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2011-2012年313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曹美华;于水清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耐药性
摘要:目的 探讨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谱的改变.方法 收集2011年至2012年不同科室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并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多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来源于痰及咽拭子,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比2011年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2年其耐药率大部分超过5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数量日趋增多,其耐药率逐年增高,耐药种类亦显著上升.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手术中右旋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中各项指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西省闻喜县人民医院近期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2例,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三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患者在实验开始时进行右旋美托咪定的输注,剂量0.5 μg/kg,输注时间不超过15 min,再进行0.25 μg/(kg· h)的右旋美托咪定的输注.实验2组的患者实验第一步同1组,15 min输注相同浓度的右旋美托咪定,再进行0.5μg/(kg·h)的输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右旋美托咪定,其他步骤同实验1组.实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 在麻醉过程中,实验1组和2组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睁眼时间1、2组均长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变化,1、2组较 对照组稳定,2组比1组更稳定.结论 腹部手术中,应用较大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丙泊酚、瑞芬大尼等其他药物的应用,同时随着输注的右旋美托咪定的剂量增加,睁眼时间延长,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增加.

    作者:贾瑞云;杨红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围术期护理路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0例,按照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比术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干预后比对照组干预后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有87.50%的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对照组为5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期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相关并发症,并有利于良好护惠关系的建立.

    作者:董和桂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手术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空心螺钉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县人民医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6例Jones骨折不愈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8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2例.结论 空心螺钉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固定可靠,愈合率高,是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国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PET/CT对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PET/CT在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31个病变,肿瘤大径为1.0~12.5 cm.其中15例为初治病例,6例为肝癌手术后复发.经过TACE联合RFA治疗后3周,对比CT和PET/CT检查的结果.如发现有肿瘤残留,在1周内对其再次行RFA治疗.结果 21例患者经一次TACE联合一次RFA治疗3周,经病变区域活检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发现19例有部分肿瘤残留,肿瘤残留大径为0.5~3.5 cm.CT增强扫描检查检出10例,检出率为52.6%;PET/CT检出有17例残留,检出率为89.5%.根据PET/CT检查结果,在1周内再次行RFA治疗,PET/CT检查发现16例患者肿瘤无残留,1例患者3周后复查PET/CT发现肝内病变未完全控制,行第3次RFA.结论 原发性肝癌经TACE联合RFA治疗后,PET/CT对判断肿瘤残留以及指导进一步RFA治疗较CT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蔡越飞;钟胜;冼重杨;谭小明;贾志斌;高中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梯形仿生骨植入手术治疗颈椎病52例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时仿生骨植入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52例颈椎后路双开门、梯形、纳艾康仿生骨植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左右手10 s握力实验、左右手平均握力实验及颈椎前凸度数等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得到改善,JOA评分平均改善率(84.4±9.2)%.左右手10 s握力、左右手平均握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前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颈部轴性疼痛VAS评分(2.1±1.1)分.影像学随访示椎管减压充分.结论 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成形术中应用纳米骨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作者:范富有;杨勇;卢中道;孙宜保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的护理及配合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及处理措施,以提高其检查成功率,减少患者不适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47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与超声造影医生密切配合,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成像质量高,检查结果满意,其中3例患者诉头晕、心慌,5例诉有便意,4例出现轻度的腹部不适及疼痛(其中2例伴头晕),2例患者出现较剧烈的腹部疼痛且伴头晕、心慌、恶心,休息30~ 120 min后不适均消失,安全离开检查室.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是一项较新且不良反应相对较传统输卵管造影少的检查方法,其操作成功与否,离不开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整个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的心理支持、知识宣教、熟练操作、密切观察是检查成功的前提.

    作者:祖倩丹;朱好辉;李丽娜;田青;程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危重冠心病搭桥术后氧合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观察危重冠心痛体外循环术后血氧指数的变化趋势,为早期无创干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316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监测体外循环术后各时间段血氧指数的变化趋势,对低氧血症患者无创上机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撤离呼吸机后血氧指数短暂升高,然后渐呈下降趋势,于12 ~48 h为无创上机高峰期,48 h后血氧进入稳定期.结论 危重冠心病患者撤离呼吸机后血氧指数呈下降趋势,能指导临床早期无创干预治疗.

    作者:赵健;程兆云;权晓强;赵子牛;赵小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导致晓期产后出血发生的病因是: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结论 加强对孕龄妇女宣教,避免多次人工流产手术;做好产前保健、产时第三产程的处理以及加强产褥期护理是防止期产后出血发生主要措施.

    作者:马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8h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康复组术后即进行足踝(被、主)动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和深呼吸训练以及梯度压力抗栓袜与压力抗栓泵辅助双侧小腿肌群收缩.术前和术后第7天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观察下肢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训练后,康复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有1例患者(3.57%)发生DVT,对照组有2例患者(6.67%)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下肢DVT形成.

    作者:郭光远;孙夫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渗口服补盐液加锌佐治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低渗口服补盐液加锌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婴幼儿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儿大便常规无异常,或偶见白细胞,大便培养均阴性.均给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口服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儿加用低渗口服补盐液(博叶)及锌治疗,对照组加用标准口服补盐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50例,显效25例,占50%,有效18例,占36%,无效7例,占14%,总有效率86%.对照组50例,显效15例,占30%,有效16例,占32%,无效19例,占38%,总有效率62%.治疗组在腹泻持续时间、排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211,P=0.0002).结论 口服补盐液是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腹泻脱水经济有效的方法,其能减少腹泻的严重程度,还能降低ORS的摄入量,提高其疗效.

