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森;万晓春;冯泳
目的:从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行为学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角度,观察中药玉屏风散不同剂量配比对过敏性鼻炎豚鼠的干预作用,以寻求临床治疗佳剂量比.方法:采用卵清蛋白及氢氧化铝复制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息斯敏组,玉屏风散1、2、3、4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玉屏风散对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行为学及血清中IgE含量的影响.结果:玉屏风散给药后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症状,降低过敏性鼻炎模型豚鼠血清中IgE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玉屏风散1组效果佳.结论:玉屏风散对过敏性鼻炎模型豚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当黄芪:白术:防风剂量比为3:1:1时效果佳.
作者:粟栗;张文风;苏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方剂本质乃基于病机、药性基础上的药物选用,病机之本本于五运六气,病机明、药性谙,则百病莫逃.黄元御认为六气之变为百病之纲,六气应人又有标、本、中气之别,故治疗宜明六气之标本中气之从化.以《四圣心源》中所载方剂为例,结合《素问》等经典论著疏明黄元御六气治法的遣方择药思想.
作者:胡谦;方向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主治湿热内蕴之谷疸.《伤寒明理论》曰:“推除邪热,必假将军攻之……分消前后,复得利而解”,《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亦云:“通利二便,前后分消.”笔者认为茵陈蒿汤只有清热利尿之功而无泻下大便之力,并非“前后分消”之剂.
作者:赵书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素问》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身之血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指出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而病理上,亦离不开血液的生成与运行障碍以及情志思维的异常.
作者:徐小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是《难经》提出的有关心损病证从营卫调治的治疗大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通过分析心与营卫的功能及两者在生理病理上的联系,结合有关方证资料和临床治疗有效案例,探讨心损调营卫的学理基础和临床意义.
作者:张敬升;谢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连温胆汤对糖尿病小鼠海马神经凋亡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HFD)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10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连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3w后,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黄连温胆汤中、高剂量组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黄连温胆汤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抑制海马神经凋亡.
作者:张卫华;张维新;刘华东;石富国;陈志明;刘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证思维的培养是中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兴趣是学好中医的主要动力.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证思维,采用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期中口试(背诵方歌)、阶段测验(病案分析)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测评模式.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大提升学生辨证论治能力,激发了其学习方剂乃至中医的兴趣与信心,为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姚凤云;丁舸;辛增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运用文献研究法辅以计算机统计方法,对263首古方与自拟方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组方用药特点,为临床诊治哮喘及研发新药,提供文献参考资料.
作者:李文清;叶品良;周晶;贾尚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五倍子,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开宝本草》名文蛤、百虫仓,《现代实用中药》名木附子.本品以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盐肤木或同属植物青麸杨等叶上寄生之倍牙科昆虫角倍蚜Melaphis chinensis( Bell)或蛋倍蚜Melaphis paitan Tsai et Tang的虫囊入药.本品的收敛固涩功能为众所周知,然笔者查阅历代本草及方剂文献发现,五倍子的功用及临床应用随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变化.
作者:杨雅西;平静;于鹰;张成博;王均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通过对近十年来有关李东垣方药配伍规律、临床运用等文献的查阅学习,从制方用药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用于李东垣学术思想整理、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探讨其研究进展,为系统研究东垣制方和临证经验提供新资讯,并试图通过文献整理研究进一步探索发现东垣遣药组方和临床运用的新观点、新进展,以期达到丰富东垣学术内涵、传承其学术思想、提高用方和诊疗水平的目的.
作者:杨攀;袁振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下焦湿热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焦湿热型尿路感染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四妙散加味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0%,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下焦湿热型的尿路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卫平;黄敏;夏滨祥;董发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反成配伍方法是祖国医学大胆而独特的创举,是中医药哲学精华的完美体现.反成配伍并非简单地将性味相反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其蕴含着高深的科学原理和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在临床应用中,只有符合法度,尺度适宜,才可获效.通过研读前辈中医方剂配伍规律,试从阴阳、生克、升降、上下、散收、寒热、补泻、润燥、动静、刚柔十个方面探析中医方剂反成配伍合度规律.
