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25例(3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成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平均Harris评分40.7分(34 ~51分),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肢体短缩.所有患者术后半年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并行髋关节X线检查了解髋关节旋转中心及肢体长度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术后半年平均Harris评分94.7分(92~97分),与术前Harris评分运用SPSS13.0进行方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髋关节旋转中心及肢体短缩均获得满意恢复.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可取得较好的早期疗效.
作者:孙俊魁;王义生;王秀利;张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监测与护理要点.方法 126例胎膜早破孕妇住院后配合医生对其严密监测,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126例胎膜早破孕妇均无宫内感染发生,获健康婴儿.结论 严密的母儿监测、积极正确的治疗及护理可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崔惠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29例脑血管患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89例,出血性脑卒中40例,与50例健康人对照,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血浆Hcy水平及传统危险因素(血糖、血脂)等水平,分析Hcy及传统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 脑血管痛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缺血组与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脂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可能与传统危险因素协同作用促进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韩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27例),并随机选取正常健康者74例作为对照组.将降钙素原浓度、APACHEⅡ评分、并发症、痛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血清降钙素原浓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显著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P<0.05);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将降钙素原浓度与APACHEⅡ评分进行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③降钙素原浓度正常组、轻度升高组、明显升高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痛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判断预后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检测降钙素原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240例不同治疗方法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动剂(GnRHa)治疗的区别及各自的优势.方法 筛选子宫腺肌症患者400例,随机抽取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组80例、LNG-IUS治疗组80例及GnRHa治疗组80例.记录三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月经(经期、月经量)、痛经改变情况及对自身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改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三种治疗方法对月经的影响:小剂量米非司酮对经期影响较缓和,治疗经量过多,效果显著(P<0.05);LNG-IUS治疗中出现点滴出血,且出血时间长达3~6个月不等,出血量波动较大,总体效果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nRHa经期缩短明显,经量减少明显,治疗效果显著(P<0.05).三种治疗方法对痛经的影响:三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nRHa显效率高(P<0.05).LNG-IUS因有植入后点滴出血和环位的特异性,统计自觉痛经程度时患者表述不清,造成显效率可能下降,但总体显效率和有效率仍高于米非司酮治疗组.三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激素的影响:对患者雌激素的影响,三者影响中Gn-RHa影响大(P<0.05),小剂量米非司酮对雌激素影响较缓和,LNG-IUS影响小.对患者孕激素的影响,三者均现出明显下降,经统计学检验,GnRHa较其他两者下降显著.对患者ALT的影响,可见三者都有明显的上升,但是GnRHa上升显著(P<0.05),后经保肝治疗下降明显.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LNG-IUS系统及GnRHa对子宫腺肌症治疗均有效,在治疗效果上LNG-IUS系统及GnRHa效果更佳;在普及中LNG-IUS系统及GnRHa又各有缺陷,如LNG-IUS系统的不良反应、GnRHa对肝功能的影响和必须反向添加治疗等,需要进一步合理用药.
作者:甄小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胆结石患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分为两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组36例及传统开腹手术组32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和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和胆道镜组成功例数为31例,术后B超未见残余结石影,术中出血量(40.0±2.5)ml,手术时间(120±8)min,术后使用镇痛药者占12.9%,肠排气时间(11±4)h,切口感染率为3.2%,住院时间(6.1±1.3)d;开腹组术后4周后可见有2例有残余结石影,术中出血量(105.0±9.7) ml,手术时间(131±11)min,术后使用镇痛药者占83.9%,肠排气时间(23±6)h,切口感染率为25.8%,住院时间(15.3±3.4)d.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结石在与传统开腹手术时间相似的基础上,有出血量少、创伤小、切口感染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与依托咪酯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择期行无痛胃镜患者12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A组单用依托咪酯麻醉,B组联合应用地佐辛+依托咪酯.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依托咪酯用量、并发症、术中耐受程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依托咪酯的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术中耐受程度较佳.结论 地佐辛联合依托咪酯用于无痛胃镜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侯俊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职业紧张的现状,探讨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职业紧张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样法抽取两所三级甲等医院638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 -R)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职业任务,个体应对资源得分与开展优质护理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使护士的职业任务加重同时个体应对资源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应安排护理人员执行适度的职业任务,采取措施增强个人应对能力以降低职业紧张反应.
作者:张继娜;施学忠;张华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双鞘管人工脑脊液置换并尿激酶注入防治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 将36例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鞘管人工脑脊液置换并尿激酶注入法,对照组采用单针腰穿脑脊液置换,通过经颅脑多普勒(TCD)监测观察两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双鞘管人工脑脊液置换并尿激酶注入可显著改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脑血管痉挛.