    作者:唐静;陈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感染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感染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2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收集所有患者有关感染的详细数据,对患者的感染和感染细节特点进行描述.在调整相关的临床变量并设感染率为时间相关的协变量,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罹患感染及未患感染患者90 d内的临床结果.结果 53例(24%)患者发生了感染,其中大部分为单一部位感染.确诊感染的中位时间(第25、75百分位数)为3(1,6)d.常见的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感染部位为血液.与未患感染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通常合并症较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比较低,严重感染与90 d内病死率[HR:5.6;95%可信区间(CI):3.8~8.4]和死亡、心肌梗死率(HR:4.9;95%CI:3.4~7.1)显著升高相关.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感染的情况不常见,但与较差的90d内预后结果显著相关.需要早期明确高危患者并提供降低其感染风险的策略.

    作者:邓红胜;孙喜文;陈炎;朱秀龙;莫观海;张灿;邱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椎弓根手术治疗有神经症状的腰椎陈旧骨折与新鲜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有神经症状腰椎陈旧性骨折和新鲜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陈旧性腰椎骨折16例(A组)和新鲜腰椎骨折19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结果 新鲜骨折组骨折愈合率与陈旧骨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症状改善率:A组为94.74%,B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A组为(14.4±1.0)d,B组为(27.5±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122±13)min,B组(128±17)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A组(699±211)ml,B组(710±224)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新鲜腰椎骨折疗效要明显优于陈旧腰椎骨折.

    作者:刘君;刘兴邦;文俊;冯勇;杨述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4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手术前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给予细致的患肢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经随访10~24个月,患者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5个月.腕关节功能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29例,良10例,可3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手术前后正确的护理措施,能起到避免切口感染、防止肢体缺血坏死的作用.术后的康复指导可以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对骨折的愈合亦能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197例胃癌患者病理资料研究及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临床特点,为胃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197例,对其一般资料、病理分型、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60岁组占50.3%,是发病率高的年龄段.贲门癌、T3分期、淋巴结转移N1期、BorrmannⅡ型、低分化、腺癌分别在其所在分组中所占比例高.结论 胃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年轻胃癌患者较老年患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胃癌的早期诊断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曹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待产妇出现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接收的待产妇中,选择70例胎膜早破待产妇为观察组,69例胎膜无早破现象的待产妇为对照组,分别给予10 mg/粒的欣普贝生横放于其阴道后穹隆处,对比宫颈成熟状况.结果 两组待产妇在宫颈Bishop评分、用药至临盆时间、阴道自然分娩比率、新生儿状况及其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待产妇欣普贝生促其宫颈成熟的方式,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方式,临床可以采纳,但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加强监护工作.

    作者:谢晓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56例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结果 5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整体护理到位,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的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手术的成功、患者的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腕上桡动脉血液透析穿刺致假性动脉瘤的治疗回顾分析

    目的 探求血液透析直穿致腕上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的同时,大程度使用血液透析可用血管一期行动静脉内瘘,从而增加透析可用血管的储备,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 总结农垦中心医院对133例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经验并进行分析,找出手术佳方法与疗效的关系,除9例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瘤体破裂出血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急诊手术,其他均择期手术,106例切除瘤体同时行一期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成形术.结果 133例中9例瘤体破裂出血休克,急诊手术抢救患者生命,2例抢救无效死亡;106例并一期行内瘘成形术,占手术总数的79.7%;术后平均随访(16.0±0.5)个月,93例内瘘成熟后血流能满足血液透析需要,成功率为87.7%.结论 对血液透析直穿致腕上桡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不能满足于流体切除加血管重建,大部分患者切除瘤体同时可一期行内瘘成形术,能充分使用血液透析可用血管,成功率较高,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温国贤;黄军成;朱震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脓毒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脓毒症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将22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痰热清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7d,采用血细胞计数仪F-820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WBC计数和CRP,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II)评分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WBC计数、CRP水平及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WBC计数和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与常规组相比,痰热清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痰热清组较常规组APACHEII评分下降及ICU住院时间缩短更为显著(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够降低脓毒症患儿的炎症反应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及缩短ICU住院时间,具有一定治疗价值.

    作者:韩秀明;孙德胜;王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C-erbB-2、ER、P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法对54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标本进行C-erbB-2、ER、PR的检测,分析其表达率及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C-erbb-2及ER、PR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4%(20/54)、42.59% (23/54)、51.85% (28/54).C-erbB-2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尚不能认为与手术病理分期相关(P>0.05);PR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尚不能认为与其他各项相关;也尚不能认为ER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可能是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PR在癌组织中检测为阳性,常预后良好,而ER与预后无关.

    作者:罗燕艳;罗小婉;栾峰;郑树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每日首台择期手术患者中的管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晨间首台择期手术患者中的管理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接手术患者流程提前30 ~40 min接患者到手术室,观察组按改良后的护理模式,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复苏室进行手术患者无缝隙护理模式,由两名护士集中护理管理,并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等候手术期间的焦虑恐惧状态、安全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手术患者无缝隙护理模式,术期患者集中护理管理,并实施相应的人文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情绪反应,减轻其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增强安全感,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米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