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妊娠327例临床分析

路卫萍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妇产科急腹症, 异位妊娠, 误诊原因, 发病率, 病理证实, 手术, 疾病
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行输卵管妊娠手术327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分析其发病及误诊原因.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镇痛分娩188例临床观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醉技术的发展,要求镇痛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我院自2005年开展了镇痛分娩技术,本文对188例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献忠;许燕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新的入出院皮肤情况告知程序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新的入院出院皮肤情况告知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6月住院的966例及2004年7月~2006年1月865例新生儿家长分别实施两种不同情况告知程序,比较两组住院患儿的纠纷发生率.结果865例住院新生儿全部实施皮肤告知程序,因皮肤问题发生纠纷1例,发生率为0.11%;2003年1月~2004年6月住院患儿966例未实施新的告知程序,因皮肤发生纠纷6例,发生率为0.62%.结论新生儿新的入院出院皮肤情况告知程序可以有效的减少因皮肤问题发生的护患纠纷,护士责任心增强,家长满意度提高,值得在新生儿病房开展.

    作者:陈春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1年以来收治的13例胃瘫病人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术后胃瘫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所致,如精神因素、手术创伤、残胃本身因手术或异物反应,发生炎症、水肿、胆汁反流、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结论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所致,主要采用非手术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忠义;杨聪敏;田春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中药加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3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疗法.方法选择67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4例用中药加甲氨蝶呤(MTX)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用MTX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记录症状体征、监测妊娠包块和静脉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4.1%(32/34),β-HCG恢复时间为(22±9)d,包块吸收消失时间为(23±10)d;对照组三项分别为75.8%(25/33)、(29±11)d、(40±13)d,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5,P<0.01).结论中药加MTX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车翠云;杨学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肝硬化自发性腹水感染患者肠通透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自发性腹水感染(SAI)是近几年提出的取代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概念及理论[1],SAI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现已明确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肠细菌、内毒素易位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SAI发生及发展的主要致病机制[2],因此建立有效监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状态的方法对于防治SAI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琳琳;黄宏春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10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良好的睡眠对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保持健康的体魄具有重要作用.冠心病住院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因此,了解冠心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玉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松龄血脉康治疗冠心病心脏舒张功能不全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对冠心病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冠心病合并单纯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病人均应用冠心病常规治疗药物如阿司匹林、消心痛、β-受体阻滞剂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松龄血脉康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片,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病人均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治疗组大部分病例呼吸困难消失,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X线示肺淤血改善,超声心动图示舒张期二尖瓣E峰和A峰比值(E/A)由小于1变为大于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能够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脏舒张功能.

    作者:苏玉成;王大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中老年人喘证60例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中老年人喘证的治疗疗效.方法我科收治中老年人喘证100例,60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结果病人短期内喘证得到控制.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中老年人喘证很有效的药物.

    作者:韩宴斌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35例多发性肌炎临床肌电图及肌活检分析

    目的通过对35例多发性肌炎(PM)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35例PM患者血清酶学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活检发现肌纤维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肌电图、肌活检对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东莨菪碱治疗妊高征2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治疗妊高征的疗效.方法对250例患者用药后血压、蛋白尿、水肿、眼底血管、红细胞压积、抽搐、甲皱微循环等症状改变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用药后妊高征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结论东莨菪碱可以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血液粘滞度,疏通微循环,改善组织缺氧,从而达到解痉、降压、利尿、消肿的作用,在无严格禁忌证时可采用.

    作者:马桂霞;常际平;刘东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余肺切除2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肺部病变术后复发情况及对余肺进行切除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0例肺部疾病手术后复发余肺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余肺切除病人治愈19例,死亡1例,手术结果满意.结论余肺切除是治疗肺部疾病手术后复发的首选方法,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严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梁保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行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行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均发生过多种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低血压、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律失常、酸碱平衡失调和张力性气胸.结论掌握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及出现并发症时的应对措施,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肖鹏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胸痛误诊为心绞痛55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以胸痛为主诉的患者中,有55例误诊为心绞痛,现分析如下.

    作者:施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

    目的研究综合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32例,应用营养神经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局部换药、支持疗法;对照组21例,应用常规治疗法;均在30~40d观察病人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溃疡总有效32例(100%),痊愈26例(81.25%),有效6例(18.75%);对照组总有效19例(90.4%),痊愈7例(33.3%),有效12例(57.14%),无效2例(9.5%).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缩短.结论综合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病人溃疡愈合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付士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无水酒精囊内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36例

    甲状腺囊肿是外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但费用较高,并发症多.自1990年8月,我们采用无水酒精囊内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广友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噻氯匹啶、低分子肝素与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

    目的探讨小剂量噻氯匹啶、低分子肝素与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氯匹啶.观察两组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率(P<0.01),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噻氯匹啶、低分子肝素与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安全,并优于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联用.

    作者:孙习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471例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手术病人的作用.方法针对471例老年手术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98%以上的患者解除了心理负担,能够很好的配合手术,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能够为老年病人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一种内放疗方法是运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微型放射性125I粒子准确植入到肿瘤内部或周围,使肿瘤组织受到大程度的杀伤,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轻微损伤,达到既能控制肿瘤复发又能大程度保护正常功能的目的[1].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得益于低能、安全、易于防护的放射性核素的问世、影像技术的发展和精确定位治疗系统的开发.其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发病率低.

    作者:蒋明;段成洲;王晓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胆道疾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17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是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而胆道疾病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是胆心综合征的主要特点,当其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心电图(ECG)有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时,很容易误诊为冠心病.现将17例胆道疾病引起的胆源性心前区疼痛误诊为冠心病的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谭子凯;司秋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CT导引下穿刺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41例

    单纯性肾囊肿是为常见的肾脏病理异常,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以往多采用动态观察及外科手术,目前佳的选择是采用CT或超声导引下的硬化治疗.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采用CT导引下穿刺注入硬化剂治疗单纯性肾囊肿41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新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