作者:刘保国;何黎明;肖罡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纵隔气肿的发病机制,总结其诊疗方案.方法 对32例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行纵隔切开置管引流18例.结果 32例中治愈31例(96.9%),死亡1例(3.1%).结论 纵隔气肿可分为张力性和非张力性气肿两种.对于张力性纵膈气肿,在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的同时,要积极减压治疗,采取前上纵膈切开置管引流,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仵好金;李自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内外侧重建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1例成人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研究11例患者经过平均16个月的随访均骨性愈合,Jupiter评分优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82%.结论 采用内外侧重建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可获得较坚强的固定效果,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张永乐;王晓;王义生;张世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入院的孕产妇160例,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所有孕产妇均建立孕妇卡,孕妇均<30岁且无产科并发症史.对照组使用常规妇产科护理形式,分娩时不专门指定助产士,孕期全程无助产士护理.观察组使用助产士全程陪护和分娩时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的方法,其中包括产前孕期的健康教育,各种孕产相关技能课程,由孕妇专门指定陪伴自己分娩的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结果 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76%,观察组为92%.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孕期、产时的整体护理对产妇分娩有着重要的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与保证母婴安全、母婴健康息息相关,更能提高医院产科的总体服务质量.
作者:郭素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非特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了解与细菌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及细菌感染对微创经皮肾镜手术后发热、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2例肾结石患者中段尿培养结果,分析尿培养结果与性别、结石种类、肾积水、肾功能的关系,以及与微创经皮肾镜手术后发热、出血的关系.结果 1132例肾结石患者中尿培养阳性396例,占34.99%,其中革兰阴性菌294例,占74.24%,革兰阳性菌102例,占25.76%;尿培养结果与性别、结石种类、肾积水、肾功能等明显相关,按尿培养结果分尿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尿培养阳性组术后发热及出血的比率较阴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肾结石合并非特异性感染菌种分布广,细菌感染与性别、结石种类、肾积水、肾功能等临床因素有关,合并细菌感染的肾结石患者术后发热的并发症较非感染者明显升高.
作者:黄锦坤;吴开俊;罗金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滨州市人民医院31例进行急诊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特点及术中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31例患者中有25例溶拴治疗取得成功,再通率达到80.6%.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溶栓,在溶栓过程中,护士严密的观察和娴熟的护理技能是溶栓成功的重要保障,及对的溶栓治疗有效地提高了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王静;张翠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用纳米仿生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颈椎病患者采用纳米仿生骨颈椎椎间融合器和椎体支撑体治疗,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摘除减压仿生骨植入钛板内固定术.植入前根据临床症状行神经功能JOA评分.植入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定期复查,行JOA评分,X射线检查判断椎间融合率、椎体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等,并将手术前后情况比较分析.结果 28例患者随访≥3个月,植入后均未见过敏及不良反应,切口愈合均良好.植入后定期拍片复查,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未发现椎间高度丢失,颈椎曲度维持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等现象.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评分有显著提高,随访6个月者JOA评分由植入前(9.0±2.4)分增加到(14.8±3.1)分.结论 纳米仿生骨能有效恢复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高,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小伟;母心灵;张华;潘玉林;孟庆勇;李保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确立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肾脏大小及肾盂宽度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超声测量1375例孕17 ~40周正常胎儿肾脏的长径、前后径和肾盂分离宽度,直线回归分析胎肾长径、前后径与双顶径的相关性,并制定不同孕周肾盂宽度的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胎肾长径、前后径随孕周增长而增长,与双顶径呈直线相关(r=0.997,r=0.804,P<0.01).结论超声测量能提供胎儿肾脏长径、前后径,及肾盂宽度,可作为判断不同孕周胎儿发育的可靠指标,为临床评价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提供依据.
作者:许玉敏;韩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0例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术后拔牙创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对照组(术后拔牙创内不使用任何药物及材料),每组各100例,1周后随访观察.结果 研究组1例发生术后干槽症,发生率为1%,对照组发生12例,发生率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预防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有显著效果.
作者:薛法义;郑创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7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施行取石术,进行内镜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指导、术中配合及病情观察与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及并发症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结果 1045例成功实施取石,31例取石困难而放弃取石,取石成功率为97.1%.1例在手术结束时突然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经抢救治愈出院.1例出现肠穿孔,1例出现急性胆管炎,4例出现术后大出血,4例出现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均痊愈,无死亡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02%.结论 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与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廖桂芳;王波;熊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缺血性J波的电生理特征及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变化,为临床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128例STEMI患者,根据有无J波分为缺血性J波组及非J波组.另选11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电生理特征、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及相关性.结果 128例STEMI患者中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为29.7%;与非J波组相比,J波组STEMI超急期伴下壁及多部位梗死发生率高(P<0.05),STEMI超急期发生于右冠状动脉梗死的比率高(P<0.05),STEMI超急期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STEMI组血浆LP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J波组血浆LPA含量较非J波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STEMI超急期缺血性J波多见于右冠脉受累、下壁梗死的患者,易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STEMI超急期血浆LPA显著升高,伴缺血性J波患者LPA升高更明显.缺血性J波联合LPA可作为理想的电生理和生化标记物用于临床的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
作者:包卫方;孙朋波;李振光;于占彩;周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Gamma3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于湖北省中山医院骨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5例,分别行PFNA(PFNA组,23例)及Gamma3钉(Gamma3钉组,22例)治疗.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失血量度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患髋功能恢复良好.PFNA组与Gamma3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疗效优于Gamma3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曾舸;郑均华;万昌涛;郭亚洲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