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武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冬春季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是由于机体变态反应,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导致的广泛性、可逆性小气管痉挛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有的发病迅速,开始发病就伴意识障碍;有的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哮喘严重发作,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形成哮喘持续状态.现代医学把这两种哮喘总称为重症支气管哮喘.
作者:王久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剖宫产主要有下腹部纵切口及横切口两种.纵切口的缺点是:影响美观,痛感重,腹壁疝的可能性大.改良式横切口的优点是弥补了纵切口的缺点.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我科行改良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630例,取得良好效果,作者认为此法简单易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王爱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纯性腹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肠道活菌制剂、热熨按摩、停用抗生素,不予禁食等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106例.结果: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标准及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小儿泄泻疗效评定标准,总有效率为87.7%,其中病程7~30天者治愈率54.3%,有效率92.9%;病程61~90天者治愈率27.2%,有效率63.7%,明显低于病程短者.结论:患儿在单纯性腹泻病程中,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尤其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延长病程,影响疗效.
作者:田明;梁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务人员对病人在住院期间一般的要求,如尽快确诊、有效治疗、娴熟的操作技术等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病人的心理需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病人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是必须先掌握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作者:葛运利;寇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院前急救的主要高危病种之一,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发生AMI时,症状常常不典型,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我们于2001年2月~2003年3月院前急救老年AMI30例,经现场紧急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入CCU病房,过程顺利,无1例死亡,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郝德英;马富玲;董冰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总结乳腺癌预后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乳腺癌预后指标PCNA、C-erbB2、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组织形态学的关系及其表达所具有的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预后指标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亦有助于区分乳腺癌的良恶性病变.结论:乳腺癌预后指标对于衡量乳腺癌病人预后与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刘秀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94年至今,我们采用血液灌流(HP)为主抢救严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80例,除4例严重中毒死亡外,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生;吴光华;陈晓莉;罗筱云;陈彩娥;应丹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雅克什综合征是婴幼儿时期为常见的贫血性疾病,易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我们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遇1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培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病,而是要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病人.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康复[1].2001年以来,我科将人文关怀点滴渗透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渲染了护理文化氛围,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马志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鼻骨骨折及上颌骨额突骨折在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部分病例涉及法律,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早期作出正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传统治疗心衰常用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但临床发现对有些心衰病人如肺原性心脏病、严重心肌损伤或有活动性心肌炎者,如风湿活动期、严重二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时等,疗效较差,甚至无效.有些慢性心衰对洋地黄耐药,或易出现洋地黄中毒.因此,随着对心衰病理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临床医生正努力探索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新途径.本文对采用多巴酚丁胺与硝酸甘油联用治疗心衰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作者:屈兴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300例职工健康体检,采用超显诊断(超高倍显微诊断)对血液活血亚细胞成分变化的观察,探讨超显诊断在早期预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300名体检者中采小指尖血,制成活血片,以超高倍显微镜(ACT-2002)进行观察,所得结果与临床体征及相关检查进行比较,以评价体检者的健康状况.结果:通常情况下超显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83.0%.临床体征及检查为阴性的项目中约20%被评为亚健康.尽管可能存在预(误)判情况,但从结果分析,其中部分情况可能属于早期预示诊断.结论:超显诊断是一种快速、比较准确、客观和方便的检测方法,可为临床早期预示疾病和避免疾病的发生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王友宁;叶秋芝;孙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法乐四联症心内矫治术心肺转流前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致命的低氧血症.苯福林是纯α受体兴奋药,有利于减少右向左分流,可用于治疗法四病人伴发的缺氧发作.
作者:宋先荣;张咸虎;彭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病理导致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治疗困难,预后差.1999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用通心络、卡托普利治疗取得较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仲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幼年息肉又称简单息肉,多发生2~10岁男孩,约占小儿息肉中的80%,为良性含腺体的肉芽肿,一般认为其不属于肿瘤性息肉,因而不发生癌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慢性便血,便血发生在排便终了时,当息肉表面发生感染时可有反复脓血样便,该病由于出血量不多,对小儿影响不大.我科在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肠息肉患儿28例,全部采用电子结肠镜直视下行电凝、电切术(无采取任何麻醉),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肠息肉切除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喜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而它的防治也日益受到重视,血脂测定是临床诊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但各地区报道的参考值存在较大差别,了解并建立本地区的参考值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们调查了惠民地区1248例健康人群血脂四项水平,以了解并初步建立适应本地区的参考范围,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洪泉;郭玉娥;赵志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苏诺(盐酸纳洛酮)可抑制β-内啡呔(β-EP)的释放,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缺血区的血流量,同时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调节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TXA2)平衡,改善微循环;还有减轻脑灌注后脑损伤及脑水肿,促进缺血性神经元功能恢复的作用[1].我们于2002年5月~2003年5月用苏诺注射剂,采用随机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苏诺治疗14天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美玲;冯振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血清学分型法检测HLA-B27抗原并进行对比.结果:76例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阳性,血清学检测44例阳性.两种方法检测HLA-B27抗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流式细胞术可以作为一种检测HLA-B27抗原的可靠的方法,并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作者:李毅;冯强;杨宪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喹诺酮类药物以其广谱、高效、安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期在临床操作中,本人发现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配伍时出现浑浊,经查阅由宗希乙编著的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56种注射剂配伍变化检索表>,未查阅见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为进一步证实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特进行了以下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平;王静;陈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心肺复苏后肌震颤的出现和持续存在不仅会导致肌肉损伤,严重者产热过多导致高热引起脑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延迟脑复苏或使脑复苏失败.有者因肌红蛋白产生过多而致肾功能障碍.为控制肌震颤,多数相关书籍推荐首选安定.但临床实践的结果并不理想,为寻找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本研究选用了具有良好抗惊厥作用的硫喷妥钠加以探讨.
作者:孙绍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