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药材的发酵研究进展

徐荣芳;薛慧清;闫润红;李艳彦;郭羽;刘必旺

关键词:黄芪, 微生物, 发酵, 免疫
摘要:通过介绍黄芪药材发酵中新活性物质、菌体自身、药材成分等药学方面的研究及黄芪发酵产物在增强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疲劳等多方面的药理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黄芪药材提供参考.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配方颗粒剂应该纳入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中药配方颗粒剂又称中药免煎颗粒、中药颗粒饮片或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技术提取浓缩等工艺制成的单味颗粒,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常用作汤剂的代用品.中药配方颗粒主要供内服用药,也可外用,包装规格依据每一味中药的成人一日剂量确定.十余年来,中药配方颗粒从初只在几家中医院临床试用,已经走向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许多大型中医院的中药销售中,中药配方颗粒剂都超过了传统的中药饮片.

    作者:闫润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乌头赤石脂丸对寒凝胸痹大鼠血液黏度、TXB2、6-keto-PGF1α、ET、NO、SOD及MDA的影响

    目的:研究乌头赤石脂丸对寒凝胸痹大鼠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给药2w.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灌胃30 min后,于0℃~4 ℃冰水中游泳3 min~5 min.末次游泳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20 U/kg,24 h后颈总动脉采血,检测血液黏度、TXB2、6-keto-PGF1α、ET、NO、SOD及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头赤石脂丸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ET合成分泌、全血、血浆黏度(P<0.01,P<0.05),乌头赤石脂丸中、高剂量组TXB2、NO的水平增加(P<0.01),高剂量组6-keto-PGF1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的水平提高(P<0.05).结论:乌头赤石脂丸对寒凝胸痹大鼠缺血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NO扩张血管物质、抑制ET缩血管物质产生,从而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来实现的.

    作者:黄仕文;戴启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方剂反成配伍“十合度”

    反成配伍方法是祖国医学大胆而独特的创举,是中医药哲学精华的完美体现.反成配伍并非简单地将性味相反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其蕴含着高深的科学原理和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在临床应用中,只有符合法度,尺度适宜,才可获效.通过研读前辈中医方剂配伍规律,试从阴阳、生克、升降、上下、散收、寒热、补泻、润燥、动静、刚柔十个方面探析中医方剂反成配伍合度规律.

    作者:杨林森;万晓春;冯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论治法与功效的关系

    功效和治法是方剂学中两个重要概念.认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对完善方剂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治法和功效概念的源流演变、二者在方剂分类史中的角色变化及其在“药-方-效-证”中的逻辑联系等,探讨治法和功效的概念内涵、两者相互关系及其辨识意义.

    作者:赵荣华;谢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药教育是中医在南非发展的基石

    南非有应用草药治病的悠久历史,是早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国家.针灸在南非深受百姓欢迎,中成药也在南非医药市场突显其需求量,以上皆表明中医药在南非面临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时机,促进中医药在南非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医药教育是中医在南非发展的基石.

    作者:袁振仪;雷玉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中益气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补中益气汤由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创立,首载于《内外伤辨惑论》,由李氏根据《内经》中“损者益之”之旨而制定,全方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该方是李东垣研究脾胃学说的代表之作,体现了治劳倦内伤之法,也是补中益气法、甘温除热法、益气升阳法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原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中气下陷证和气虚发热证.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且疗效显著.对于该方的研究,除传统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外,近年来,广大学者先后应用先进的药理、化学、计算机等新技术对该方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施旭光;翟理祥;邓淙友;王闽予;吴美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黄芪药材的发酵研究进展

    通过介绍黄芪药材发酵中新活性物质、菌体自身、药材成分等药学方面的研究及黄芪发酵产物在增强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疲劳等多方面的药理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黄芪药材提供参考.

    作者:徐荣芳;薛慧清;闫润红;李艳彦;郭羽;刘必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清瘦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3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肾气丸高剂量组、肾气丸低剂量组4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10只,饲以普通饲料.给药6w后处死大鼠,未次给药后禁食12h,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瘦素(LE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肾气丸高、低剂量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O.05,P<0.01).结论:金匮肾气丸可降低LEP、HOMA-IR,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胡方林;刘仙菊;龙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五倍子古今应用探要

    五倍子,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开宝本草》名文蛤、百虫仓,《现代实用中药》名木附子.本品以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盐肤木或同属植物青麸杨等叶上寄生之倍牙科昆虫角倍蚜Melaphis chinensis( Bell)或蛋倍蚜Melaphis paitan Tsai et Tang的虫囊入药.本品的收敛固涩功能为众所周知,然笔者查阅历代本草及方剂文献发现,五倍子的功用及临床应用随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变化.

