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梅
目的 解决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术中寻找疝囊、鞘膜囊困难,减少医源性损伤,并满足切口美容的要求.方法 对182例小儿完全性腹股沟斜疝及46例鞘膜积液取阴囊根部隐切口手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提示隐切口手术简单、易行、美观,值得推广.
作者:谷松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简易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利用血泵、血滤器和配置的置换液等进行床旁血液滤过.结果 20例患者血滤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7例(占35%),有所恢复的患者8例(占40%),无好转者5例(占25%),总有效率75%.结论 简易床旁血液滤过对于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海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入住ICU患者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15%,多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和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结论 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赵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NVB联合DDP化疗3周期白细胞下降规律,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治疗及小刺量G-CSF进行干预后情况.方法 第1周期第1、8天使用NVB 25 mg/m2,第2~4 天用DDP 30 mg/m2,粒细胞减少后予G-CSF150μg治疗,第2、3周期第1~5 天用NVB,第2周期粒细胞减少后予G-CSF150 μg治疗,粒细胞缺乏、粒细胞减少者第3周期化疗结束后48 h即予G-CSF 75μg干预.结果 NVB、DDP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长,强度高,常需延期化疗,5天给药法配合小剂量G-CSF干预能综合粒细胞缺乏时间,降低相关发热以及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结论 NVB第1、5天给药+小剂量G-CSF干预对粒细胞缺乏更为有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卓明;苏贞栋;杨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诊疗方法.方法 对6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鼻前庭囊肿切除,切缘微波凝固治疗,术后用涂有红霉素眼膏的明胶海绵压迫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曹银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病程在15~40 d,首次在社区接受脑梗死偏瘫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时间为6个月,每日1次,由家属帮助训练.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 无论康复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肢体瘫痪均有恢复,说明在6个月内基础治疗都有一定帮助.但两组相比对照组疗效不如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康复对防止脑血管病的继发性障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生活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王黎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透析室历年新进护理人员的阶段性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熟练掌握透析室的各项操作技术和专业护理,为病人服务.方法 对护理部调配到透析室的18名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每周5次,每次2小时)的分阶段、有计划、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培训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结果 18名新进护士中,在3个月后的理论与操作考核中,成绩优秀的有14名,2名良好,均能在透析室独立上岗,其余2名不合格.结论 对透析室新进护士进行护理操作与技能阶段性培训,能使其迅速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病人的治疗护理,综合技能大大提高.尤其有临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比新毕业的护校学生更容易掌握透析室的护理操作.
作者:程巧玲;常淑莹;常雯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晴尔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共72例,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晴尔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其余治疗两组相同,疗程14 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晴尔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朱涛;陆相萍;张永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损伤,临床特点为伴随疾病多见、复杂,常合并有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1].非手术治疗因需要长期卧床,易导致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应用钛合金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84例,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凌云;余莉;严晓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妇科腹腔内出血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的病因有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所致内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一旦贻误诊治,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回顾我院近期收治的128例腹腔内出血病例,并探讨其发病因素,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王玉萍;任太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加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72例,观察组82例,应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顿服.对照组90例,应用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顿服.观察两组治疗1年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1年内脑梗死再发率(6.1%)与对照组(2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RP、TC、TG和LDL-C水平治疗后均下降,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作者:朱宝霞;王维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安全性及目标剂量.方法 常规利尿剂,必要时应用地高辛.在此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CHF.依那普利起始剂量2.5 mg,1 次/d,一般每3~7 d剂量加倍,直至目标剂量(10 mg,2 次/d)或大耐受量(2.5 mg~10 mg,2 次/d),平均每天13.58±5.9 mg.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25 mg,2 次/d,每2~3天增加3.125~6.25 mg,2 次/d,直至大耐受量(12.5~87.5 mg,2 次/d),平均每天61.33±10.47 mg.两药均达大耐受量,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53例CHF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6%,显效率32.1%;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一例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CHF安全、有效,其目标剂量尚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张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恢复良好生活能够自理86例,遗留一定神经功能障碍生活需要照顾6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29例,手术死亡率为15.9%.结论 早期及时手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孙二平;刘红章;周伟;田艳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折后病人血清酶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集骨折后即入住我院的病人血清标本,进行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四种酶学的检测.结果 745例骨折患者中血清酶阳性率CK-MB>CK>ALP>LDH.结论 血清酶的检测对骨折后体内情况的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作者:罗晓璐;卢惠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施行30例唇裂、腭裂修复术,现将麻醉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聚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钻孔并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TEDH)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钻孔并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临床症完全消失28例(87.5%);好转4例(12.5%),其中术后一侧肢体轻度瘫痪(肌力约3~4级)2例,癫痫1例,头痛、头晕1例.4例好转患者术前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结论 钻孔并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费用低,虽不能完全代替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但实为治疗部分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郑医;关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外斜视V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外斜视V征患者并手术矫正,对手术前后眼位、眼球运动、双眼单视及代偿头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眼位正位者63例(93%),V征消失者66例(97%),其中11例患者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16%).结论 下斜肌功能过强是外斜视V征发病的主要原因,矫正外斜视V征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是下斜肌减弱术和外斜视矫正术.
作者:刘爱琴;郭素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左氧氟沙星静滴,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咳嗽及痰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
作者:李广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脑大面积梗死常压迫第四脑室及脑干引起急性脑积水;由于颅内压急骤升高,可形成枕骨大孔疝,预后极差[1].2004年至2006年,我们收治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17例,对其中16例采用锥颅侧脑室体外引流治疗(另1例由于高龄,昏迷时间长,家属拒绝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润生;高文俊;庞艳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其中以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出现脊髓神经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为主者,称为脊髓型脊椎病,也是严重的一种颈椎病,多需手术解除压迫,恢复脊髓功能[1].
作者:赵辉;张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