡;崔向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揭东县人民医院骨科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0 ~ 89岁,平均60岁.Neer分型:Ⅱ型8例,Ⅲ型8例,Ⅳ型1例,其中摔伤12例,高处坠落伤1例,合并肩关节脱位1例.结果 经4~8个月随访,全部骨折患者均获得愈合,依Neer评分,优9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95%.结论 采用单边双杠支架外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固、局部血运损伤少、骨痂生长快、住院时间短、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活动功能好、费用低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沛波;孙少鸿;林滨;温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过伸复位联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 观察过伸复位结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病椎体38个)采用过伸复位结合PKP治疗;对照组30例(病椎体34个)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疗效、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3d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CT平面分布面积及骨水泥平均注射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s角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恢复椎体高度、减小后凸畸形和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过伸复位结合PKP明显优于PVP.

    作者:高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62例(73眼)鼻泪管阻塞患者行逆行性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分析其手术成功率、术后各个时间段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73眼均一次性成功植入鼻泪管支架.拔管后3、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6%、95.9%、98.6%、98.6%、93.2%,所有支架均顺利取出,主要并发症为术中活动性出血及术后支架阻塞.结论 经改良的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高,近期和中期有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王世明;方一明;施瑜劲;姚鹏翔;闫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氯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11例

    目的 探讨氯霉素在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中的疗效.方法 对11例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惠儿应用氯霉素治疗,就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儿中,好转10例,占90.9%,死亡0例,放弃1例,占9.1%,其中好转的10例患儿中仅有1例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应用氯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敏;罗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冠心病107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冠心病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终要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256 CT确定诊断.结论 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病因多样化复杂化,各科医师接诊时应详问病史、多作鉴别、尽早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张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78例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合理抗生素、止咳、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7~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上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老年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中毒性休克、脓毒败血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死亡7例,其余56例均治愈.结论 老年ACST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手术治疗不及时,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已明确诊断的ACST患者,在出现休克前应早期手术,解决胆道梗阻,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方全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7例,按AO分类标准:A型7例,B型13例,C型7例.结果 27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8~18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12 ~ 16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2.4%.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内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疗效满意.

    作者:张小刚;张建国;郭岩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60例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Ⅱ~Ⅲ级60岁以上患者,行腰椎第2~3椎间隙穿刺注入5~7.5 mg布比卡因液,并置入硬膜外导管.记录术中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RR)、升压药使用情况及骨水泥反应等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麻醉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并强调精心细致的临床监测和麻醉管理较麻醉方法更为重要.

    作者:吴战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肾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65例

    目的 探讨经皮肾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16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依据个体病情选择碎石体位,常规俯卧位145例,斜仰卧位20例.气压弹道碎石术工作通道建立采用C臂引导15例,B超引导150例.165例均留置DJ管.术后留肾造瘘管160例,5例未留置肾造瘘管.结果 16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穿刺成功并行一期单通道碎石术,其中17例行二期碎石,结石完全清除率93.3%,术中穿刺成功率100%,无胸膜、肠管及周围脏器损伤,无术中术后大出血,无输血患者.结论 选择合适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开展经皮肾手术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郭涛;肖文昌;罗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微创与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节段胸腰段压缩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新鲜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皮微创组16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经伤椎的上下相邻椎体撑开复位固定,利用C型臂X线透视机定位弓根钉进钉点并经皮小切口旋入椎弓根钉,然后在髂嵴肌深层潜行安装尾杆固定.传统开放手术组24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s角等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间术前、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皮微创较传统开放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带支具离床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豪伟;刘帅;董胜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强直性脊柱炎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脊柱关节肌腱附着点炎症为突出临床表现,并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1].近年来随着对AS认识提高,AS相关性肾损害也逐步受到重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28例AS相关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以增强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刘景勤;许维涛;施晓星;秦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短期疗效分析.方法 术前仔细阅读患者影像资料,通过牵引、内旋、后侧支撑及撬拔等方法进行闭合复位,微创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结果 28例获6 ~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良6例,中2例.结论 PFNA内固定技术设计合理,抗旋转能力强,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作者:聂勇;凤晓翔;赵长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