    作者:杨雅西;平静;于鹰;张成博;王均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黄芪汤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黄芪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黄芪、甘草和大枣组成,具有补气益虚损之功,对肝纤维化有着良好的疗效.近年来对黄芪汤及其组成分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屡见不鲜,现通过对黄芪汤治疗肝纤维化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对黄芪汤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姚东升;孙明瑜;刘平;胡义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病案分析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实践及运用

    “病案分析法”教学模式是以病案为载体,以探究过程为根本,让学生在案例探究中自主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它是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遣药组方能力及知行统一能力的重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说明,“病案分析法”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临证处方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及提高教师水平方面效果颇丰,故可作为中医教学质量改革之参考.

    作者:毕珺辉;李冀;陈宝忠;赵雪莹;胡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四妙散加味治疗下焦湿热型尿路感染6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下焦湿热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焦湿热型尿路感染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四妙散加味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0%,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下焦湿热型的尿路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卫平;黄敏;夏滨祥;董发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析中药药剂学和方剂学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的学科关系.方法:从方剂学和中药制剂学的概念范畴、中药药剂学是方剂学发展的条件和方剂学是中药药剂学得以发展的基础几个方面来探讨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结果:方剂学和中药药剂学定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药药剂学是方剂学得以发展的条件,方剂学是中药制剂学发展的基础.结论:药剂学与方剂学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两个学科.

    作者:蒋时红;刘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食医心鉴》食疗方剂中谷类作用的研究

    食疗,即饮食疗养的简称,是指通过服用不同的食物或利用食物配合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以获得健康的一种手段或措施.中国食疗文化源远流长,典籍辈出.食疗典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按食物种类划分,记载具体食物的食疗作用,一是按疾病种类划分,记载食疗方剂的食疗作用,成书于唐代的《食医心鉴》属后者.通过对《食医心鉴》中含有谷类的食疗方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现代营养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探讨食疗方剂的作用机理、临床效果,简要总结如何在临床营养宣教中利用中医食疗,治养结合,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

    作者:陈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气郁体质与方药干预研究述评

    当前医学模式正经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中医体质学历来注重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心身构成论”认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是中医“形神合一”思想观的具体表现[1].气郁体质是由于情志失调,气机长期郁滞,不能畅达,引起脏腑功能紊乱的一种常见偏颇体质类型.本文从气郁体质的类型、体病相关、体质干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述评.

    作者:刘美之;倪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缪希雍临证运用石膏剂规律浅析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其学术观点、治病经验、用药心得多不泥于古,善能化裁,且独树一帜.其在外感热病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医学外感热病论治的发展过程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缪氏在创造性地提出外邪从口鼻而入基础上,临证善用石膏剂清解阳明之火,运用出神入化,为治疗伤寒、温病、痧疹开拓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方对尾部悬吊大鼠腰椎骨丢失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三方对模拟失重大鼠腰椎骨的影响,比较其防治作用的异同.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吊组、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共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组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连续21d,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依次给予补肾方、健脾方和补肾健脾方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1天处杀各组大鼠,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L4椎体骨密度,L4椎体丽春红三色染色观察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悬吊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增高(P<0.01);与悬吊组相比,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升高(P<0.01,P<0.05),骨小梁分离度明显降低(P<0.01,P<0.05);较之补肾健脾组,补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厚度降低升高(P<0.05),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均明显降低(P<0.01),补肾组和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降低(P<0.05)、骨小梁分离度升高(P<0.05).结论: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三方均对模拟失重引起的骨丢失具有防护作用,以补肾健脾方作用为优.

    作者:张林;范颖;陈文娜;李然;孙宏伟;马贤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黄连温胆汤对糖尿病小鼠海马神经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黄连温胆汤对糖尿病小鼠海马神经凋亡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HFD)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10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连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3w后,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黄连温胆汤中、高剂量组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黄连温胆汤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抑制海马神经凋亡.

    作者:张卫华;张维新;刘华东;石富国;陈志明;刘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中医药物命名的文化特色

    探究事物命名的根源,古人称之为“名物训诂”.中医药物的命名有其独特的思维方法与规律,其中不少传递着古代文化的信息,反映了古人的智慧.通过阅读古代本草、方书,发现大量的药名、方名或依故事、传说、成语典故命名,或据儒、道、释命名,或为避俗雅化命名,或按比类取象命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作者:蔡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成方合用”治疗湿疹经验总结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皮疹具有多样性,瘙痒剧烈,易复发等特点,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占皮肤科门诊量15%~30%[1],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湿疹病因不一,表现多样,在治疗上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慢性湿疹,其病因不明,发病机理复杂,一般认为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外在因子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外界刺激、食物、植物、化学物质、化妆品等会诱发湿疹的发生.内在因子主要是过敏体质,与遗传、系统性疾病和精神改变等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叶品良;李贞翠;王冬梅;苏金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