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的护理探讨

王静;张翠英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滨州市人民医院31例进行急诊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特点及术中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31例患者中有25例溶拴治疗取得成功,再通率达到80.6%.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溶栓,在溶栓过程中,护士严密的观察和娴熟的护理技能是溶栓成功的重要保障,及对的溶栓治疗有效地提高了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骨肉瘤和良性骨肿瘤中PIM-3和p-STAT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PIM-3及p-STAT3蛋白表达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20例良性骨肿瘤组织中PIM-3及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60例骨肉瘤组织中PIM-3及p-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和51.7%;20例良性骨肿瘤中PIM-3及p-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和10.0%,骨肉瘤组织和良性骨肿瘤组织PIM-3及p-STAT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0及10.746,p<0.05).PIM-3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组织的Enneking分级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63,P<0.05);与骨肉瘤的分化程度、有无远端转移及病理分型均无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5.266、2.986及0.703).p-STAT3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Enneking分级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528及7.901,P<0.05);与骨肉瘤的Enneking分级及病理学分型均无关(X2 =7.901及3.695,p>0.05).二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yp =0.339,P<0.05).结论 PIM-3和p-STAT3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IM-3及p-STAT3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骨肉瘤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作者:杨锴;王亚莉;杨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丹心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心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92例,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丹心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心电图、心功能情况,血脂、血液流变学情况,总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丹心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丹心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简洪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滨州市人民医院31例进行急诊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特点及术中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31例患者中有25例溶拴治疗取得成功,再通率达到80.6%.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溶栓,在溶栓过程中,护士严密的观察和娴熟的护理技能是溶栓成功的重要保障,及对的溶栓治疗有效地提高了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王静;张翠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脑损伤MRI与1H MRS研究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脑损伤的MRI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的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3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血中胆碱酯酶活力分轻中重三组,分析患者脑组织MRI表现.结果 有机磷农药轻度组脑组织形态、信号未见异常.中度组有2例顶枕叶脑回肿胀,但MRS波形异常.重度组有6例双侧额顶枕叶弥漫性肿胀,灰白质分界模糊,呈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ADC值下降;4例双侧基底节、双侧额顶枕皮层长T1、长T2信号;1例仅累及脑干表现为脑干肿胀,弥漫性稍长T1稍长T2信号.1例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中重组MRS示NAA/Cr值下降、Cho/Cr值升高、NAA/Cho值明显下降.各组间NAA/Cr、Cho/Cr、NAA/Ch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可以反映有机磷脑损伤的程度.结论 MRI能发现有机磷中毒后脑白质及神经核团的变性、坏死和细胞毒性水肿.有机磷中毒脑损伤好发部位是双侧基底节,小脑、脑干很少受累.1H MRS可早于MRI常规序列检测脑损伤,能有效的评估有机磷农药中毒脑损伤程度.

    作者:李书鹏;张振华;王刘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肠梗阻并发Wernicke脑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肠梗阻治疗过程中并发Wernicke脑病的原因,提高护理人员对Wernicke脑病的认识,提出肠梗阻围术期预防和护理Wernicke脑病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肠梗阻发生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被忽视,出现神经症状时方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在治疗中未补充维生素B1.结果 4例患者中3例经补充维生素B1治疗后有不同程度好转,2个月后康复,1例患者拒绝检查,部分恢复.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肠梗阻长期禁食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Wemicke脑病的临床症状,及时补充维生素B1是提高肠梗阻患者并发Wernike脑病治疗的关键.

    作者:崔小松;李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舒缓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以缓解疼痛.结果 疼痛由剧烈转变为轻度25例,由中度疼痛转变为轻度疼痛20例,由疼痛转变为无痛23例.结论 护理人员提高疼痛评估能力和护理干预水平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痛变性疼痛.

