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红
胰腺癌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常见,二者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我们从162例胰腺癌患者中检索得合并糖代谢异常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海;王农荣;林继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重阶段.病人主要表现为抽搐及意识丧失,如不及时抢救或处理不当,母婴均可发生意外.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妊高征孕妇183例,并发子痫56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所致,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 state,PTS)的存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纤溶功能研究较少.
作者:张文杰;王宝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氟桂利嗪(flunarizine,商品名:西比灵),是保护脑细胞的选择性钙离子内流阻滞剂,治疗偏头痛、眩晕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现综合近几年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供临床参考.
作者:余绍玲;席秀芳;韦爱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肩关节前脱位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整复方法多种,各有特点.作者自1995~2004年采用局麻下手牵足蹬复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60例,均获一次成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旺;张国喜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终止49d以内的早孕成功率达90%以上[1].但是由于存在着用药者的个体差异及其他原因,尚存在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问题,为更好地掌握药物流产适应证、提高完全流产率,我们对1670例药物流产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
作者:李葆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通过开展优质服务规范化管理活动,我院消毒供应工作发生质的飞跃,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科室整体职业素质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作者:黄超霞;晁玉英;赵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克,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片每次25m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每天记录心率、心律、血压、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Holter检查,记录平均心率,统计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次数,比较差异.结果两组间平均心率和心律失常事件的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治疗效果与小剂量倍他乐克无显著差异.
作者:吕昀;张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和时间药物学理论,本文以国产尼群地平片10~20mg,晨起顿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2例.观察4周,并设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物方法治疗40例,结果显示两组降压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超红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全口义齿修复往往因牙槽骨吸收,牙槽脊低平以及说话、咀嚼时舌的干扰而难取得理想的固位效果.随着牙髓治疗学和修复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残根、残冠的保留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们对134个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核桩套筒冠修复完成固位和咀嚼效果满意的全口义齿,经过4年临床观察效果良好,但4个牙齿出现根折,核桩脱落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怡;丁虹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用丁咯地尔15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用15d,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2次/d,连用5d;对照组43例,用维脑路通0.4+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共用15d,巴曲酶第1d、3d、5d分别10、5、5U+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3%、69.8%;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3.7%、48.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出现脑出血.结论丁咯地尔、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维脑路通、巴曲酶,且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朱敬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消化道憩室是一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因其并发症的存在,临床表现不一,基层医院的一般医师对其缺乏警惕和认识.现将我院1994~2004年收治的38例消化道憩室病例资料就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分析如下:
作者:袁瑞亭 刊期: 2005年第17期
了解正阳县人民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1],查阅了正阳县人民医院2004年3月~10月院内感染监测月报表、登记表及病历.在229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5.28%,其中原发病以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分别占31.43%(11/35)和22.86%(8/3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占65.71%(23/35),住院时间愈长,感染率愈高,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者感染率高.总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其重要.针对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现将完整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春民;赵永坤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外科引流的概念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其定义与范畴亦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无论何种形式的引流,其根本目的都是希望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排除积聚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由于各种引流物或引流方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和缺点,应用不当及管理不善时则可能事与愿违,甚至产生严重后果.我院近5年来曾出现2例引流处置不当而致腹部再手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希望与同道共鉴.
作者:王保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胆道术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并不多见,发生率一般不到0.5%,但由于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常被手术后反应所掩盖.如缺乏警惕,不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造成严重后果,其死亡率高达50%~70%[1].近8年来,我院用非手术及手术疗法治疗6例,均获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强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72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加强拔管前后的护理.结果172例患者术后冠状动脉灌注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5例拔管时出现迷走神经反射,4例出现皮下血肿,10例出现排尿困难,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痊愈.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于夕丽;林桂仁;孙雪娇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提高对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影像及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及临床表现.结果CT特征性表现:腺泡样结节影、病灶呈较弥漫或范围较大之磨玻璃样改变、病理性支气管像、病灶内假腔.临床特征性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咳白色粘痰、面色苍白、消瘦、低热.本组2例误诊为肺结核,1例误诊为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结论认识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病理基础、影像和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郝天然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院自1998年4月~2004年9月在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26例,成功取出异物24例共31件,报告如下.
作者:王圣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院1997年2月~2000年4月共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90例,并采取不同的护理程序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瑞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自2003年5月~2004年12月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共完成经阴道子宫全切52例,术毕行单次吗啡硬外镇痛,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云生;杨志杰;潘黎晓 刊期: 200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