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许长宝;王晓甫;秦亮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是指颅底大动脉一支或多支由于动脉壁平滑肌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的管腔狭窄,是SAH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70%[1],常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
作者:宫凤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 25例患者采用电切镜监视下耻骨上经膀胱小切口取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方法治疗.结果 取石耗时约8~15 min,膀胱黏膜无损伤及出血,无膀胱穿孔.1例患者少量残余小结石经冲洗器冲出.电切过程顺利,无水中毒发生.所有患者术后排尿通畅,大尿流率>15 ml/s.1例病人术后1个月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2次治愈.结论 电切镜监视下耻骨上经膀胱小切口取石联合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青江;杨红伟;晋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肝性脑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 HM)是多种肝脏疾病致门静脉高压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自然形成的广泛的自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分流术后出现的以脊髓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是肝脏疾病所致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以下脊髓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本病发病率低,医生普遍认识不足,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3例肝性脑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曾艳丽;李利安;杜伟;卜玉杰;李少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临床实践体会.方法 按照儿科学ABCDE复苏方案,对56例轻、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复苏.结果 复苏成功率为98.21%(55/56).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要熟练掌握技术要领,争分夺秒,医护密切配合.
作者:王燕;刘强;于明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十二指肠镜对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对185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结果 185例均顺利治愈,除1例合并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出血(药物止血后,血止)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能阻断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优于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杨晓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LP(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D-二聚体,采用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胶乳凝集反应法检测脂蛋白LP(a).分别测定了67例脑梗死患者和41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三项指标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D-二聚体(1.4±0.8)mg/L,纤维蛋白原(FIB)(3.9±0.6)g/L,LP(a)(472±51)mg/L.三者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联合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的含量变化,可作为预防性治疗的重要客观指标,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焦淑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腹胀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186例腹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腹胀新生儿经过病因分析,及时准确的对因治疗,痊愈144例,好转26例,死亡11例,放弃治疗5例.结论 新生儿腹胀患儿早期查找病因并及时进行对因治疗是临床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谭心海;张连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1].但大多选择在月经后3~7 d放置,随着人工流产技术的提高,不全流产的发生率随之下降,选择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医生、患者逐渐增多.吉妮IUD是一种全新设计的含铜无支架、固定式节育器,更适于人工流产后放置,且不受宫口松弛、宫腔宽大的影响[2].
作者:杨雪萍;李秀兰;杨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腹腔镜手术的人工气腹可使患者难以忍受.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在气管内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随着基层妇科腔镜的开展,急需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的麻醉方法.本研究旨在比较气管内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复合浅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左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hith effusiom,OME)是引起婴幼儿听力障碍常见原因之一.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当急性OME未得到及时而恰当的治疗时,可能转化为慢性OME而迁延不愈.为探讨鼓膜切开加置管,对中耳功能的影响,我院自2008年应用耳内镜系统进行了31例(38耳)的临床观察,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高寸雅;李玉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佳方法与时机.方法 24例泌尿生殖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亚甲蓝试验、妇科检查等确诊.除2例因留置导尿管后瘘口自行闭合,1例因肿瘤复发未行手术外,21例均在尿瘘发生后3~18个月行修补术,其中8 例经阴道途径,13 例经膀胱途径行修补术.结果 21例手术修补成功19例(90.5%),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无并发症,复发2例(9.5%),其中1例6个月后再次修补术成功.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瘘管的性质以及术者经验来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路径,可提高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修复效果.
作者:刘旭;许长宝;王晓甫;秦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自1996年以来,我们实施输精管复通术19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2例,年龄25~56岁,平均(31±15)岁.全部行单侧吻合复通,其中左侧120例,右侧72例.输精管结扎至要求复通时间1~9年,平均4.64年.均持县(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证明.所有患者手术前体格检查正常,睾丸体积15~24 ml,输精管结节无明显压痛,附睾无肿大和硬块,精液常规无精子.
作者:堵怀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与阴道清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胺法对1961例在皮肤病性病门诊就诊的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BV及阴道清洁度检测.结果 BV总阳性率为15.2%,其中阴道清洁度Ⅲ~Ⅳ度者BV阳性率为22.5%,明显高于阴道清洁度为I~Ⅱ度者(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与阴道清洁度有密切关系,我们建议应把BV检测列入皮肤病性病门诊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朱学英;黄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30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淤滞、高凝状态及静脉壁损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安全可靠、且无创伤,使用尿激酶或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需早期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
作者:李慧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锚钉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修复中应用.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我科采用骨锚钉对1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进行修复.结果 16例患者随访4~18个月.平均11个月.膝关节功能良好,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X线复查未见锚钉松动及脱落.结论 锚钉在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焦洪新;张杰;李晓苏;徐宏扣;冯齐德;杨正亮;金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与脑钠尿肽(BN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40例非冠脉狭窄患者做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清晨抽取2 ml空腹肘静脉血,用免疫放射方法(IMRA)测量BNP值.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组的平均血浆BNP值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三支病变组的平均血浆BNP值明显高于两支、单支病变组(P均<0.05).结论 BNP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血浆标志物.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9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结果 3年后总有效率为83.79%.结论 系统治疗和患者良好的配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丁虹;尚君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AD)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男性26例(81.2%)为主,可经螺旋CT及MRI确诊.24例(75%)有明确高血压,28例(87.5%)有剧烈胸背、腰背等处疼痛,其中大多数(66.4%)为胸背部疼痛.Stanford分型:A型10例(31.2%),B型22例(68.7%),初期误诊11例(34.3%).结论 本组患者以男性、高血压、病变仅累及降主动脉相对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而综合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技术可帮助早期确诊.
作者:窦庆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4例川崎病患儿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单剂1 g/kg优于400 mg/(kg·d)和单剂2 g/kg.结论 单次应用1 g/kg IVIG治疗KD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又可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小儿尿道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5例尿道狭窄患儿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行钬激光狭窄切开及瘢痕切除,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4例患儿一次治愈,仅1例因狭窄段过长复发,经再次在输尿管镜直视下用钬激光切除治愈.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钬激光狭窄部内切开术是治疗小儿尿道狭窄安全高效的方法之一,对狭窄段越短的患儿疗效越好.
作者:秦亮;何朝宏;刘旭;李晶磊;马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