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淑静
目的 观察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9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结果 3年后总有效率为83.79%.结论 系统治疗和患者良好的配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丁虹;尚君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发生率、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1年至2009年收治的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24例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阑尾炎13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5例,急性胰腺炎5例,急性阑尾炎合并急性胆囊炎、胆石症1例.手术治疗17例,保守治疗7例.24例中先兆早产1例,早产2例,死胎2例,先兆流产2例,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 应加强对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认识,早期准确诊断.对妊娠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嵌顿、胆源性胰腺炎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而对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周永慧;孙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瘢痕子宫妊娠也随之增多,由于剖宫产术后出现的腹盆腔粘连、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1]手术并发症或后遗症对妇女的健康危害很大,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就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5例剖宫产术后盆腹腔严重粘连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贾后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佳方法与时机.方法 24例泌尿生殖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亚甲蓝试验、妇科检查等确诊.除2例因留置导尿管后瘘口自行闭合,1例因肿瘤复发未行手术外,21例均在尿瘘发生后3~18个月行修补术,其中8 例经阴道途径,13 例经膀胱途径行修补术.结果 21例手术修补成功19例(90.5%),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无并发症,复发2例(9.5%),其中1例6个月后再次修补术成功.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瘘管的性质以及术者经验来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路径,可提高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修复效果.
作者:刘旭;许长宝;王晓甫;秦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锚钉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修复中应用.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我科采用骨锚钉对1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进行修复.结果 16例患者随访4~18个月.平均11个月.膝关节功能良好,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X线复查未见锚钉松动及脱落.结论 锚钉在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焦洪新;张杰;李晓苏;徐宏扣;冯齐德;杨正亮;金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肝性脑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 HM)是多种肝脏疾病致门静脉高压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自然形成的广泛的自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分流术后出现的以脊髓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是肝脏疾病所致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以下脊髓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本病发病率低,医生普遍认识不足,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3例肝性脑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曾艳丽;李利安;杜伟;卜玉杰;李少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间隙网塞修补腹股沟疝的改良手术修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间隙网塞修补腹股沟疝的改良手术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伤口舒适度,随诊复发情况等.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50 min,术后第2天下床,无术后尿潴留,术后住院时间3~5 d,随访半年无复发的情况,伤口无不适.结论 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间隙网塞修补腹股沟疝的改良手术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改良的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作者:魏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对比内科保守治疗与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的结果.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的48例确诊的急性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组20例中的17例存活,3例死亡,10例随访仍存活;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组28例全部存活,22例随访仍存活.结论 主动脉夹层早期有效的EVAR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杨奎;陈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克林霉素的广泛应用,使其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明显上升,而临床上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用克林霉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屡见不鲜.我们对临床分离的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采用D-试验进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产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续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二尖瓣环位移(TMAD) 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尿毒症患者55例,对照组30例,分别常规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保存心尖四腔观、两腔观图像,供脱机分析.TMAD测量二尖瓣环4个位点的收缩期大位移(Ds)及大位移达峰时间(T).结果 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尿毒症患者分为LVEF正常组(≥50%)和LVEF降低组(<50%):①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LVEF降低组患者LVEDD、LVEDV显著增大(P<0.05),LVEF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LVEF降低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平均收缩期大位移Ds显著下降(P<0.05),而尿毒症LVEF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LVEF正常组与LVEF降低组患者大位移达峰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尿毒症LVEF正常组与LVEF降低组大位移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MAD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大位移达峰时间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红丽;秦石成;张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膀胱阴道瘘患者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和手术入路.方法 对21例膀胱阴道瘘患者行膀胱镜及阴道镜检查和膀胱内灌注亚甲蓝试验或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CTU)确诊.经阴道修补术5例,经腹修补13例,余3例行经腹联合经阴道修补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6年,19例顺利恢复,术前肾积水者肾功能恢复,再无复发,2例仍有少量漏尿,未再行治疗.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痿管的性质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可提高膀胱阴道瘘外科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田太明;杨锦建;贾占奎;黄镇;胡保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与阴道清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胺法对1961例在皮肤病性病门诊就诊的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BV及阴道清洁度检测.结果 BV总阳性率为15.2%,其中阴道清洁度Ⅲ~Ⅳ度者BV阳性率为22.5%,明显高于阴道清洁度为I~Ⅱ度者(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与阴道清洁度有密切关系,我们建议应把BV检测列入皮肤病性病门诊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朱学英;黄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定疗效:本组病例恢复良好9例(21.4%),轻度残疾16例(38%),重度残疾12例(28.6%),植物生存3例(7%),死亡2例(4.8%).结论 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改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郭宁原;张鹏飞;徐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是指颅底大动脉一支或多支由于动脉壁平滑肌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的管腔狭窄,是SAH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70%[1],常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
作者:宫凤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30例)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30例),分别比较止血起效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垂体后叶素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继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儿童反复腹痛(RAP)的适宜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将129例反复腹痛患儿全部做14C呼气试验,将HP阳性的71例反复腹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用标准三联,治疗组(37例)用新三联.疗程结束10 d后检查HP清除率,统计临床腹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HP根除率对照组为73.50%,治疗组为9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症状比较,对照组为70.59%,治疗组为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为17.60%,治疗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4C呼气试验是RAP患儿HP检查的适宜方法之一,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反复腹痛,在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各型白血病及肿瘤,对青霉素类、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过敏及外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后,征求个人意见可给予新三联治疗.
作者:张德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LP(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D-二聚体,采用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胶乳凝集反应法检测脂蛋白LP(a).分别测定了67例脑梗死患者和41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三项指标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D-二聚体(1.4±0.8)mg/L,纤维蛋白原(FIB)(3.9±0.6)g/L,LP(a)(472±51)mg/L.三者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联合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的含量变化,可作为预防性治疗的重要客观指标,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焦淑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正常食管黏膜应为鳞状上皮,在胃食管结合部与胃的柱状上皮黏膜相连,二者连接处即所谓的齿状线或Z线.一般来说,在两种情况下食管的鳞状上皮间可以有柱状上皮的存在,其一为Barrett食管的形成;另一为食管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HGM).前者被认为与长期的胃食管反流有关,而食管胃黏膜异位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杜正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剖宫产手术大多为急诊手术,加之平卧位后腹部压力大,常压迫下腔静脉致仰卧位综合征,这就要求麻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好,而且要求对母婴影响小[1].我院于2002年始应用3%盐酸氯普鲁卡因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剖宫产术,现将麻醉效果报道如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刚;王晓芳;任金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自1996年以来,我们实施输精管复通术19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2例,年龄25~56岁,平均(31±15)岁.全部行单侧吻合复通,其中左侧120例,右侧72例.输精管结扎至要求复通时间1~9年,平均4.64年.均持县(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证明.所有患者手术前体格检查正常,睾丸体积15~24 ml,输精管结节无明显压痛,附睾无肿大和硬块,精液常规无精子.
作者:堵怀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