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药并用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126例

闫喜英

关键词:针药并用, 辨证治疗, 中风后遗症, 治疗效果, 恢复程度, 多发病, 常见病, 中药, 针刺, 运用, 年龄, 临床, 病人, 病变
摘要:中风后遗症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后遗症的恢复程度,除与病人的年龄、病情、病变部位有关,还取决于发病后对后遗症的治疗是否及时有效.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运用针刺和中药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126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化颗粒用于药物流产效果观察

    许多学者报道,妊娠物排出不全如子宫蜕膜排出不全、绒毛部分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1].笔者将中成药新生化颗粒用于药物流产,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术后出血时间,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毛囊虫检测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常规的抗菌、抑制皮脂腺分泌的治疗多能奏效.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189例中重度、难治的痤疮患者行毛囊虫检查并针对病原体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彬;姜其学;曾庆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西沙比利混悬液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

    目的 探讨西沙比利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40例患儿加用西沙比利混悬液治疗,0.3~0.5 mg/(kg·d),口服或鼻饲,每月3次,喂奶前30 min服用,连用5~7 d,并与对照组35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5/35),P<0.01.腹胀消失时间、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沙比利混悬液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况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欧乃派克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目的 探讨欧乃派克在CT增强扫描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内1026例次行CT增强扫描前后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资料,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 1026例次行CT增强扫描,发生不良反应902例次,其主要表现有:一过性发热801例次,恶心、呕吐45例次,荨麻疹36例次,手足麻木18例次,过敏性休克2例次.无死亡病例,且无因不良反应而产生医患纠纷病例,无慢性或迟发不良反应.结论 尽管欧乃派克为离子型造影剂,但在CT增强病人中,仍可有部分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增强CT前后,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避免由此产生的医患纠纷.

    作者:孙亚平;赵东;程雨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肝门胆管癌48例临床分析

    肝门部胆管癌指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以上的胆管癌,又称上段胆管癌,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占肝外胆管癌的50%以上[1],大多数病例难以切除或手术后容易复发, 远期疗效欠佳.我院1995年至2005年3月收治48例高位胆管癌,其中19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29例行姑息性手术.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胜利;任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院内误诊35例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因其起病隐匿,病变复杂, 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易误诊、漏诊.一旦发展至尿毒症终末期,病人即失去早期治疗机会.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晓;韩战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早期干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88)与对照组(n=48)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入院6 h的血气分析差异.结果 用药组与未用药组NRDS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入院6 h血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后早期应用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较好效果.

    作者:杜春蕴;常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在儿科为一较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常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时间长,易出现激素副作用,且常见复发病例.我科自1994年以来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65例该病患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红凡;徐学聚;闫如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治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1999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进行分析.结果 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中有21例在病后48 h内确诊,经空气灌肠16例及时得到整复,且确诊时间越早,整复成功率越高;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非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现将我院9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卵巢囊性畸胎瘤的各种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肝癌门静脉癌栓血流改变及形成原因的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肝癌门静脉癌栓血流改变及形成原因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86例来源不同的肝癌和60例对照者的门静脉血流分析.结果 肝硬化、肝癌患者比肝硬化门静脉逆流发生率高,同一肿块类型来源于肝硬化者门静脉逆流的发生率高.结论 门静脉高压是门静脉逆流的内因,动-门静脉分流是门静脉逆流的外因,门静脉逆流导致门静脉癌栓形成.

    作者:张娉;张剑;邱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70例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的观察

    目的 使医务人员掌握预防OCR现象的措施,把握手术操作的要点,使患者安全地度过整个手术过程.方法 医生要掌握预防OCR的操作要点,操作时避免过度牵拉眼肌和压迫眼球.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心电图与血氧饱和度,及时给予必要的提示.结果 出现一、二级OCR的患者,一般无须采取任何治疗及护理措施即可安全度过手术全程.对出现三级OCR的患者,采取暂停手术和心理安慰等措施也能够使症状得到控制.结论 在斜视矫正手术中,医生的操作技术和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心是缺一不可的.这正是预防OCR发生的关键所在.

    作者:高桂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门诊导诊服务工作管理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索门诊导诊工作管理模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方法 运用人性化服务理念,从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出发,在为病人创造方便、温馨、快捷的就医环境方面作了精心的策划与探索.结果 护患纠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为医院赢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结论 做好门诊导诊工作管理,能改善就医环境,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作者:张世锋;邢玉荣;娄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80例折裂牙保留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牙冠根折裂后的保留治疗方法.方法 牙折裂后立即复位固定,并行根管治疗术后加全冠保护.结果 80例折裂牙中72颗保留完好,成功率90%.结论 保留折裂牙成功的关键是复位固定及时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全冠保护.

    作者:李炎军;曹梅青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86例诊治与分析

    近年来发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所致的出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占30%~50%[1].而PHG主要见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4例进行胃镜检查,共查出PHG并出血8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振英;丁春生;魏君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7例

    目的 研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切除肥厚黄韧带及突出髓核,有钙化并形成骨赘者,予以切除.结果 经6~18个月随访,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7例,优23例,良1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6%.结论 双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骨赘切除,椎管减压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时志松;张宝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年轻恒牙直接盖髓术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对于年轻恒牙意外露髓,行直接盖髓术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于较小的穿髓孔,牙髓活力正常,X光显示根管口呈喇叭口状,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直接盖髓,双重垫底,永久充填.结果 大部分患牙,咀嚼功能良好,牙齿牢固,牙髓活力正常,X光显示根尖发育良好.结论 年轻恒牙意外露髓时直接盖髓术,有利于根尖的发育完成.

    作者:黄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机械通气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为常见的急性中毒病症,由于有机磷农药种类较多,毒性各不相同,但多数重度中毒病人迅速进入呼吸肌麻痹,死亡率非常高,因此纠正呼吸障碍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中尤显重要.

    作者:柳秀丽;张东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胃肠肿瘤术后并发肺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在胃肠肿瘤术后并发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82例胃肠肿瘤术后并发肺炎患者,按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痰热清组42例和头孢噻肟钠组40例.结果 痰热清组总有效率为95.3%,痊愈率为66.7%,显效率为28.6%,进步率2.4%,无效率为2.4%;头孢噻肟钠组在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后,总有效率为90.0%,痊愈率为62.5%,显效率为27.5%,进步率为7.5%,无效率为2.5%.两种药物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作者:陈宁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低场MR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23例用低场MR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诊断肾动脉病变的病例,并于手术及DSA相对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国平;丁朝鹏;鲍燕;王喜亚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