    作者:张俐;马建新;杨贤琼;李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检查的情况.结果 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检查,有助于胆总管梗阻原因的确诊,必要时可取活检,指导取石,有效预防残余结石发生率,避免患者因结石残留长期带“T”管生活的不便,及再次手术取石或胆道镜取石的痛苦.结论 纤维胆道镜是目前诊疗肝内外胆道疾病比较理想方法,解决手术中观察肝内外胆道腔内变化及活检问题,并降低了残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旭;潘振龙;王连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7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施行取石术,进行内镜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指导、术中配合及病情观察与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及并发症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结果 1045例成功实施取石,31例取石困难而放弃取石,取石成功率为97.1%.1例在手术结束时突然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经抢救治愈出院.1例出现肠穿孔,1例出现急性胆管炎,4例出现术后大出血,4例出现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均痊愈,无死亡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02%.结论 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与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廖桂芳;王波;熊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双重建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 探讨内外侧重建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1例成人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研究11例患者经过平均16个月的随访均骨性愈合,Jupiter评分优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82%.结论 采用内外侧重建钛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可获得较坚强的固定效果,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张永乐;王晓;王义生;张世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室颤动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发生心室颤动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650例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发生心室颤动5例,立即给予心电监护、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及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结果 5例患者经及时抢救均获成功.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护士密切监测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状动脉压的变化,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及时准确的采取抢救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杰;张晓丽;王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心脏再同步治疗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的护理

    心脏再同步治疗转复除颤器(CRT-D)植入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其不但具有常规的起搏功能,而且可协调左右心室同步收缩,增加心脏排血量,改善心功能.还可以动态监测心功能及心律变化并自动报警.如果发生室速、室颤,可通过超速抑制和体内放电功能将失常心律转复为正常心律.心脏再同步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和防止心脏猝死,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秦小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配合要点,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更好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07年7月至2011年8月41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通过施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并发症观察等综合护理,总结围术期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医护配合良好,手术均获得圆满成功,无一例出现严重护理差错及并发症,医生满意,患者满意,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及术后周密护理是腔镜甲状腺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永峰;蔡米丽;石涛;王剑文;唐世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促进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

    目的 观察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用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局部用药110例为观察组,自然修复110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能够减少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缩短愈合时间,预防宫颈术后并发症,从而促进术后创面愈合.

    作者:孙会艳;潘静;张兰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27例),并随机选取正常健康者74例作为对照组.将降钙素原浓度、APACHEⅡ评分、并发症、痛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血清降钙素原浓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显著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P<0.05);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将降钙素原浓度与APACHEⅡ评分进行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③降钙素原浓度正常组、轻度升高组、明显升高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痛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判断预后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检测降钙素原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术中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术中发生并发症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术中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出血和脏器损伤,轻柔准确的操作、合理的淋巴结清扫策略是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基础.结论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腹腔镜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涛;徐钧;张瑞;陈海云;郭勤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入院的孕产妇160例,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所有孕产妇均建立孕妇卡,孕妇均<30岁且无产科并发症史.对照组使用常规妇产科护理形式,分娩时不专门指定助产士,孕期全程无助产士护理.观察组使用助产士全程陪护和分娩时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的方法,其中包括产前孕期的健康教育,各种孕产相关技能课程,由孕妇专门指定陪伴自己分娩的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结果 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76%,观察组为92%.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孕期、产时的整体护理对产妇分娩有着重要的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与保证母婴安全、母婴健康息息相关,更能提高医院产科的总体服务质量.

    作者:郭素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监测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监测与护理要点.方法 126例胎膜早破孕妇住院后配合医生对其严密监测,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126例胎膜早破孕妇均无宫内感染发生,获健康婴儿.结论 严密的母儿监测、积极正确的治疗及护理可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崔惠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疗效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25例(3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成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平均Harris评分40.7分(34 ~51分),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肢体短缩.所有患者术后半年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并行髋关节X线检查了解髋关节旋转中心及肢体长度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术后半年平均Harris评分94.7分(92~97分),与术前Harris评分运用SPSS13.0进行方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髋关节旋转中心及肢体短缩均获得满意恢复.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可取得较好的早期疗效.

    作者:孙俊魁;王义生;王秀利;张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清细胞因子在支气管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支气管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三者间关系.方法 选择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96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IL-12、TNF-α和hs-CRP的表达水平,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血清IL-12、TNF-α和hs-CRP进行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12、TNF-a和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不同病情患者血清中IL-12、TNF-α和hs-CRP的表达水平不同,病情重组三者的表达明显高于病情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IL-12与TNF-α(r =0.41,P<0.05)、IL-12和hs-CRP(r=0.42,P <0.05),TNF-α和hs-CRP(r =0.44,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IL-12、TNF-α和hs-CRP对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病情越重,三者血清中的水平越高.早期联合检测血清IL-12、TNF-α和hs-CRP的水平可能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丘岗;张华茹;翟展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DN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社区DN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6个月,分析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各检验指标变化,评定综合护理干预对D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DN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各检验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DN患者的各检验指标,明显提高DN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鹏;陈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