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特殊气管异物的临床分析

李景霞;钟彦;陈秉辉;程运霞

关键词:气管异物, 严重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耳鼻咽喉科, 危急重症, 死亡, 临床, 患者
摘要: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危急重症,临床上稍有不慎即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科收治1例特殊气管异物患者,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肛周脓肿的一期手术治疗

    肛周脓肿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或脓肿复发率较高.我们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一期根治手术替代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处理急性肛周脓肿,使绝大多数患者伤口愈合后无肛瘘形成,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谦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在小儿感染性休克中临床意义的探讨

    小儿感染性休克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识别一些危险因素、及时给予有力的干预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降钙素原(PCT)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急性感染早期诊断指标,在感染和非感染的许多疾病过程中,其浓度的改变可提供有价值和及时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观察感染性休克患儿PCT的动态变化,结合临床病情转归,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泓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浅析音乐结合陪护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与陪护相结合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第三季度住院分娩的120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产妇入院后即采用音乐与陪护相组合法试验组(60例),一组为常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结果组合法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程缩短,产后出血少,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音乐与陪护相结合可使产时并发症和难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低,提高了分娩质量[1].

    作者:蓝海霞;周玲玲;张东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50例胆道疾病患者术前心电图分析

    近年来胆道疾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病而继发心脏病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Schwart等[1]报道,在109例胆囊炎患者中,63%有冠心病症状.心电图作为表现之一,应予以高度重视,分析心电图异常的原因,评估其危险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对提高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从近几年胆道手术中抽取150例胆道疾病患者术前心电图进行初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建东;孔庆武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ICU患者发生腹泻的临床探讨

    病情危重患者腹泻常常提示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功能障碍时,可诱发原有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预后不佳,据临床观察,人住ICU的危重患者发生腹泻的比例较高,既加重了病情,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了解ICU患者腹泻的原因和特点,我们对入住ICU前无腹泻,入住24h后发生腹泻的48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爱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9例疗效分析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我们5年共收治ITP患儿89例,使用5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素梅;路红凡;徐学聚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痰热清治疗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加入10%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静滴治疗;对照组用病毒唑注射液10~15ml/(kg·d)加入10%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静滴治疗;青霉素G 3~5万U/(kg·d)加入生理盐水100~200ml中静滴治疗,疗程为7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7%,对照组治愈率90%(P>0.05),两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洪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艾萨克综合征

    艾萨克(Isaacs)综合征亦称获得性神经性肌强直、IsaacsMertens综合征、神经性肌强直、连续性肌纤维活动、运动单位持续活动综合征、肌纤维颤搐(Myokymia).是一种罕见的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自发性连续性肌肉活动综合征,自1961年Isaacs首次报道以来,迄今为止,我国报告不足30例,全世界报告不足100例.

    作者:周亚丽;张飒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小20岁,大60岁.病程长15年,短半年.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以急性上腹部疼痛为首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附3例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中老年人发病急,危害重,死亡率高的疾病.典型的心肌梗死有心前区疼痛,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改变,较易诊断.不典型病例,往往症状多样、多变,加之其病史不详,容易误诊.我科自2005年1~2月共收治3例以急性上腹部疼痛为首要表现的AMI,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德夫;吕建荣;梁艳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前牙区人工种植101例临床观察

    由于种植外科技术的飞跃发展,包括骨劈开术、骨挤压术和各种植骨技术,使得口腔种植义齿的适应证得到大大发展,现在已经可以修复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1].特别是对前牙区牙缺失,由于其不损伤邻牙,无须固位基牙,病人感觉舒适、美观,并能承受一定的(牙合)力,临床上颇受患者欢迎.我科1998~2002年对101例患者实施了249枚人工种植牙植入及修复,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于启贤;张立民;沙义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观察

    2003年1月~2004年8月来我院要求人工流产孕妇269例,其中139例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宫旁注射,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美荣;陈瑞英;肖瑞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逆转卵巢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人体细胞都有自我保护机制,肿瘤细胞也不例外,所以它对杀死自己的各种化疗药物也有抑制作用,即防止其对自身的损害[1].虽然化疗已成为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上述原因,肿瘤细胞可通过各种机制产生耐药导致化疗失败,疾病进展.耐药性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不同药物其耐药机制不同,同一种药物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其中表现突出、常见的是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

    作者:熊丽丽;田晓予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58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高龄患者生理功能的变化,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院1994年10月~2004年12月高龄尿毒症患者58例血液透析资料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生;陆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中药治疗弥漫性声带息肉致音声障碍8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与手术治疗弥漫性声带息肉所致音声障碍的疗效区别.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中药组与手术组.3个月后判断发声及检查声带情况.结果药物组50例,痊愈4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愈率97.7%;手术组36例,痊愈28例,有效8例,无效0例,治愈率77.8%.结论中药治疗弥漫性声带息肉性音声障碍较手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国安;徐增坤;彭桂枝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对1组14例行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经过术前与术后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均取得优良疗效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术前精心准备和术后细心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状发生,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周凤英;张胜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头痛46例

    头痛是病人的一个自觉症状,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各种头痛迁延不愈,病久入络,可转为瘀血头痛.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此在临床上远期疗效不甚理想.我们自2000年2月~2002年2月对46例顽固性头痛运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留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152例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停经49d内的早期妊娠,其安全及有效性已较为肯定.然而对于妊娠10~16周人工流产偏大、利凡诺药物引产偏小的钳刮对象,我站从2001年6月~2002年6月间对152例此对象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竹如;郭旭红;李宁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胆内瘘16例诊治体会

    胆内瘘是一种少见的胆道疾病,术前往往没有明确诊断,给术中处理带来了困难.我院自1985年~2005年1月共收治16例,现就该病的诊治体会作以下讨论:

    作者:贺建功;孙秋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手术选择单次硬膜外阻滞麻醉虽有较好麻醉效果,但存在平面相对不易控制、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相对阻滞不全或牵拉刺激症状明显等问题.为克服上述不足,我们以硬膜外单次及连续阻滞不同给药方法进行临床比较,结果后者临床效果更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万超;高晓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