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珍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1年以来收治的13例胃瘫病人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术后胃瘫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所致,如精神因素、手术创伤、残胃本身因手术或异物反应,发生炎症、水肿、胆汁反流、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结论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所致,主要采用非手术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忠义;杨聪敏;田春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良好的睡眠对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保持健康的体魄具有重要作用.冠心病住院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因此,了解冠心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玉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报告一种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对12例儿童股骨髁上新鲜骨折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皮外张力带固定治疗.结果12例病人切口一期愈合,没有发生感染和内固定失效,骨折顺利愈合,髋、膝关节功能好.结论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皮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不损伤骨骺、骨折可达解剖复位、避免二次手术的特点,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卫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35例多发性肌炎(PM)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35例PM患者血清酶学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活检发现肌纤维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肌电图、肌活检对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糖尿病足的定义是与糖尿病患者的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所有进行低位远端截肢手术的患者,有40%~70%与糖尿病有关[1].因此提高对本病认识和综合治疗极为重要.现将近年国内外对其诊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婷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髂骨移植结合转子间旋转截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1997年来采用血管蒂的髂骨移植结合转子间旋转截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评价手术疗效.结果经1~4年随访,优良率75%,有效率83.3%.结论该术式能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股骨头坏死趋势、延缓股骨头缺血坏死进程的目的,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荣华;赵泓;王琦;张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化疗是治疗血液病非常有效的手段.尽管目前化疗药物有效率不断提高,但其毒副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常见的是骨髓抑制,其次是肝肾功能的损害.我科在2005年1月~2005年12月对40例因血液病化疗导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采用凯西莱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疏敏;李玉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8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加强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2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作者:赵明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治疗妊高征的疗效.方法对250例患者用药后血压、蛋白尿、水肿、眼底血管、红细胞压积、抽搐、甲皱微循环等症状改变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用药后妊高征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结论东莨菪碱可以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血液粘滞度,疏通微循环,改善组织缺氧,从而达到解痉、降压、利尿、消肿的作用,在无严格禁忌证时可采用.
作者:马桂霞;常际平;刘东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协同地高辛控制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心室率的疗效.方法共选入住院及专科门诊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1±12)岁.全部病例均间断长期(4周以上)服用地高辛0.125~0.25mg/d,日常轻体力活动时心率仍>100次/min.本次加服步长稳心颗粒(每日3次,1次1包,共服4周)期间服用地高辛剂量不变,并且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加服步长稳心颗粒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查如下项目:①常规12导联心电图,②测计8:00~9:00时静息20min后血压及心率(连续3d求平均值),③Hol-ter检查:计数24h总心率,平均心率、快心率及慢心率,并计数其他心律及频度,④查血脂、血糖、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结果加服步长稳心颗粒后有36例患者自觉胸闷、气短、心悸及乏力症状减轻,其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达75%及90%,静息时心率及24h Holter总心率、平均心率、快心率较前明显减慢(P<0.05或0.01),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前降低不显著(P均>0.05),心电图QRS波群形态及时间,Q-T间期无明显改变(P均>0.05).6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2例患者出现头晕,但均可耐受,本组加服步长稳心颗粒后无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变化.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协同小剂量地高辛控制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心室率效果较好,副作用少.
作者:张仕军;李学栋;龚树春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统计2003年8月~2005年3月门诊和病房收治的诊断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人,主要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平均1~2个疗程.结果80%以上的病人均取得明显疗效,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明显,且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易行.
作者:闫仲朝;高延庆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联合维生素E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5年6月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洛伐他汀30mg,每晚1次,维生素E胶丸100mg,每天3次;对照组29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每晚1次,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股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跛行、静息痛缓解率.结果治疗组股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治疗后明显缩小,跛行及静息痛的缓解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29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伐他汀与维生素E联合可明显缓解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作者:王超峰;闫士钦;孙得付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一种内放疗方法是运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微型放射性125I粒子准确植入到肿瘤内部或周围,使肿瘤组织受到大程度的杀伤,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轻微损伤,达到既能控制肿瘤复发又能大程度保护正常功能的目的[1].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得益于低能、安全、易于防护的放射性核素的问世、影像技术的发展和精确定位治疗系统的开发.其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发病率低.
作者:蒋明;段成洲;王晓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SBI)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S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日即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康复组(59±38)与对照组(47±35)比较,P<0.01;FugI-Meyer评分康复组(57.5±3.5)与对照组(45.4±2.7)比较,P<0.01.结论对SB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减轻患者肌肉痉挛和关节挛缩,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欣;葛希荣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胃癌发病率已是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目前手术在胃癌的治疗中仍占主导地位,其中根治性手术是能够达到治愈目的的重要方法[1].2000年4月~2005年10月,我院为76例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胃癌根治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永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肺部病变术后复发情况及对余肺进行切除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0例肺部疾病手术后复发余肺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余肺切除病人治愈19例,死亡1例,手术结果满意.结论余肺切除是治疗肺部疾病手术后复发的首选方法,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严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梁保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以胸痛为主诉的患者中,有55例误诊为心绞痛,现分析如下.
作者:施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近年来,抢救成功率虽有所提高,但仍然是心血管患者致死的常见原因.因此,能否对急性心肌死(AMI)患者进行分秒必争、准确无误的抢救,护理工作是一个重要因素.本科2001~2005年共收治AMI患者79例,现将本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宫颈糜烂为育龄妇女常见的炎症,占已婚妇女的30%~40%,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常用激光、微波等治疗,虽然有疗效,但愈合慢、副反应大.我院近年来用微波联合美宝药膏治疗宫颈糜烂患者9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冠心病是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而胆道疾病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是胆心综合征的主要特点,当其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心电图(ECG)有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时,很容易误诊为冠心病.现将17例胆道疾病引起的胆源性心前区疼痛误诊为冠心病的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谭子凯;司秋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