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鹏妹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行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均发生过多种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低血压、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律失常、酸碱平衡失调和张力性气胸.结论掌握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及出现并发症时的应对措施,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肖鹏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噻氯匹啶、低分子肝素与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氯匹啶.观察两组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率(P<0.01),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噻氯匹啶、低分子肝素与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安全,并优于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联用.
作者:孙习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索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的方法.方法45例病人共60支支气管动脉动脉进行栓塞,统计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例数.结果与造影剂反应有关的并发症1例,发生率2.2%,出现与穿刺及导管操作有关的1例,发生率2.2%,与肺部治疗有关的并发症2例,发生率4.4%.结论分析各类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着重探讨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作者:刘继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冠心病是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而胆道疾病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是胆心综合征的主要特点,当其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心电图(ECG)有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时,很容易误诊为冠心病.现将17例胆道疾病引起的胆源性心前区疼痛误诊为冠心病的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谭子凯;司秋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我院自1998年~2003年来收治16例盆腔肿块误诊病人,其中4例较典型.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白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肝硬化自发性腹水感染(SAI)是近几年提出的取代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概念及理论[1],SAI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现已明确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肠细菌、内毒素易位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SAI发生及发展的主要致病机制[2],因此建立有效监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状态的方法对于防治SAI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琳琳;黄宏春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疗法.方法选择67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4例用中药加甲氨蝶呤(MTX)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用MTX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记录症状体征、监测妊娠包块和静脉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4.1%(32/34),β-HCG恢复时间为(22±9)d,包块吸收消失时间为(23±10)d;对照组三项分别为75.8%(25/33)、(29±11)d、(40±13)d,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5,P<0.01).结论中药加MTX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车翠云;杨学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中老年人喘证的治疗疗效.方法我科收治中老年人喘证100例,60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结果病人短期内喘证得到控制.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中老年人喘证很有效的药物.
作者:韩宴斌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贫血是一种症状,凡在单位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Hb)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数值称为贫血.其基本原因是红细胞的增生与消耗失去平衡,即增生不足,或消耗过多,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贫血的分类按照贫血产生的机制分红细胞生成减少(如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按细胞形态分类: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作者:陈允贵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以胸痛为主诉的患者中,有55例误诊为心绞痛,现分析如下.
作者:施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新的入院出院皮肤情况告知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6月住院的966例及2004年7月~2006年1月865例新生儿家长分别实施两种不同情况告知程序,比较两组住院患儿的纠纷发生率.结果865例住院新生儿全部实施皮肤告知程序,因皮肤问题发生纠纷1例,发生率为0.11%;2003年1月~2004年6月住院患儿966例未实施新的告知程序,因皮肤发生纠纷6例,发生率为0.62%.结论新生儿新的入院出院皮肤情况告知程序可以有效的减少因皮肤问题发生的护患纠纷,护士责任心增强,家长满意度提高,值得在新生儿病房开展.
作者:陈春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化疗是治疗血液病非常有效的手段.尽管目前化疗药物有效率不断提高,但其毒副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常见的是骨髓抑制,其次是肝肾功能的损害.我科在2005年1月~2005年12月对40例因血液病化疗导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采用凯西莱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疏敏;李玉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良好的睡眠对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保持健康的体魄具有重要作用.冠心病住院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因此,了解冠心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玉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甲状腺囊肿是外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但费用较高,并发症多.自1990年8月,我们采用无水酒精囊内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广友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8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加强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2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作者:赵明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一种内放疗方法是运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微型放射性125I粒子准确植入到肿瘤内部或周围,使肿瘤组织受到大程度的杀伤,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轻微损伤,达到既能控制肿瘤复发又能大程度保护正常功能的目的[1].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得益于低能、安全、易于防护的放射性核素的问世、影像技术的发展和精确定位治疗系统的开发.其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发病率低.
作者:蒋明;段成洲;王晓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联合维生素E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5年6月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洛伐他汀30mg,每晚1次,维生素E胶丸100mg,每天3次;对照组29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每晚1次,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股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跛行、静息痛缓解率.结果治疗组股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治疗后明显缩小,跛行及静息痛的缓解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29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伐他汀与维生素E联合可明显缓解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作者:王超峰;闫士钦;孙得付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SBI)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S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日即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康复组(59±38)与对照组(47±35)比较,P<0.01;FugI-Meyer评分康复组(57.5±3.5)与对照组(45.4±2.7)比较,P<0.01.结论对SB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减轻患者肌肉痉挛和关节挛缩,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欣;葛希荣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宫颈糜烂为育龄妇女常见的炎症,占已婚妇女的30%~40%,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常用激光、微波等治疗,虽然有疗效,但愈合慢、副反应大.我院近年来用微波联合美宝药膏治疗宫颈糜烂患者9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近年来,抢救成功率虽有所提高,但仍然是心血管患者致死的常见原因.因此,能否对急性心肌死(AMI)患者进行分秒必争、准确无误的抢救,护理工作是一个重要因素.本科2001~2005年共收治AMI患者79例,现将本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