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俊;裴妙荣;段晓军
目的:对米口袋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为米口袋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柱色谱法从米口袋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98谱库检索并与标准图谱进行比较,鉴定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137个峰,鉴定了其中8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9.325%.结论:米口袋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9,12-(Z,Z)-十八二烯酸乙酯(20.843%)、十六酸乙酯(19.324%)、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7.016%)、3,7,11,15-四甲基-1-十六烯-3-醇(5.430%)、9,12,15-(Z,Z,Z)-十八三烯酸乙酯(5.078%)等.
作者:韩毅丽;高黎明;魏太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为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选择空间.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遵循循证医学的理论,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总结起来.结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举世成就,尤其是全内窥镜作为微创脊柱外科的新技术更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相关的神经根病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微创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广阔的前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开放手术相比有着更大的优势.
作者:刘建雄;夏建龙;谢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正常健康生殖期妇女阴道内存在各种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其中以乳酸杆菌居多,乳酸杆菌是健康妇女阴道正常菌群中的优势菌,达80%~100%[1].由于妊娠期妇女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常常引起妊娠期妇女阴道内正常菌群有所改变,引起疾病的发生.
作者:冯素萍;荣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量表是否适合作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和判断疗效标准的量表.方法:对8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量表能够很好地反映CHC的中医辨证结果,且能对一些辨证不明的证型进行补充和参考.结论:积极开展CHC相关临床中医证候的调查研究,以期得出真正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CHC中医证型的分类情况,为CHC的中医证候标准构建信息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作者:陈文林;陆坚;李炜;李卓家;吴其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优选叶下珠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酚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叶下珠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D>B>A>C,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2D3即加10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该提取工艺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现性良好,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作者:冀德富;郭东艳;裴妙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桂林西瓜霜喷雾剂治疗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诊断为直肠炎的病例插入肛门镜用新洁尔灭消毒直肠腔,清除分泌物,暴露直肠溃疡面,将桂林西瓜霜喷雾剂直接喷入直肠溃疡黏膜上,边退肛门镜边喷药,直至齿线后退出肛门镜.结果:48例直肠炎病例经治疗后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97%.结论:桂林西瓜霜喷雾剂治疗直肠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且病人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余成栋;关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门金穴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痛经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定坤丹,每日2次,每次半丸,经前3d开始服用至月经结束后3d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于月经前3d至月经后3d针刺董氏奇穴门金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45 min,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近期、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门金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秘媛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人类线粒体DNA(mtDNA)为一长16 569 bp的双链闭环分子.线粒体是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的主要场所,由于真核细胞mtDNA与核基因组相比,分子量小,缺乏组蛋白保护,易受致癌物攻击,且其缺乏损伤修复系统,因此是致癌物的重要靶点.
作者:吴秋玲;周晓莉;刘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乙烯雌酚、诺氟沙星研磨成粉,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冲洗阴道后,将药粉放入阴道内.治疗组63例除用上述药物外,加入地塞米松1.5mg、硼酸粉0.5 g、蛇床子2g阴道给药,同时配合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两组均7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愈28例,有效22例,治愈率为56.0%,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治愈57例,有效6例,治愈率90.5%,总有效率为100%,两组病例治疗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天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抑郁发病率情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结合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本市多所医院妇产科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18份,顺产128例,剖宫产190例,其中顺产出现产后抑郁者45例,占35.16%;剖宫产出现产后抑郁者132例,占69.5%.结论:剖宫产比自然分娩更容易诱发产后抑郁;一般认为产后抑郁发生受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躯体因素、生物学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可通过做好健康宣教、孕妇及家属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加强支持系统等进行预防.
作者:张要珍;张延丽;卢明;焦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为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肌梗死(AMZ)之间的一组心绞痛综合征,常发生难防性心绞痛,约10%发生AMZ,并可引起心脏猝死.UA主要病理基础为不稳定斑块,其发病机制大多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有关,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献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妇得乐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得乐颗粒中的丹参、赤芍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丹参、赤芍;丹参酮ⅡA在0.039 μg~0.4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97.33%,RSD为1.6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卫青;李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机理和疗效.方法:5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格列本脲片、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糖方治疗.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改善血清炎症状态,是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贾亚俊;张慧林;贾俊丽;赵妍;何艳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托里消毒散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病例均采用托里消毒散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治愈63例,显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8%.结论:托里消毒散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毋桂花;南志勇;王利华;李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减低(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15 mg,1次/d,共治疗12w.以100 g馒头餐试验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12 w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可缓解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因子有关.
作者:张晋岳;乐忠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基本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6.6%;治疗组治疗后基本痊愈31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减轻致残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8万U、地基米松5mg和糜蛋白酶注射液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利咽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6.1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83%,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及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6%~10%,目前已成为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赵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党参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Grace Smart RP C18柱(250 nm×4.6 nm,5μm),以乙腈-0.1%醋酸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68 nm,柱温30℃.结果:党参样品HPLC指纹图谱可明确显示不同党参样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的RSD均小于3%,用党参炔苷作为参照物可确认党参样品中的活性成分.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且利用指纹图谱的整体性,可以对不同产地党参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并对质量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作者:刘晓芳;赵慧辉;刘养清;程若敏;刘小玉;王秀文;焦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中伸直型骨折55例,屈曲型骨折11例,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面骨折18例,均在持续牵引下行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后3个月后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43例,良28例,可11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该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汝专;赵华桥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