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导诊服务工作管理实践与体会

张世锋;邢玉荣;娄小平

关键词:门诊导诊, 管理
摘要:目的 探索门诊导诊工作管理模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方法 运用人性化服务理念,从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出发,在为病人创造方便、温馨、快捷的就医环境方面作了精心的策划与探索.结果 护患纠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为医院赢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结论 做好门诊导诊工作管理,能改善就医环境,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导诊服务工作管理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索门诊导诊工作管理模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方法 运用人性化服务理念,从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出发,在为病人创造方便、温馨、快捷的就医环境方面作了精心的策划与探索.结果 护患纠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为医院赢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结论 做好门诊导诊工作管理,能改善就医环境,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作者:张世锋;邢玉荣;娄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不孕症102例疗效分析

    输卵管阻塞是造成不孕的主要原因,占女性不孕症的78.8%[1].我科采用介入疗法法行输卵管再通术,结合自拟中药方活血通络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占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胃肠肿瘤术后并发肺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在胃肠肿瘤术后并发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82例胃肠肿瘤术后并发肺炎患者,按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痰热清组42例和头孢噻肟钠组40例.结果 痰热清组总有效率为95.3%,痊愈率为66.7%,显效率为28.6%,进步率2.4%,无效率为2.4%;头孢噻肟钠组在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后,总有效率为90.0%,痊愈率为62.5%,显效率为27.5%,进步率为7.5%,无效率为2.5%.两种药物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作者:陈宁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生儿脊髓栓系松解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新生儿脊髓栓系松解术手术配合方法 .方法 对89例新生儿患儿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术前做好物品的完善准备和患儿的体位摆放;术中做好体温和皮肤的保护.结果 术后随访无手术切口感染、皮肤压疮、硬肿症发生.结论 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是防止新生儿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潘芦翎;毕惠萍;陈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纳洛酮与阿托品治疗胎儿宫内窘迫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与阿托品在治疗胎儿宫内窘迫中的意义.方法 试验设观察组(纳洛酮组:常规处理+0.4 mg纳洛酮缓慢静脉推注;阿托品组:常规处理+硫酸阿托品0.5 g缓慢静脉推注)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结果 三组治疗后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组和阿托品组治疗后胎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洛酮组和阿托品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洛酮组和阿托品组新生儿Apga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或阿托品在治疗胎儿宫内窘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肝门胆管癌48例临床分析

    肝门部胆管癌指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以上的胆管癌,又称上段胆管癌,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占肝外胆管癌的50%以上[1],大多数病例难以切除或手术后容易复发, 远期疗效欠佳.我院1995年至2005年3月收治48例高位胆管癌,其中19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29例行姑息性手术.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胜利;任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7例

    目的 研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切除肥厚黄韧带及突出髓核,有钙化并形成骨赘者,予以切除.结果 经6~18个月随访,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7例,优23例,良1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6%.结论 双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骨赘切除,椎管减压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时志松;张宝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宫颈糜烂病人2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应用奥平栓阴道给药,隔日1粒,10粒为1个疗程.对照组110例,采用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奥平栓组: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生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干扰素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具有不良反应小、方便易行、作用直接、疗效显著、对性生活影响不大等优点,可以替代光热治疗.

    作者:丁书贵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河南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探讨她们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职业倦怠问卷对河南省10所不同高校的154名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了职业倦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婚姻状况女教师在职业倦怠各因子上存在差异.结论 提高女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通过有效预防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发生或从降低职业倦怠程度入手.

    作者:陈玉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15例睾丸扭转患者中,8例睾丸增大,实质均匀,其中睾丸、附睾血供减少3例,血供消失5例,7例实质回声不均,血供消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可予以确诊,为该病的一种及时、准确、无创性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孝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在儿科为一较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常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时间长,易出现激素副作用,且常见复发病例.我科自1994年以来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65例该病患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红凡;徐学聚;闫如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早期干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88)与对照组(n=48)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入院6 h的血气分析差异.结果 用药组与未用药组NRDS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入院6 h血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后早期应用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较好效果.

    作者:杜春蕴;常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治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1999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进行分析.结果 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中有21例在病后48 h内确诊,经空气灌肠16例及时得到整复,且确诊时间越早,整复成功率越高;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非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针药并用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126例

    中风后遗症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后遗症的恢复程度,除与病人的年龄、病情、病变部位有关,还取决于发病后对后遗症的治疗是否及时有效.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运用针刺和中药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126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闫喜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和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PPH)配合消痔灵注射在直肠内脱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直肠内脱垂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随访1~12个月,治愈25例(83.3%),好转5例(16.7%),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和消痔灵注射术在直肠内脱垂的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并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田新;王忠振;申幸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生化颗粒用于药物流产效果观察

    许多学者报道,妊娠物排出不全如子宫蜕膜排出不全、绒毛部分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1].笔者将中成药新生化颗粒用于药物流产,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术后出血时间,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欧乃派克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目的 探讨欧乃派克在CT增强扫描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内1026例次行CT增强扫描前后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资料,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 1026例次行CT增强扫描,发生不良反应902例次,其主要表现有:一过性发热801例次,恶心、呕吐45例次,荨麻疹36例次,手足麻木18例次,过敏性休克2例次.无死亡病例,且无因不良反应而产生医患纠纷病例,无慢性或迟发不良反应.结论 尽管欧乃派克为离子型造影剂,但在CT增强病人中,仍可有部分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增强CT前后,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避免由此产生的医患纠纷.

    作者:孙亚平;赵东;程雨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急救体会

    目的 探讨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救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1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50例(98.04%)治愈,死亡1例(1.96%),疗效满意.结论 院前早期明确诊断及胃肠道毒物的清除,及时进行血液灌流配合内科综合治疗,是抢救毒鼠强中毒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谢世臣;王德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西沙比利混悬液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

    目的 探讨西沙比利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40例患儿加用西沙比利混悬液治疗,0.3~0.5 mg/(kg·d),口服或鼻饲,每月3次,喂奶前30 min服用,连用5~7 d,并与对照组35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5/35),P<0.01.腹胀消失时间、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沙比利混悬液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况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80例折裂牙保留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牙冠根折裂后的保留治疗方法.方法 牙折裂后立即复位固定,并行根管治疗术后加全冠保护.结果 80例折裂牙中72颗保留完好,成功率90%.结论 保留折裂牙成功的关键是复位固定及时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全冠保护.

    作者:李炎军;曹梅青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