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先玲
为了解苏州大学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和分析了男女学生对待双语教学的态度、教学的影响因素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信息.结果表明,虽然男女学生在对待双语教学的态度、教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距,但大多数学生对药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有较高的认可程度,对教学效果较满意,为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作者:敖桂珍;乔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应用PBL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在免疫学教学中的趋势,探讨了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找出符合我国现阶段教育国情的医学教育模式,满足新时期我国对医学高等教育的需求.
作者:方亮;陈丽华;金伯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加深和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放射医学实践技能课,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实验强化了分析、判断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洋;赵涛;杨烨;任东青;苗霞;李予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将启发式教学法中问题启发、对比启发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到病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紧密结合课堂理论知识的临床实际病例,通过案例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作者:祝峙;朱焱;蒋慧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通过分析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诊断思维教学法,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措施.采用病例讨论式、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运用影像诊断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袁小平;刘琴笑;李勇;陈建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中心血管系统药理内容历来是药理学教与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提高心血管系统药理模块教学效果,将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并将运用PBL教学法在药理学心血管药理模块教学中的尝试与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李斌;周红;陈晓红;周维英;吴翀;岑彦艳;蒋为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医学检验教学中推行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首先要营造整体的PBL教学环境,然后针对不同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教学采取多元化的PBL教学模式,并建立长效评估机制,培养学生自学兴趣、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肖凌;宁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局部解剖学的章末总结课是人体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总结课不仅能归纳总结和升华知识体系,而且能拓展知识,深化认识和提高能力.文章从总结课的授课类型、如何拓展总结课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作者:史娟;金晓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医学(临床病理方向)是南方医科大学新开专业,临床(诊断)病理学是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学生的从业素质.从确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选定教材及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收集教学切片、充实一线教学实力、拓展学生知识面等方面对临床(诊断)病理学进行了教学设计,并探讨了实施策略和体会.
作者:杨红军;李学农;申洪;丁彦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了激发学生对寄生虫学实验的兴趣,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研究型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提高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效果.同时推进了学科的发展,终形成具有医学寄生虫学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
作者:韩甦;张晓丽;董云霞;凌虹;张唯哲;刘爱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作者对传统的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探索,主要措施包括:革新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和基础操作性实验,增加和开设设计性实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多采用开放式教学、合作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改革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使之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实践表明,改革后的实验教学过程,可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晁志;梁镇标;张宏伟;陈兴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色谱分析作为医学院校药学、医学检验以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好和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色谱分析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碎,缺乏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是较难讲解、学生反映较难学的一部分.对利用同化论中的上位同化学习、下位同化学习和并列同化学习模式进行色谱分析教学作了粗浅的尝试,以探索色谱分析教与学的良好方法.
作者:杜曦;唐斌;涂华;周锡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实验动物学教学进行了探讨: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教学中贯彻实验动物伦理教育,建立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教学实验室,改进实验教学环节.
作者:宋国华;刘田福;陈朝阳;王春芳;王志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生物技术制药是生物技术与药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既懂生物技术又有药学基础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讨论了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徐广宇;白羽;杜培革;安丽萍;韩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针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及发展现状,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了依靠闭卷笔试的单一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形成科研思维,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刘小宇;卢小玲;高云;胡波;焦炳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医学遗传学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临床一线,调研遗传病家系,学生主动思考、互相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结果证实该教学法可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遗传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将基础知识与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结合的能力.
作者:郭洪;许雪青;王艳艳;宋敏;王燕;白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在超敏反应教学章节引入PBL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课前对课程进行详细设计,将教学材料提前交给学生,课堂分学生自讲、教师解惑两个环节,并以笔试和提问的形式对课堂效果进行评估.PBL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暴露出PBL教学的缺点.
作者:王娜;杨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针对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探讨将书写实验记录作为实验教学改革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时间管理、团队合作、自我规划、认真观察的能力,而且可以逐渐使其形成对科学研究严谨性、真实性的正确认识.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纪周;李艳茹;刘畅;阚慕洁;臧崇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提高医学生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对神经生物学实验内容及授课方式进行改革.实践证明,实验课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性,对提升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章北林;王金鹏;黄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职称不高、专业不突出,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地方医学院应紧紧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队伍.桂林医学院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及时研究和探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推进全科医学教育进程,创新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孙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