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兰丙欣;王越圣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中老年, 慢性脑供血不足, 患者, 脑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异常, 缺血性脑血管病, 椎基底动脉, 及血管痉挛, 循环血液, 血液供应, 血压改变, 颅内, 疾病, 大脑
摘要: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指的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的一类疾病.中老年脑供血不足常见的原因有椎基底动脉、头颅内主要动脉的狭窄及血管痉挛、血压改变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致微循环血液淤滞等因素引起[1].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透析室新进护理人员阶段性培训的探讨

    目的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透析室历年新进护理人员的阶段性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熟练掌握透析室的各项操作技术和专业护理,为病人服务.方法 对护理部调配到透析室的18名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每周5次,每次2小时)的分阶段、有计划、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培训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结果 18名新进护士中,在3个月后的理论与操作考核中,成绩优秀的有14名,2名良好,均能在透析室独立上岗,其余2名不合格.结论 对透析室新进护士进行护理操作与技能阶段性培训,能使其迅速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病人的治疗护理,综合技能大大提高.尤其有临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比新毕业的护校学生更容易掌握透析室的护理操作.

    作者:程巧玲;常淑莹;常雯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慢性肥厚性鼻炎四种术式对鼻黏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四种不同术式对鼻黏膜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 74例行鼻内窥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35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41例行下鼻甲微波治疗(C组),65例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D组),应用糖精试验法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的糖精清除时间(SCT),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A、B、C、D四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两组SCT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SCT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毅平;李卫东;张均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严重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30例严重颅脑外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6例,植物人1例,死亡3例.结论 护理人员感染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认真、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是防止气管切开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保障.

    作者:冯香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简易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

    目的 观察简易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利用血泵、血滤器和配置的置换液等进行床旁血液滤过.结果 20例患者血滤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7例(占35%),有所恢复的患者8例(占40%),无好转者5例(占25%),总有效率75%.结论 简易床旁血液滤过对于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海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外斜视V征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外斜视V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外斜视V征患者并手术矫正,对手术前后眼位、眼球运动、双眼单视及代偿头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眼位正位者63例(93%),V征消失者66例(97%),其中11例患者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16%).结论 下斜肌功能过强是外斜视V征发病的主要原因,矫正外斜视V征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是下斜肌减弱术和外斜视矫正术.

    作者:刘爱琴;郭素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

    我院于2002年10月至2006年8月,采用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玉卿;李天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18例

    目的 总结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7~13 岁安氏Ⅲ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18例.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反(牙合)解除,凹面型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渐趋向正常.结论 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有效.

    作者:王德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外感热病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达菲组30例及病毒唑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静滴,每日1次;达菲组口服达菲片75 mg,每日2次;病毒唑组予病毒唑注谢液100~500 mg静滴,每日1次.合并有细菌感染者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达菲组及病毒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9%、83.33%及53.33%.治疗组与达菲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病毒唑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具有退热快、疗效好、价格低廉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宏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指的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的一类疾病.中老年脑供血不足常见的原因有椎基底动脉、头颅内主要动脉的狭窄及血管痉挛、血压改变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致微循环血液淤滞等因素引起[1].

    作者:兰丙欣;王越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侧脑室引流治疗大面积小脑梗死17例

    小脑大面积梗死常压迫第四脑室及脑干引起急性脑积水;由于颅内压急骤升高,可形成枕骨大孔疝,预后极差[1].2004年至2006年,我们收治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17例,对其中16例采用锥颅侧脑室体外引流治疗(另1例由于高龄,昏迷时间长,家属拒绝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润生;高文俊;庞艳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胸腔积液临床较为常见,以结核性及癌性胸水为常见,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提高,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更为重要,而临床上病理资料往往难以获得,根据症状又很难鉴别.我们对收治的11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值进行分析,以探讨ADA在诊断和鉴别结核性及癌性胸水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少兵;孙可勋;李守银;雷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钛合金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损伤,临床特点为伴随疾病多见、复杂,常合并有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1].非手术治疗因需要长期卧床,易导致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应用钛合金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84例,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凌云;余莉;严晓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2例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恢复良好生活能够自理86例,遗留一定神经功能障碍生活需要照顾6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29例,手术死亡率为15.9%.结论 早期及时手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孙二平;刘红章;周伟;田艳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抗-HIV、抗-TP、抗-HCV合并感染1例

    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多种传染性疾病,均可经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笔者于2006年11月5日晚对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急诊手术前四项常规快速检测中检出抗-HIV、抗-HCV、抗-TP同时阳性,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入住ICU患者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15%,多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和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结论 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赵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病人感染性并发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感染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和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糖尿病病人的易感因素、感染部位、细菌学及抗生素应用、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117例感染病人中年龄>70岁的45例(38.5%)、病程>10年的53例(45.3%)、合并糖尿病肾病的39例(33.3%)、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74例(63.2%)、血糖控制不佳的72例(61.5%);肺及呼吸道感染37例(31.6%)、足感染33例(28.2%)、泌尿系感染13例(11.1%);金黄色葡萄球菌(36%)、埃希氏大肠杆菌(15%)、霉菌(15%);头饱霉素应用80例(68%)、左氧氟沙星应用57例(47%);117例病人中因感染死亡9例,占所有病人的7.7%,其中肺部感染4例、足部感染4例、胆系感染1例.结论 高龄、病程长、合并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是感染的易患因素;肺及呼吸道、足是易感染部位,而且可能是导致死亡的原因.

    作者:崔国敏;刘国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脑血管病偏瘫社区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病程在15~40 d,首次在社区接受脑梗死偏瘫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时间为6个月,每日1次,由家属帮助训练.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 无论康复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肢体瘫痪均有恢复,说明在6个月内基础治疗都有一定帮助.但两组相比对照组疗效不如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康复对防止脑血管病的继发性障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生活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王黎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28例妇科腹腔内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妇科腹腔内出血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的病因有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所致内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一旦贻误诊治,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回顾我院近期收治的128例腹腔内出血病例,并探讨其发病因素,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王玉萍;任太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诊疗方法.方法 对6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鼻前庭囊肿切除,切缘微波凝固治疗,术后用涂有红霉素眼膏的明胶海绵压迫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曹银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745例骨折病人血清酶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骨折后病人血清酶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集骨折后即入住我院的病人血清标本,进行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四种酶学的检测.结果 745例骨折患者中血清酶阳性率CK-MB>CK>ALP>LDH.结论 血清酶的检测对骨折后体内情况的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作者:罗晓璐;卢惠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