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36例

尚伟民;马敏芳

关键词:黄芪, 心肌病, 疗效
摘要:目的 评价黄芪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7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黄芪注射液治疗14 d;对照组常规治疗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性脊髓病4例临床分析

    肝性脊髓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病变所致的脊髓病变,多见于手术或自然形成的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因发病率低且多数病例与肝性脑病共存,其症状常被肝性脑病的意识和运动障碍所掩盖,常常误诊.我院自1980年至2005年共收治该病患者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艳丽;段亚洁;杨海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本文以N+-K+ATPase、Ca2+-ATPase和Mg2+-ATPase三种酶为指标,观察异氟醚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红细胞膜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史文生;孙德月;李新茂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 评价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74例心绞痛得到控制,控制率为91.3%;对照组60例得到控制,控制率为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疗效好,副作用轻微,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锋;刘杰;闫兴国;许营;吴秀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腰联合麻醉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新式剖宫产术特点为手术时间短,自切皮至胎儿娩出仅需约5 min,全过程约需20~25 min,故而要求麻醉诱导快、止痛好,肌肉松弛,对全身及胎儿呼吸无影响.为顺应这些特点,对麻醉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减少剖宫产术中各种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近2年将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腰联合麻醉(CSEA)试用于新式剖宫产,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瑞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管理技术的进一步深化,信息化的浪潮已覆盖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已成为医院科学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医院管理决策者对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

    作者:魏晓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2004至2006年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我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4至2006年微生物实验室的痰、血、尿、脓、分泌物等标本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至2006年血培养检出病原微生物248株,假丝酵母菌25株,占10.1%,年均上升2 2%.痰标本检出病原微生物3098株,假丝酵母菌580株,占18.7%,年均上升0.8%.尿标本检出病原微生物644株,假丝酵母菌170株,占26.4%,年均上升1.4%.胸水、引流液、分泌物等标本未检出假丝酵母菌.结论 在病原微生物中假丝酵母菌有上升的趋势,血培养的检出率明显逐年增高.在临床感染和院内感染中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郝金中;韩晶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硝苯吡啶联合速尿治疗58例高血压急症的初步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内科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硝苯吡啶舌下含化联合速尿静脉推注治疗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性短暂性缺血发作、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并发左心衰、恶性高血压).结果 58例高血压急症病例中,显效4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6.55%.结论 硝苯吡啶联合速尿治疗高血压急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基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享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60例

    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肺部感染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用氧氟沙星治疗,另一组用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 氧氟沙星效果好,耐药性小.结论 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魏怀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冠心病心绞痛左主干病变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左主干病变的心电图特点.方法 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左主干病变11例,与同期造影的非左主干病变的152例对比,分析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变化.结果 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和其他导联ST段压低导联数≥6个,左主干病变组占90.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测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98.7%.结论 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和其他导联ST段压低导联数≥6对左主干病变有预测价值.

    作者:楚强;田连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卡托普利、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6例

    2001年欧美、2002年我国相继公布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诊治指南(建议),制定了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为基石的规范治疗策略,使心衰的治疗发生了根本变化.笔者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应用卡托普利、倍他乐克治疗心衰1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焕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机械通气呼吸道的管理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一种有效的重要手段,做好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可使患者减少并发症,尽早恢复健康.2003年3月至2006年10月我科接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92例,由于我们做好了气道湿化和气囊管理,采用正确的方法吸痰,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东英;王玉琴;何小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66例

    目的 观察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单纯微波烧灼糜烂面治疗62例;微波治疗后加用奥平栓阴道给药,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66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 单纯微波治疗组治愈率为8.1%,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组治愈率为43.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

    作者:罗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中一些特殊问题的探讨

    随着急性梗死(AMI)发作时急性溶栓治疗日益广泛应用,溶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一过性低血压、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的鉴别和治疗,利多卡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溶栓后再梗死等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我们将近年收治的AMI病人在急诊溶栓治疗过程中涉及的上述问题的研究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靳培敏;周成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二甲双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临床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多种代谢异常的集合,主要包括高血糖、向心性肥胖、脂代谢异常等.由于MS包含一系列促进心血管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MS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1],我国11省市队列人群研究结果:MS患者心脑管病患病率是无MS者的3.12倍[2].而胰岛素抵抗(IR)是MS的主要原因,二甲双胍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3],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林雪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避孕失败后,人工流产为终止妊娠的有效措施,清醒状态下行人工流产术,常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甚至留下心理创伤,也可能影响手术操作,并增加并发症发生.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起开展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全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慧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乐杜治疗小儿症状性腹泻90例

    目的 观察乐杜(消旋卡多曲)在小儿症状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腹泻患儿应用乐杜对症治疗,按患儿年龄,体重分别给予相应剂量,3 d后观察疗效.结果 90例患儿治愈总有效率达92.5%.结论 乐杜具有减少肠道分泌,治疗小儿症状性腹泻缓解病情较快的特点,且疗效满意,是治疗小儿症状性腹泻的理想药物.

    作者:罗淑颖;卫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分析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具有无痛康复、减少畸形愈合,达到解剖复位,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费用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内固定物问题,手术操作或选材不当,病人过早负重以及外伤等原因造成内固定物失效的病例近年来愈来愈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问题处理十分棘手[1].因此,作者将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失效的32例病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培林;耿孟录;张继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原发性肺癌40例临床分析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近年来青年人肺癌呈上升趋势,且误诊率极高,临床上误诊、漏诊时有发生.本文就我院1992年1月至2007年1月诊治的40例原发性肺癌分析如下:

    作者:郝凌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注射用胸腺肽致过敏性哮喘4例

    注射用胸腺肽是由胸腺α1及其他小分子多肽组成的一种细胞免疫调节剂,主要作用于T淋巴细胞成熟,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加机体的防病和抗病能力,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胸腺免疫功能缺陷病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对肿瘤的辅助治疗等[1].有报道显示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占第一位,免疫调节剂中的胸腺肽注射液发生不艮反应居第二位,其主要表现为:发热、荨麻疹、皮疹[2]及心律失常[3].致过敏性哮喘笔者未见相关报道,现将我科静脉滴注胸腺肽致患者过敏性哮喘4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光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20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和肝炎都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是一种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代谢性疾病,2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3.21%.我国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高,其中10%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是难治性疾病.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出现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两者合并常常相互影响,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本院2002至2005年收住慢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白立炜;索新华;李拉克;张清贵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