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
近年来胆道疾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病而继发心脏病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Schwart等[1]报道,在109例胆囊炎患者中,63%有冠心病症状.心电图作为表现之一,应予以高度重视,分析心电图异常的原因,评估其危险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对提高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从近几年胆道手术中抽取150例胆道疾病患者术前心电图进行初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建东;孔庆武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停经49d内的早期妊娠,其安全及有效性已较为肯定.然而对于妊娠10~16周人工流产偏大、利凡诺药物引产偏小的钳刮对象,我站从2001年6月~2002年6月间对152例此对象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竹如;郭旭红;李宁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高龄患者生理功能的变化,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院1994年10月~2004年12月高龄尿毒症患者58例血液透析资料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生;陆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肛周脓肿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或脓肿复发率较高.我们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一期根治手术替代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处理急性肛周脓肿,使绝大多数患者伤口愈合后无肛瘘形成,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谦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急性妊娠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妊娠末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临床较少见,一般发生在妊娠31~42周,多在妊娠第32~36周发生,发病急,进展快,母婴死亡率高,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2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吴瑞婷;许华强;王清图;王宪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使用新型工艺代替进口多导睡眠仪的体位传感器,使造价大大降低,精度达到进口传感器水平,不再是易损元件而且可以长期使用.方法机械部分使用凹槽线切割技术,电路上使用平衡电桥原理,传感部分降低易损几率,不再使用判别晶体片,减低成本.结果投入临床使用后一切正常,成本仅仅为进口配件的十分之一,选材上注意负载效应影响,引用误差值仅为0.04%,信噪比大于65dB,灵敏度达到0.001V/Ω.结论该产品完全可以做到进口体位传感器的功能替代,推广使用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上百万的资金,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好产品.
作者:郭恩宇;冷奇;花爱香;王霄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细胞浸润.为进一步提高对CNSL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98年6月~2002年8月收住的52例(AML 39例,ANLL 13例)急性白血病中有16例诊为CNSL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健;王毅力;邓秀芝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我们5年共收治ITP患儿89例,使用5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素梅;路红凡;徐学聚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病情危重患者腹泻常常提示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功能障碍时,可诱发原有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预后不佳,据临床观察,人住ICU的危重患者发生腹泻的比例较高,既加重了病情,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了解ICU患者腹泻的原因和特点,我们对入住ICU前无腹泻,入住24h后发生腹泻的48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爱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艾萨克(Isaacs)综合征亦称获得性神经性肌强直、IsaacsMertens综合征、神经性肌强直、连续性肌纤维活动、运动单位持续活动综合征、肌纤维颤搐(Myokymia).是一种罕见的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自发性连续性肌肉活动综合征,自1961年Isaacs首次报道以来,迄今为止,我国报告不足30例,全世界报告不足100例.
作者:周亚丽;张飒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剖宫产手术选择单次硬膜外阻滞麻醉虽有较好麻醉效果,但存在平面相对不易控制、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相对阻滞不全或牵拉刺激症状明显等问题.为克服上述不足,我们以硬膜外单次及连续阻滞不同给药方法进行临床比较,结果后者临床效果更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万超;高晓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也成为冠心病外科发展的一个趋势.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即在不用体外循环下跳动的心脏表面完成的搭桥术.自2002年8月以来,我院对32例冠心病患者实行冠脉搭桥术(CABG),其中13例是在非体循环下进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邵霞;王春燕;黄淑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患的一种表现,发病率高,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常有心、脑、肺等多系统功能损害.我院1998年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SAS并脑血管疾病患者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玲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药泵又称为植入性药物传送系统.药泵化疗是肝癌患者术后治疗的主要途径,其优点是在皮下和血管之间建立一个可长期保留的通道,能反复多次地注入化疗药物和保肝药物等,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对有效地预防肝癌复发和治疗肝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药泵是埋在皮肤下面的,由于各种原因,药泵穿刺未必能一次成功,从而就会增加病人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护患关系.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对我院的380例体态肥胖的老年肝癌患者行药泵穿刺化疗,积累了一定的药泵穿刺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军;江永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尿路感染是细菌进入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导致炎症发生的疾病.各种调查资料均显示:在成人中,女性罹患尿路感染明显多于男性.未婚女性发生率为2%,已婚女性发生率为5%,老年女性发生率为100%[1].本病的致病原因及如何针对各种致病原因进行预防,对女性来说十分重要.现对本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向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患者,女,69岁,主诉:绝经10余年,阴道排液4月,点滴流血40天来院就诊.妇科检查:阴道壁略充血,宫颈肥大、充血、水肿,子宫后位,如50d孕大、软、无触痛.双附件区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正常.超声所见:子宫后位,体积增大,宫体大小为6.2cm ×4.7cm ×4.5cm,实质变薄,回声均匀,宫内探及4.4cm×3.9cm ×3.5cm的高回声光团,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小低弱回声区.CDFI:其内部可见点状血流信号,RI为0.35.超声提示:宫腔内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手术所见:子宫如50d孕大,质软且脆,剖视子宫见宫腔右前壁肿物约4cm×4cm×4cm,蒂粗约1cm,肿物表面光滑,质软.双侧输卵管、卵巢萎缩.病理诊断:①子宫粘膜下腺肌瘤.②慢性宫颈炎.
作者:王晓燕;邹艳丽;王向东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头痛是病人的一个自觉症状,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各种头痛迁延不愈,病久入络,可转为瘀血头痛.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此在临床上远期疗效不甚理想.我们自2000年2月~2002年2月对46例顽固性头痛运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留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小20岁,大60岁.病程长15年,短半年.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中老年人发病急,危害重,死亡率高的疾病.典型的心肌梗死有心前区疼痛,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改变,较易诊断.不典型病例,往往症状多样、多变,加之其病史不详,容易误诊.我科自2005年1~2月共收治3例以急性上腹部疼痛为首要表现的AMI,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德夫;吕建荣;梁艳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25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观察,根据ST段偏移的程度大小及ST段动态变化的形态,再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冠心病所至的缺血性ST段移位.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有典型胸痛症状组、无胸痛症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别对ST段偏移的程度、大小、形态进行综合测量分析.结果有典型胸痛症状且ST段下移≥0.15mV者12例(占48%),临床无症状即无痛性ST段下移≥0.10mV者11例(占44%),有胸痛症状无ST段移位者2例(占8%).结论通过对25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尽管动态心电图对诊断缺血性ST段移位的分析能力很强,但对ST段移位是否为冠心痛所致,有无临床意义,不但要根据ST段偏移的程度及动态变化的大小、形态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动态心电图诊断缺血性ST段移位必须≥0.10mV~0.15mV以上),还要结合临床资料才能考虑为冠心病所致的缺血性ST段移位,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显灵 刊期: 200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