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γ-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临床观察

帅桂红

关键词:干扰素, 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儿童
摘要: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疗效,并不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将90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等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每日肌注γ-干扰素100万IU,连用3 d.结果 在体温恢复时间、止咳时间、气急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不良反应.结论 γ-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等比重腰麻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妇科手术多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但存在起效慢、阻滞不够完善、肌内松弛欠理想的问题.而腰麻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效果确切的优点,但由于单次腰麻作用维持时间的限制,不能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随着妇科手术技术水平提高,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多在1.5~2 h,为单次腰麻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我院自2006年将等比重腰麻用于妇科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师爱青;魏兴山;鲁应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手外伤的早期处理及功能康复

    手外伤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其创伤的处理在每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对于治疗效果起着直接的影响,两院自2002年至2006年共收治较为复杂的手外伤且均进行早期处理的病人82例,这些病人经创伤后早期处理,术后恢复功能锻炼,且有随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峰;游洪波;曹惠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66例

    目的 观察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单纯微波烧灼糜烂面治疗62例;微波治疗后加用奥平栓阴道给药,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66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 单纯微波治疗组治愈率为8.1%,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组治愈率为43.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

    作者:罗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分析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具有无痛康复、减少畸形愈合,达到解剖复位,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费用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内固定物问题,手术操作或选材不当,病人过早负重以及外伤等原因造成内固定物失效的病例近年来愈来愈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问题处理十分棘手[1].因此,作者将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失效的32例病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培林;耿孟录;张继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264例乳腺肿块微小切片组织学与涂片细胞学诊断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经皮细针乳腺肿块微小碎片组织学(简称微小切片)与涂片细胞学(简称涂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组织学对比的264例乳腺肿块微小切片与涂片细胞学结果.结果 ①微小切片对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88.1%,对良性肿瘤诊断特异性100%,总准确率89.8%;涂片分别为82.7%、93.2%和84.5%;涂片结合微小切片分别为91.6%、93.8%和92.0%.②微小切片与涂片对恶性肿瘤组织分型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2.9%、6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良性病变的组织分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7%和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小切片和涂片的诊断准确性均高,两者结合更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微小切片对恶性肿瘤组织学分型、良性病变分类诊断价值高.

    作者:程向华;陈建华;吴景芝;李铮荣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矫正分析

    唇裂是一种复杂的胚胎发育畸形,不但累及皮肤、肌肉、黏膜,还累及骨和软骨的发育.接受Ⅰ期唇裂修复手术的患儿,可能由于小儿解剖发育不完全、手术技术、局部手术区域狭小、患儿幼小手术时间要求短等因素,常在若干年后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面中1/3的发育等,而出现多种明显的唇裂继发畸形,促使患者再次就医.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手术矫正各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4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璐;陈旻静;刘林嶓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γ-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疗效,并不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将90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等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每日肌注γ-干扰素100万IU,连用3 d.结果 在体温恢复时间、止咳时间、气急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不良反应.结论 γ-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帅桂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60例

    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肺部感染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用氧氟沙星治疗,另一组用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 氧氟沙星效果好,耐药性小.结论 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魏怀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硝苯吡啶联合速尿治疗58例高血压急症的初步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内科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硝苯吡啶舌下含化联合速尿静脉推注治疗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性短暂性缺血发作、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并发左心衰、恶性高血压).结果 58例高血压急症病例中,显效4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6.55%.结论 硝苯吡啶联合速尿治疗高血压急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基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享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双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高,并发症多.我院自2000至2005年收治新鲜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8例,均在C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双向加压空心螺钉(简称空心螺钉)内固定,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管理技术的进一步深化,信息化的浪潮已覆盖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已成为医院科学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医院管理决策者对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

    作者:魏晓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2004至2006年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我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4至2006年微生物实验室的痰、血、尿、脓、分泌物等标本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至2006年血培养检出病原微生物248株,假丝酵母菌25株,占10.1%,年均上升2 2%.痰标本检出病原微生物3098株,假丝酵母菌580株,占18.7%,年均上升0.8%.尿标本检出病原微生物644株,假丝酵母菌170株,占26.4%,年均上升1.4%.胸水、引流液、分泌物等标本未检出假丝酵母菌.结论 在病原微生物中假丝酵母菌有上升的趋势,血培养的检出率明显逐年增高.在临床感染和院内感染中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郝金中;韩晶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109例滋养细胞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观察

    自1998年6月至2007年6月,鹿邑县人民医院应用B型超声结合尿或血HCG测定,对109例滋养细胞疾病进行了诊断和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德民;陈绍英;谭宪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膀胱鳞状细胞癌6例报告

    膀胱鳞状细胞癌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文献报道约占膀胱癌的3%~6.7%.我院1991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6例,占同期膀胱恶生肿瘤的3.4%(6/175).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孔德宝;孙建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本文以N+-K+ATPase、Ca2+-ATPase和Mg2+-ATPase三种酶为指标,观察异氟醚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红细胞膜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史文生;孙德月;李新茂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腰联合麻醉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新式剖宫产术特点为手术时间短,自切皮至胎儿娩出仅需约5 min,全过程约需20~25 min,故而要求麻醉诱导快、止痛好,肌肉松弛,对全身及胎儿呼吸无影响.为顺应这些特点,对麻醉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减少剖宫产术中各种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近2年将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腰联合麻醉(CSEA)试用于新式剖宫产,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瑞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卡托普利、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6例

    2001年欧美、2002年我国相继公布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诊治指南(建议),制定了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为基石的规范治疗策略,使心衰的治疗发生了根本变化.笔者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应用卡托普利、倍他乐克治疗心衰1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焕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20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和肝炎都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是一种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代谢性疾病,2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3.21%.我国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高,其中10%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是难治性疾病.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出现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两者合并常常相互影响,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本院2002至2005年收住慢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白立炜;索新华;李拉克;张清贵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长托宁对维库溴胺显效及再次注药时间的影响

    目的 研究长托宁对维库溴胺显效时间及再次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 静脉全麻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品组15例(A组),长托宁组15例(P组).麻醉前30 min,分别肌注阿托品0.01 mg/kg,长托宁0.01 mg/kg,然后实施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入睡后开始TOF监测,取标准值后静脉推注维库溴胺0.01 mg/kg.计录显效时间(s为单位).持续TOF监测.TOF≥25%时追加肌松药,记录再次注药时间(min为单位).维持全身麻醉.结果 与阿托品比较,长托宁肌松显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再次注药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术前使用长托宁能缩短肌松显效时间,延长再次注药时间.

    作者:李克寒;陈靖军;郭文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 评价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74例心绞痛得到控制,控制率为91.3%;对照组60例得到控制,控制率为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疗效好,副作用轻微,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锋;刘杰;闫兴国;许营;吴秀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