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珠;邹梅
腹腔镜是一种以气体为透视介质的内镜,手术时必须保持一定的空腔.二氧化碳(CO2)因不易燃爆,且在血液组织中溶解度高,形成气栓的可能性小,是目前常用的充气气体.建立CO2气腹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操作过程,在气腹充足的情况下,不仅撑开了腹腔与脏器之间的距离,也撑开了脏器与脏器之间的距离,这样为术者提供相对宽阔的视野和易于操作的手术环境,同时气腹形成的气垫作用为盲穿置入第一枚套管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气腹压力过低不能充分地显示手术视野,压力过高则严重影响病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
作者:陈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认识肺隔离症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中的基本征象,探讨多平面重建(MPR)配合多层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10例,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灶区大密度投影(MIP)和MPR.结果 8例位于左肺后基底段,2例分别位于右肺叶后、内侧基段.MPR配合多层螺旋CT扫描对10例患者能清晰显示病灶影像特点,特别是异常体循环供血血管.结论 MPR配合多层螺旋CT技术达到各项同性成像,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可以为肺隔离症的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仲纪刚;胡示超;李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防止误诊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200例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例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中,人工流产占42%,盆腔附件炎者占29.5%,宫内节育器占14.5%;与孕次也有密切关系,孕次越多,发病率越高.结论 减少人流次数,及时治疗盆腔炎症,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治IUD妇女的输卵管炎,降低发病率;把握停经、腹痛和阴道出血等症状,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避免异位妊娠的误诊;积极有效地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曲彩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踝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骨外露时,修复非常棘手,1992年masquelet[1]等提出皮神经伴行血管轴行皮瓣,这类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手术简单的优点,被逐步引入临床[2,3],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为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理想修复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健博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盐酸川芎嗪对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对照组常规给予休息、吸氧、改善通气、抗炎、祛痰、平喘、扩管及对症治疗.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快,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结论 盐酸川芎嗪能够降低肺动脉压,对肺源性心脏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魏怀兰;张撰荣;张亚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洛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散射光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及药物治疗2周时的血浆CRP水平,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A组患者血浆CRP水平在用药后2周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血浆CRP水平在用药后2周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浆LDL-C水平在用药后2周与用药前相比,差有统计学意义异(P<0.05).结论 洛伐他汀在降低UA患者血脂的同时,具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尚伟民;马敏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观察治疗4个月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4个月辛伐他汀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1);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明显改善(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降脂疗效显著.
作者:杨国先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机体调控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体液调节系统,既往所指RAS是循环RAS,在维持心血管功能稳态、特别是对动脉血压的调节有意义,现已发现RAS的代谢途径并非如原来发现的那样,其活性物质也并非一种.除了Angll以外,近来发现RAS的另一种重要的物质为Ang(1-7),可使BK,NO,PGI2生成增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有很强的抵抗AngIll的作用.
作者:杨尚敏;李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方法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两组均观察14 d.治疗前后测定血清内皮素-1(EF-1)和一氧化氙(NO).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病情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ET-1和NO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奥扎格雷钠作为血栓素(TXA2)合成酶特异性抑制剂,也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改善ET-1和NO而改善脑供血.
作者:柳祥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克林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克林澳治疗;对照组32例,用胞二磷胆碱或脉络宁等治疗,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 克林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明显快于对照组,克林澳副作用小,克林澳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 克林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肯定,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周俊英;郭金涛;郭雅聪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非穿透小梁切除羊膜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提高其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66例(87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实施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 非穿透小梁切除加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力恢复好,眼压控制满意,并发症少.结论 对非穿透小梁切除加羊膜植入术患者,提出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视力、眼压变化、眼部炎症反应及滤过泡情况,指导患者按时复诊是保证手术效果的护理要点.
作者:白洪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核苷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4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三组,用12个月时间分别序贯或单独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比观察抗病毒和生化应答效果.结果 HBV DNA转阴率序贯组(A组88.89%)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B组58.82%)和阿德福韦酯组(C组57.14%),P值A:B为0.0422,A:C为0.0437;HBeAg转阴率序贯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复常率序贯组(A组94.44%)高于拉米夫定组(B组64.71%),P值A:B为0.0331.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序贯应用在抑制病毒复制及保护肝功能方面优于其单独应用.
作者:孙和才;李淑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2005至2006年,笔者对96例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及血脂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学贞;高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的新方法.方法 使用中心静脉穿刺包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并把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造瘘管,观察穿刺的可行性、成功率、并发症及优缺点.结果 25例患者穿刺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中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具有经济、方便、实用的特点.
作者:魏建军;韩杰;田所礼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5年来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经验,探讨腹腔镜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病人21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8例成功利用腹腔镜完成肠粘连松解术,2例改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肠粘连松解术,1例中转开腹.结论 利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入腹腔途径创伤小,能全面的探查腹腔内脏,较快地发现粘连部位及范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减少了再粘连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为预防粘连带来了希望.
作者:岳江涛;李忠;师恒伟;张玉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尿LH半定量检测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IUI诱发排卵周期中,监测排卵过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采用阴道B超结合尿LH(黄体生成素)半定量检测试纸动态监测,当一个卵泡直径≥18mm且尿LH值上升时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6000 U,尿LH值下降当日行IUI,如卵泡直径≥18 mm,但尿LH上升缓慢,即注射HCG 500-10 000 U,注射HCG后24~36 h行IUI,并黄体支持.B组也是在月经的第10天,开始采用阴道B超结合传统的尿LH定性检测预测排卵,当一个卵泡直径≥18mm时,尿排卵试条测试,测试线比对照线明显浅色,注射HCG 6000 U,24-36 h行IUI,如颜色相同或比对照线深.注射HCG后12-24 h行IUI,并黄体支持.结果 A组IUI后24 h排卵率、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而(黄素化未破例卵泡综合征(IUF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尿LH半定量试纸可更简便、较准确地预测排卵,适时注射HCG及行IUI,从而提高妊娠率.
作者:刘馨;张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00例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690例,阳性率86.25%.结论 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以做出准确诊断,对脑动脉硬化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郝凌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26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126例宫腔镜检查中发现异常宫腔形态113例,占89.7%.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是原发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输卵管因素是继发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输卵管因素在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腔镜手术后的术后妊娠率为45.5%,3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 宫腔镜对于诊治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淑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焦作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茵的发生率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茵株对抗茵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产超广谱ESBLs茵的总检测率为21.4%;且ESBLs茵对碳青酶烯类药物(IPM、MEM)敏感率为100%.结论 ESBLs茵主要见于肺炎克雷伯茵、大肠埃希茵,ESBLs茵广泛耐药,治疗该茵引起的感染应以碳青酶烯类药物为首选.
作者:郭晓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1999年10月-2006年5月间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对其CT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如下:①平扫多呈类圆形稍高密度影,CT值38-46 Hu,常伴有钙化.②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动、静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8-10 min扫描瘤体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值升高约10-30 Hu.③部分瘤体内伴有出血、囊变、血栓或钙化,而呈分叶状混杂密度灶,伴有出血的瘤体周围有不同程度脑水肿.结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征像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运用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作者:李卫星;郑娜;李保丰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