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2例

孙二平;刘红章;周伟;田艳龙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恢复良好生活能够自理86例,遗留一定神经功能障碍生活需要照顾6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29例,手术死亡率为15.9%.结论 早期及时手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指的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的一类疾病.中老年脑供血不足常见的原因有椎基底动脉、头颅内主要动脉的狭窄及血管痉挛、血压改变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致微循环血液淤滞等因素引起[1].

    作者:兰丙欣;王越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28例妇科腹腔内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妇科腹腔内出血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的病因有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所致内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一旦贻误诊治,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回顾我院近期收治的128例腹腔内出血病例,并探讨其发病因素,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王玉萍;任太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

    我院于2002年10月至2006年8月,采用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玉卿;李天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2例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恢复良好生活能够自理86例,遗留一定神经功能障碍生活需要照顾6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29例,手术死亡率为15.9%.结论 早期及时手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孙二平;刘红章;周伟;田艳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简易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

    目的 观察简易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利用血泵、血滤器和配置的置换液等进行床旁血液滤过.结果 20例患者血滤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7例(占35%),有所恢复的患者8例(占40%),无好转者5例(占25%),总有效率75%.结论 简易床旁血液滤过对于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海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阴囊根部隐切口术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目的 解决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术中寻找疝囊、鞘膜囊困难,减少医源性损伤,并满足切口美容的要求.方法 对182例小儿完全性腹股沟斜疝及46例鞘膜积液取阴囊根部隐切口手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提示隐切口手术简单、易行、美观,值得推广.

    作者:谷松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外感热病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达菲组30例及病毒唑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静滴,每日1次;达菲组口服达菲片75 mg,每日2次;病毒唑组予病毒唑注谢液100~500 mg静滴,每日1次.合并有细菌感染者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达菲组及病毒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9%、83.33%及53.33%.治疗组与达菲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病毒唑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具有退热快、疗效好、价格低廉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宏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晴尔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晴尔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共72例,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晴尔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其余治疗两组相同,疗程14 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晴尔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朱涛;陆相萍;张永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观察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资料.结果 中间综合征发生于急性有机磷中毒后12~102 h,发生率为4.81%,其特点是屈颈肌、肢体近端肌、部分颅脑神经支配肌和呼吸肌无力以至麻痹.发生呼吸肌麻痹时需立即机械通气.结论 中间综合征应重点观察肌力的改变,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综合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作者:赵玉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胸腔积液临床较为常见,以结核性及癌性胸水为常见,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提高,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更为重要,而临床上病理资料往往难以获得,根据症状又很难鉴别.我们对收治的11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值进行分析,以探讨ADA在诊断和鉴别结核性及癌性胸水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少兵;孙可勋;李守银;雷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钛合金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损伤,临床特点为伴随疾病多见、复杂,常合并有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1].非手术治疗因需要长期卧床,易导致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应用钛合金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84例,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凌云;余莉;严晓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无症状与有症状胃癌的胃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比较无症状与有症状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利用胃镜检查在发现胃癌早期中的作用.方法 将612例胃癌患者分为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胃癌组织的大小、部位以及病理分型分别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83.4%的有症状患者以上腹痛或上腹不适为主要症状;88.2%的胃癌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无症状组癌组织小于有症状组[(3.1±2.1) cm vs(5.5±3.3) cm];无症状组低分化腺癌的比例明显低于有症状组,高分化腺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有症状组.结论 无症状胃癌多为早期胃癌,有更多治疗机会;4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作者:董彩红;张广平;李敏;段明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体现

    护士作为从事人类健康服务的群体,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作者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压力源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相对应的管理对策,使护士体现多元化的服务质量和价值.作为护理管理者,建议管理层换位思考,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文关怀,提供人性化管理,从而达到调动护士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目的.

    作者:刘继萍;胡云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入住ICU患者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15%,多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和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结论 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赵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病人感染性并发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感染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和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糖尿病病人的易感因素、感染部位、细菌学及抗生素应用、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117例感染病人中年龄>70岁的45例(38.5%)、病程>10年的53例(45.3%)、合并糖尿病肾病的39例(33.3%)、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74例(63.2%)、血糖控制不佳的72例(61.5%);肺及呼吸道感染37例(31.6%)、足感染33例(28.2%)、泌尿系感染13例(11.1%);金黄色葡萄球菌(36%)、埃希氏大肠杆菌(15%)、霉菌(15%);头饱霉素应用80例(68%)、左氧氟沙星应用57例(47%);117例病人中因感染死亡9例,占所有病人的7.7%,其中肺部感染4例、足部感染4例、胆系感染1例.结论 高龄、病程长、合并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是感染的易患因素;肺及呼吸道、足是易感染部位,而且可能是导致死亡的原因.

    作者:崔国敏;刘国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应用负压吸引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吸引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对以消化道吸收为中毒途径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治疗价值及护理.方法 洗胃后留置胃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反复小剂量注入生理盐水,利用负压和虹吸原理将洗胃后胃内残留毒物及时引流出体外.结果 通过细心观察及护理,洗胃后加用负压吸引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同时配合应用解毒药物治疗,明显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结论 洗胃后进行持续胃肠负压吸引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有效的和必要的.

    作者:徐月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加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加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72例,观察组82例,应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顿服.对照组90例,应用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顿服.观察两组治疗1年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1年内脑梗死再发率(6.1%)与对照组(2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RP、TC、TG和LDL-C水平治疗后均下降,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作者:朱宝霞;王维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透析室新进护理人员阶段性培训的探讨

    目的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透析室历年新进护理人员的阶段性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熟练掌握透析室的各项操作技术和专业护理,为病人服务.方法 对护理部调配到透析室的18名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每周5次,每次2小时)的分阶段、有计划、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培训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结果 18名新进护士中,在3个月后的理论与操作考核中,成绩优秀的有14名,2名良好,均能在透析室独立上岗,其余2名不合格.结论 对透析室新进护士进行护理操作与技能阶段性培训,能使其迅速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病人的治疗护理,综合技能大大提高.尤其有临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比新毕业的护校学生更容易掌握透析室的护理操作.

    作者:程巧玲;常淑莹;常雯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8例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左氧氟沙星静滴,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咳嗽及痰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

    作者:李广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心肺功能的影响

    近年来,早产儿的体位变化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一直受到临床重视,国内有报道,早产儿取俯卧位为适宜体位.为进一步探讨早产儿仰俯卧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本文对40例健康早产儿仰俯卧位时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薛文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