作者:杨林森;万晓春;冯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筛选佳的活络效灵丹颗粒剂成型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以颗粒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及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确定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药粉与乳糖的比例为17:13,用95%乙醇溶液制颗粒.结论:确立活络效灵丹颗粒的成型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黄云枫;张彤;韩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南非有应用草药治病的悠久历史,是早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国家.针灸在南非深受百姓欢迎,中成药也在南非医药市场突显其需求量,以上皆表明中医药在南非面临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时机,促进中医药在南非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医药教育是中医在南非发展的基石.
作者:袁振仪;雷玉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究蜂房的历代应用沿革,分析其配伍规律,可为该品的临证运用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两汉至明清,不同历史阶段,蜂房发挥的功用及临床运用各有特点,体现在:两汉至唐代,本品多为攻毒疗疮之用,主治疮毒、瘰疬、痔瘘诸疾;至宋金元时期,在对该品攻毒疗疮认识的基础上,强调了蜂房祛风止痛,息风止痉功效的发挥,故此期蜂房的运用范围扩展至牙痛、风痫等病证;而至明清时期,论及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的功效,多宗“以毒攻毒”之说.从其临床应用来看,此期多是对宋金元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常用治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顽癣诸疾等.
作者:于鹰;平静;王均宁;张成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通过对55本历代方书的研究,共得出有咳嗽通治方剂记载的方书16本,对其进行统计,共统计得出38首方剂,方中出现的药物共有88味,其中出现次数在5次以上的有19味药物.对药物的分析显示,其中90%的药物都是温性或者平性,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归肺经.咳嗽通治方是以止咳化痰平喘药作为方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佐以散寒、补虚、收敛之法.
作者:张林;张彦;杨勇;白晶;吴晓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药配方颗粒剂又称中药免煎颗粒、中药颗粒饮片或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技术提取浓缩等工艺制成的单味颗粒,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常用作汤剂的代用品.中药配方颗粒主要供内服用药,也可外用,包装规格依据每一味中药的成人一日剂量确定.十余年来,中药配方颗粒从初只在几家中医院临床试用,已经走向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许多大型中医院的中药销售中,中药配方颗粒剂都超过了传统的中药饮片.
作者:闫润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三方对模拟失重大鼠腰椎骨的影响,比较其防治作用的异同.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吊组、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共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组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连续21d,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依次给予补肾方、健脾方和补肾健脾方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1天处杀各组大鼠,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L4椎体骨密度,L4椎体丽春红三色染色观察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悬吊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增高(P<0.01);与悬吊组相比,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升高(P<0.01,P<0.05),骨小梁分离度明显降低(P<0.01,P<0.05);较之补肾健脾组,补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厚度降低升高(P<0.05),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均明显降低(P<0.01),补肾组和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降低(P<0.05)、骨小梁分离度升高(P<0.05).结论: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三方均对模拟失重引起的骨丢失具有防护作用,以补肾健脾方作用为优.
作者:张林;范颖;陈文娜;李然;孙宏伟;马贤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黄连药对配伍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个月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STZ)30 mg/kg 2次的方法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和造模组65只,将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人参组、黄连人参三七组、黄连干姜人参组、黄连肉桂组,各给药组均经口灌胃给以相应中药混悬液,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蒸馏水,每日1次,共4w.4w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空腹血糖(FPG).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连人参三七组大鼠血清血糖显著降低(P<0.05),黄连人参组、黄连肉桂组血糖亦下降;黄连干姜人参组血糖无降低.结论:湿热气虚型的2型糖尿病不宜配伍温里的干姜、肉桂等温里药物,补气清热祛湿活血法当为现代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治法之一.
作者:丁娜;都广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通过介绍黄芪药材发酵中新活性物质、菌体自身、药材成分等药学方面的研究及黄芪发酵产物在增强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疲劳等多方面的药理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黄芪药材提供参考.
作者:徐荣芳;薛慧清;闫润红;李艳彦;郭羽;刘必旺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