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保华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醉技术的发展,要求镇痛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我院自2005年开展了镇痛分娩技术,本文对188例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献忠;许燕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一种内放疗方法是运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微型放射性125I粒子准确植入到肿瘤内部或周围,使肿瘤组织受到大程度的杀伤,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轻微损伤,达到既能控制肿瘤复发又能大程度保护正常功能的目的[1].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得益于低能、安全、易于防护的放射性核素的问世、影像技术的发展和精确定位治疗系统的开发.其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发病率低.
作者:蒋明;段成洲;王晓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行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均发生过多种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低血压、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律失常、酸碱平衡失调和张力性气胸.结论掌握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及出现并发症时的应对措施,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肖鹏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报告一种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对12例儿童股骨髁上新鲜骨折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皮外张力带固定治疗.结果12例病人切口一期愈合,没有发生感染和内固定失效,骨折顺利愈合,髋、膝关节功能好.结论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皮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不损伤骨骺、骨折可达解剖复位、避免二次手术的特点,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卫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统计2003年8月~2005年3月门诊和病房收治的诊断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人,主要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平均1~2个疗程.结果80%以上的病人均取得明显疗效,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明显,且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易行.
作者:闫仲朝;高延庆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新生儿巨结肠是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为功能性肠梗阻,它是由于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而造成的.易并发肠穿孔及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影响着患儿生命质量.我院近年来,采取新生儿巨结肠经肛根治术,创伤小,效果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1周开始扩肛护理可明显恢复排便功能,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俊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甲状腺囊肿是外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但费用较高,并发症多.自1990年8月,我们采用无水酒精囊内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广友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35例多发性肌炎(PM)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35例PM患者血清酶学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活检发现肌纤维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肌电图、肌活检对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贫血是一种症状,凡在单位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Hb)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数值称为贫血.其基本原因是红细胞的增生与消耗失去平衡,即增生不足,或消耗过多,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贫血的分类按照贫血产生的机制分红细胞生成减少(如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按细胞形态分类: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作者:陈允贵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近年来,抢救成功率虽有所提高,但仍然是心血管患者致死的常见原因.因此,能否对急性心肌死(AMI)患者进行分秒必争、准确无误的抢救,护理工作是一个重要因素.本科2001~2005年共收治AMI患者79例,现将本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疗法.方法选择67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4例用中药加甲氨蝶呤(MTX)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用MTX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记录症状体征、监测妊娠包块和静脉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4.1%(32/34),β-HCG恢复时间为(22±9)d,包块吸收消失时间为(23±10)d;对照组三项分别为75.8%(25/33)、(29±11)d、(40±13)d,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5,P<0.01).结论中药加MTX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车翠云;杨学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新的入院出院皮肤情况告知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6月住院的966例及2004年7月~2006年1月865例新生儿家长分别实施两种不同情况告知程序,比较两组住院患儿的纠纷发生率.结果865例住院新生儿全部实施皮肤告知程序,因皮肤问题发生纠纷1例,发生率为0.11%;2003年1月~2004年6月住院患儿966例未实施新的告知程序,因皮肤发生纠纷6例,发生率为0.62%.结论新生儿新的入院出院皮肤情况告知程序可以有效的减少因皮肤问题发生的护患纠纷,护士责任心增强,家长满意度提高,值得在新生儿病房开展.
作者:陈春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化疗是治疗血液病非常有效的手段.尽管目前化疗药物有效率不断提高,但其毒副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常见的是骨髓抑制,其次是肝肾功能的损害.我科在2005年1月~2005年12月对40例因血液病化疗导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采用凯西莱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疏敏;李玉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腰硬联合麻醉保留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特别适合用于下肢和下腹部手术,本文以传统硬膜外麻醉作为对照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素珍;张广慧 刊期: 2006年第14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26岁.拟行剖宫产术,行硬膜外麻醉时,使用硬膜外穿刺套管针穿刺至硬膜外腔,取出针芯,置入注药软管,操作正常.但在撤套管针时阻力很大,在一突然释放感后撤出.经软管试图注药时亦遇到阻力,以致不能注入.后经改施蛛网膜下腔阻滞完成手术.术后软管嵌顿,不能拔除,终留滞,患者返回病房.术后数日内,数次尝试拔除,均失败.
作者:赵庆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对冠心病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冠心病合并单纯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病人均应用冠心病常规治疗药物如阿司匹林、消心痛、β-受体阻滞剂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松龄血脉康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片,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病人均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治疗组大部分病例呼吸困难消失,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X线示肺淤血改善,超声心动图示舒张期二尖瓣E峰和A峰比值(E/A)由小于1变为大于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能够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脏舒张功能.
作者:苏玉成;王大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行输卵管妊娠手术327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分析其发病及误诊原因.
作者:路卫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胃癌发病率已是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目前手术在胃癌的治疗中仍占主导地位,其中根治性手术是能够达到治愈目的的重要方法[1].2000年4月~2005年10月,我院为76例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胃癌根治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永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8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加强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2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作者:赵明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髂骨移植结合转子间旋转截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1997年来采用血管蒂的髂骨移植结合转子间旋转截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评价手术疗效.结果经1~4年随访,优良率75%,有效率83.3%.结论该术式能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股骨头坏死趋势、延缓股骨头缺血坏死进程的目的,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荣华;赵泓;王琦;张禹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