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和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

田新;王忠振;申幸伟

关键词:直肠内脱垂, 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 硬化剂
摘要: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PPH)配合消痔灵注射在直肠内脱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直肠内脱垂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随访1~12个月,治愈25例(83.3%),好转5例(16.7%),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和消痔灵注射术在直肠内脱垂的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并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的优点.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毛囊虫检测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常规的抗菌、抑制皮脂腺分泌的治疗多能奏效.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189例中重度、难治的痤疮患者行毛囊虫检查并针对病原体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彬;姜其学;曾庆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治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1999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进行分析.结果 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中有21例在病后48 h内确诊,经空气灌肠16例及时得到整复,且确诊时间越早,整复成功率越高;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非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吗丁啉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约占消化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其严重程度轻重不一,症状常持续或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虽然F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精神应激作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

    作者:黄卫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运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RE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选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每日1次,晨起空腹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0.1 g,每日3次,对照组单服埃索美唑拉唑肠溶片,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未发现任何严重副作用.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RE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遂成;孙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35例疗效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的常见病和急症,而异位妊娠中95%为输卵管妊娠[1].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的早诊断、早治疗的进展,特别是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的广泛开展,异位妊娠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我院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行腹腔镜治疗的输卵管妊娠35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宫颈糜烂病人2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应用奥平栓阴道给药,隔日1粒,10粒为1个疗程.对照组110例,采用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奥平栓组: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生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干扰素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具有不良反应小、方便易行、作用直接、疗效显著、对性生活影响不大等优点,可以替代光热治疗.

    作者:丁书贵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低场MR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23例用低场MR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诊断肾动脉病变的病例,并于手术及DSA相对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国平;丁朝鹏;鲍燕;王喜亚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纳洛酮与阿托品治疗胎儿宫内窘迫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与阿托品在治疗胎儿宫内窘迫中的意义.方法 试验设观察组(纳洛酮组:常规处理+0.4 mg纳洛酮缓慢静脉推注;阿托品组:常规处理+硫酸阿托品0.5 g缓慢静脉推注)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结果 三组治疗后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组和阿托品组治疗后胎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洛酮组和阿托品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洛酮组和阿托品组新生儿Apga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或阿托品在治疗胎儿宫内窘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顺逆结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会

    目的 探讨顺逆结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预防肝胆管损伤的实际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顺逆结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顺逆结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肝胆管损伤及死亡,中转开腹2例,分破胆囊6例.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胆管损伤3例,中转开腹9例,分破胆囊3例.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比顺行胆囊切除可减少肝胆管损伤并减少中转开腹率.

    作者:李中兴;黄辉健;钱建荣;淦勇;艾克拜尔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头针配合辨证分型针刺治疗中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头针配合辨证分型治疗中风的临床意义.方法 头针以取偏瘫肢体的对侧,头部的运动区,足运感区,语言区.常规取穴有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口眼歪斜加太阳、下关、颊车透地仓;失语加天突、廉泉、通里;痰湿阻络者加丰隆、中脘;肝阳上亢加百会、涌泉、太阳、风池、风府;气滞血瘀者加合谷、三阴交、血海等;肝肾阴虚者加太溪、肾俞、三阴交等;属虚寒者宜加灸足三里及神阙,然后根据病情分清补泻.结果 两组痊愈,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头针配合辨证分型治疗中风疗效好,治愈率高.

    作者:李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针药并用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126例

    中风后遗症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后遗症的恢复程度,除与病人的年龄、病情、病变部位有关,还取决于发病后对后遗症的治疗是否及时有效.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运用针刺和中药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126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闫喜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机械通气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为常见的急性中毒病症,由于有机磷农药种类较多,毒性各不相同,但多数重度中毒病人迅速进入呼吸肌麻痹,死亡率非常高,因此纠正呼吸障碍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中尤显重要.

    作者:柳秀丽;张东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食管源性胸痛误诊为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源性胸痛与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诊治的36例老年食管源性胸痛误诊为心绞痛者进行临床分析,并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胸痛均能缓解,有效率达100%.结论 提高对老年食管源性胸痛的认识,加强与冠心病、心绞痛的鉴别.

    作者:卢克俭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中常见问题分析

    本文讨论分析了作者来稿中英文摘要常见的不规范用法及问题,将其划分为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内容、标点符号、药物名称、缩略语使用、语法、电子翻译软件九大类,并提出正确的书写方法 ,以期使作者能避免此类错误,不断提高英文摘要的写作水平.

    作者:杨亚辉;祝振中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欧乃派克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目的 探讨欧乃派克在CT增强扫描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内1026例次行CT增强扫描前后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资料,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 1026例次行CT增强扫描,发生不良反应902例次,其主要表现有:一过性发热801例次,恶心、呕吐45例次,荨麻疹36例次,手足麻木18例次,过敏性休克2例次.无死亡病例,且无因不良反应而产生医患纠纷病例,无慢性或迟发不良反应.结论 尽管欧乃派克为离子型造影剂,但在CT增强病人中,仍可有部分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增强CT前后,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避免由此产生的医患纠纷.

    作者:孙亚平;赵东;程雨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现将我院9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卵巢囊性畸胎瘤的各种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丹参酮IIA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酮IIA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126例脑梗死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9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应用丹参酮IIA注射液6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加维脑路通600 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根据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丹参酮IIA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高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15例睾丸扭转患者中,8例睾丸增大,实质均匀,其中睾丸、附睾血供减少3例,血供消失5例,7例实质回声不均,血供消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可予以确诊,为该病的一种及时、准确、无创性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孝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86例诊治与分析

    近年来发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所致的出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占30%~50%[1].而PHG主要见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4例进行胃镜检查,共查出PHG并出血8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振英;丁春生;魏君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应用自护理论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自护理论由美国当代著名护理理论家奥瑞姆(Orem)提出.它拓展了护理临床实践的领域,成为临床护理的指导模式[1].它通过评估病人的自护需要、自护能力和基本条件因素,确定自护不足,制定具体方案,鼓励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增强病人自护能力,成为恢复和促进健康的主体[2].Orem的自护模式强调护理的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护能力[2].2005年以来我科对乳腺癌术后病人运用自护理论,改善因术后患者身体形象改变及上肢活动受限所致生活质量下降,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建丽;郭嬿;杜慧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