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娥
1 病例报告例1:女,37岁.孕4次,剖宫产2次,人流1次,1990年足月妊娠剖宫产1女,1992年再次足月妊娠剖宫产1男,均健康.
作者:吴立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近年来将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原因是他们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不稳定、破裂、血栓形成,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所以,临床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应高度重视,积极干预.本文观察56例患者,其中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作者:宋三军;张素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进食高脂、高蛋白、高糖食品较多,肥胖人群比例上升,患糖尿病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年龄也逐渐年轻化,给患者的生活及家庭带来诸多不便,并且如果血糖控制不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胡向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美国和欧洲仅次于肺癌.现代手术和放疗仅对局限于乳腺范围内的肿瘤疗效较好,然而大多数乳癌在被发现时已有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病死率高达50%,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足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郭章留;蔡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病变部位主要局限于左心室乳突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超声心动图和(或)MRI诊断为AHCM患者31例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心动图对AHCM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新燕;门永忠;李金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很多,近年来患者的整体预后也得到明显改善,但疗效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在治疗的各种方法中疗效不一,且无一种方法能单独适用于所有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对肝癌的治疗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乃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累及范围和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X线表现.结果 点片状的不规则的钡斑影30例,针刺状龛影30例,锯齿样龛影19例,不规则的多发的充盈缺损影12例,铅管征4例,直肠后壁和骶骨前方的间隙增宽3例.结论 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能很好地显示结肠黏膜的小溃疡和累及的范围,能对溃疡性结肠炎准确诊断,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吕贻民;郭素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确保乳腺癌病人手术安全.方法 通过手术期对病人舒适的护理.手术体位的护理,电刀的正确使用,无瘤技术的应用,对引流管的处理等确保乳腺癌病人手术安全.结果 所实施的手术病人无一例有护理并发症,目前无一例发生切口转移.结论 本护理配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二英;李怀娟;张晓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05例(其中3例未进入疗效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成A、B两组,A组55例,给予稳心颗粒,每次1袋(9 g),1日3次,同时给予坎地沙坦8 mg/d;B组50例,给予普罗帕酮片剂,每次150mg,每日3次.随访12个月.结果 A组1~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75.5%,4~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73.6%,7~12个月的总有效率为71.7%;B组在上述各期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4.9%,38.8%,32.7%.结论 稳心颗粒与坎地沙坦联用有较好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
作者:曾显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思密达及微生态制剂对婴幼儿腹泻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患儿进行随机抽样分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给予补液、纠正脱水、纠酸、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迭、乳酸菌素口服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疗效满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51.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思密达、乳酸菌素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具有费用低、无毒副作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李留栓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在于术宙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增加氧供与减少氧耗,维持机体的氧供需平衡,从而达到安全度过围术期的目的.
作者:卢锡华;王根生;任柏林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综合征.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UA预后差,住院病死率3%~5%,发生心肌梗死者8%~10%,第1年病死率8%,对于UA患者,能否得到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UA患者30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吴成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与各自单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 收集83例2型糖尿病早期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三组在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且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的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
作者:朱俊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以达到患者及家属的满意,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反复发作,延长远期存活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医护合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医护合作式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使1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该病基本知识及疾病预防技巧的掌握率达到94.5%以上.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医护合作进行此项工作对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提高康复率,降低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史翠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引起各器官、血管组织的慢性进行性微血管病变.其中DM肾病(DN)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晨尿微量蛋白(MA)浓度,以讨论MA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休克的病因及预后.方法 对76例新生儿休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室息是引起新生儿休克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感染性和低血容量性休克.76例患几中死亡45例,均为中重度休克患儿.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是预防休克的关键措施,早期诊断和及时呼吸支持是降低新生儿休克的主要方法.
作者:张素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透析用水的质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纵断研究的方法,对在我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以上,经历整改前(2003年至2005年7月)后(2005年8月至2007年)透析用水的质量对他们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比较病人的透析感觉(舒适度),恶心、呕吐、血压、贫血、并发症等变化.结果 整改前病人透析舒适度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占28%,血红蛋白Hb≤8 g/L,肌肉痉挛时有发生.整改后,透析舒适,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8%,Hb≥9.2 g/L,整改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析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透析质量,只有严格无菌操作,定期生物学监测,定期消毒和更换各种水处理的管道和设施,确保透析用水的安全,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巧玲;常淑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开腹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40例开腹射频消融患者的术前健康教育,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在开腹全麻下完成治疗,除1例发生电极板皮肤烫伤,1例并发胸腔积液感染外,余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围术期护理对于病人顺利恢复和并发症早期发现及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上升明显,已达城市居民死亡病因的第1位,农村居民死亡病因的第3位.
作者:冯文娜;邹明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比较LAVH 80例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lAH)8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术后镇痛用药率10.1%,肛门排气时间(23±8)h、术后住院日(5.3±1.3)d、术后病率10.48%;TAH组术后镇痛用药率92.82%,肛门排气时间(42±13)h、术后住院目(8.4±1.5)d、术后病率45.52%.两组相比,术后镇痛用药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AVH组优于TAH组,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术式.
作者:杨青娥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