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5例

许强;朱涛;郭建华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 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现报告如下, 脑室内血肿, 脑实质出血, 意识状态, 瞳孔散大, 手术时间, 生命体征, 破入脑室, 良好疗效, 高血压病, 出血部位, 病理反射, 收缩压, 脑血肿, 计分法, 资料
摘要:1999年9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60~75岁.高血压病史平均13年.意识状态(Glasgow计分法):9~12分31例,6~9分21例,6分以下3例.生命体征:入院时体温正常或略高48例,38℃以上6例;收缩压高者28kPa,低者18kPa;呼吸20~30次/min;心率110次/min以上者18例;明显偏瘫及病理反射阳性者49例,一侧瞳孔散大者3例;出现应激性溃疡者2例.出血部位:壳核血肿42例,丘脑血肿11例,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6例,原发脑室内血肿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3h~2d.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粘连5例报告

    人工流产是通过手术器械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12周以内的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我国自首创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以来,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此法安全、有效、简便、快速,但手术后引起的手术并发症也有不少,例如宫颈粘连(包括部分宫腔粘连),亦称为Fristch-Ashermen氏综合症,据报道其发病率为0.31%.近几年,我站在手术后并发症的诊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其中收治的5例宫颈粘连报告如下:

    作者:张正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123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出疹性疾病.此病多发于小儿,2岁以内发病率高.其主要特点为:高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指或趾端特异性蜕皮.由于此病可引起心肌损害,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是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我科自1995~2003年共收治123例川崎病人,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彩晓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根(3)式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报告

    我科自2000~2003年期间,对DukesB、C期右半结肠癌行根(3)式右半结肠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永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诱发性排痰在胸科手术后的应用及效果

    胸科手术后患者因麻醉、手术创伤及机械通气等原因,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由于患者不能很好地运行自主排痰方法,或因害怕疼痛不敢用力咳嗽而无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常规的电动吸引器负压吸痰往往只吸出大气道的痰液,且有不少副作用,如低氧血压、气管痉挛、气道粘膜受损、心律失常等,甚至危及生命的病例也有报道.而且此项操作属侵入性操作,会增加呼吸道的感染机会.因此,寻找有效排痰方法预防胸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一个课题.自2000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诱发性排痰,有效地预防了胸科手术后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致的肺部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大英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脑外科的夜间护理体会

    夜间护理有很多特殊性,尤其是脑外科病房更甚于其它病房,其主要特点:①危重病人多.②夜病病情常发生变化.⑧急诊手术频繁,约占本科总床位数的10%.④病人意识不清、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的多.⑤常规治疗工作和基础护理多.一般夜间护理仅一人,要负责全病房30~40位病人,护理任务十分繁重,护理中的一切突变都要独立思考、分析处理,而且还要求我们不但要有全面的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较强的责任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如何做好脑外科病房夜间护理是一门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我们在工作中的粗浅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冰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甲亢性心脏病误诊32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是甲亢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临床表现有时无甲亢高代谢征象,极易误诊.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在1999年2月~2003年12月期间误诊的甲亢心32例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崔超巍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8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云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阿妥伐他汀降血脂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妥伐他汀的降脂疗效.方法:对90例高脂血症患者予以阿妥伐他汀10~20mg治疗4~8周,复查血脂.与治疗前比较.结果:阿妥伐他汀治疗4~8周后TC、LDL-C、TG均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妥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盘丽;贾合磊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钳刮术前的应用

    米非司酮作为受体水平竞争性孕酮拮抗剂,能拮抗孕酮对宫颈胶原分解的抑制作用,扩张和软化宫颈;米索前列醇是80年代人工合成的,具有口服活性的PGE类物,同体内分泌的PG一样,有短时间内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根据以上原理,我们在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诱导宫颈成熟、扩张和软化宫颈,使钳刮术易于操作,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达到了消除手术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杜玉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关节松动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腰腿痛病症,其发病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外伤造成纤维环的破裂和髓核组织的突出,我科自1998年10月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亮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性胃镜术的护理

    常规胃镜检查时患者有明显的咽部不适、屏气、恶心呕吐及躁动等痛苦感,往往难以配合,给胃镜检查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机械性损伤.我院自2002年5月开始,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587例患者行无痛性胃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廖智慧;张君慧;汪克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重症肺炎目前仍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除应重视抗感染外,进行其他有效的辅助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因其确切的疗效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应用IVIG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丽红;刘玉春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托吡酯治疗22例小儿难治性癫痫与智力低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对托吡酯治疗20周以后22例病例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影响疗效的原因.结果:22例中控制症状发作≥50%者9例,有效率达40.91%.其中单药治疗5例,有效者3例,有效率达60%,添加治疗17例,有效者6例,有效率35.29%.不良反应属于轻度,不影响疗效.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可以提高有效率,为改善预后提供一个机会.

    作者:梅雅琴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性封堵术的护理

    目的:介入性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7例的护理.方法:使用国产镍钛合金双面伞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经股静脉,在ASD的左房侧释放大伞,腰部卡于缺损处,回撤至右房侧释放小伞,关闭ASD.结果:17例全部成功,术后24~48h予以心脏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准确固定,未影响周围结构与功能.6月后心脏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异常.结论:护理工作重点是术前心理护理,准备充分;术中心电监护,熟练掌握介入器材使用,熟悉手术步骤及术者的意图,配合默契;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栓塞、穿刺点出血、感染等.

    作者:王娟;王东平;江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与山莨菪碱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毒素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1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用阿奇霉素注射液10mg/kg·d-1与山莨菪碱0.1~0.3mg/kg·d-1注射液混于同瓶液体中静滴;对照组74例单纯给予阿奇霉素静滴,3~5d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肺部哆音消失快,住院天数短,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阿奇霉素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能促进肺部痊愈,且能减少阿奇霉素的副作用,值得儿科临床应用.

    作者:李秋宜;欧阳卫芳;高魏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47例治疗体会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是肛肠外科常见症之一.笔者认为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避免二次手术,无后遗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丁照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驻马店市郊区840名妇女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驻马店市郊区农村已婚妇女的妇女病发病情况,为今后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我院于2003年7月~2003年9月对我市郊区农村的840名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花更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74例过期妊娠与围生儿死亡的临床分析

    在基层医院,因受客观条件、基层保健网络和孕妇自我保护意识差的限制,对孕妇的产前检查、监测、监护很难正常进行,产时监护也不十分规范,致使过期儿围生儿死亡率升高.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2月共收住院分娩的968例患者中74例为过期妊娠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冯兴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65例临床分析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预后不良的指征之一.本文对2000年以来收治的178例急性脑血管病中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68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魏文化;杜兰玉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西咪替丁联合聚肌胞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5例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聚肌胞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应用西咪替丁联合聚肌胞连续结膜下注射.结果:治愈率达92%.结论:西咪替丁联合聚肌胞连续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