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茹
例1,女,20岁.2001年6月20日因1h前火焰烧伤颜面部入院.诊断:烧伤2%Ⅱ度.给予1‰新洁尔灭、生理盐水依次冲洗后磺胺嘧啶银糊剂暴露疗法.全身应用注射用青毒素钠160万U 肌肉注射,1/12h,预防感染.0.5h后病人出现寒颤、高热,体温高达39.7℃.给予吲哚美辛片25mg口服,2h后体温降至37.8℃,4h后体温不升35.6℃.
作者:李士民;常贵华;姜文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外部性脑积水又称蛛网膜下腔积液.多数出现在生长迅速的婴幼儿,一般无颅内高压的表现.为特发性或与外伤、颅内感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关[1,2].本文收集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46例,详细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听见,以加深对其认识水平.
作者:于四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眩晕症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1998年10月~2001年12月应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36例,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巧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茶碱用于治疗哮喘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治疗急慢性哮喘的主要药物.由于该药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个体差异较大,参考文献资料及本人在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本文重点讨论茶碱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魏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间综合征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死因之一,其发生机理是由于有机磷农药的神经毒作用,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出现肌无力症候群,因它出现于急性胆碱能危象之后,迟发性神经病之前,为一组独立的症候群,故称之为中间综合征.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呼衰)是临床急症,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抢救的关键就是建立人工气道,改善通气.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不同对患者的影响亦不同.我们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经鼻盲插、喉镜直视下经口插管及气管切开置管抢救呼衰患者67例,现就其各自特点做一对照分析.
作者:康维华;刘长恩;刘瑞吉;乔华;张向宁;兰岚;卢宏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文应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剂(简称碧兰麻对口腔内科牙髓摘除术50例颗)患牙的麻醉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碧兰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腔科专用局部麻醉剂,它可取代传统的麻醉方法.
作者:韩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房颤患者纤溶系统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交叉设计.选入30例慢性房颤患者分为三组,缬沙坦治疗组(口服80mg/天),苯那普利治疗组(口服10mg/天),对照组:三组均不限使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前及治疗第10天各采静脉血1次,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型(PAI-1)活性t-PA抗原含量,PAI-1抗原含量.结果:三组的t-PA活性、t-PA抗原含量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PAI-1活性,PAI-1抗原含量治疗前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无明显性差异(P>0.05).缬沙坦组和对照组相比较,t-PA活性、PAI-1活性和PAI-1抗原含量P<0.01,t-PA抗原含量P<0.05.苯那普利组和对照组比较,tPA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t-PA抗原含量、PAI-1活性和PAI-1抗原含量均有差异(P<0.05).缬沙坦和苯那普利组比较,t-PA活性、PAI-1活性、PAI-1抗原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t-PA抗原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AT1受体拮抗剂和ACE抑制剂通过减轻内皮系统的损伤,对慢性房颤患者的纤溶系统有改善作用,并且AT1受体拮抗剂优于ACE抑制剂.
作者:刘军利;王智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在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期间和本院2000年~2002年,用健择+顺铂治疗非小细胞癌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丽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不合理的西药配伍,不仅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加强,而且会引起药源性疾病,因此,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作者:郝凌云;李亚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们自1998年6月~2002年3月间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163例,均经CT和/或腰穿证实,排除有糖尿病史32例,限于医院条件其余131例未查糖化血红蛋白,发现其中50%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糖增高.现将其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惠大贵;郭香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53岁.对称性指关节疼、晨僵多年,疑为类风湿,但实验室检查均不支持,而未用药物治疗.2000年3月因高血粘症服用肠溶阿斯匹林片每日50mg,一周后自觉关节肿痛减轻.
作者:吕孟存;李建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金属烤瓷冠修复体具有抗折力强,颜色及外观逼真,表面光滑,耐用不易磨损,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修复体之一.我们对本科室制作的烤瓷修复体的远期效果进行了临床评价,讨论如下.
作者:刘艳林;苏健;陈冠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三大病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后期约50%~70%有肾功能损害,其中25%发生尿毒症,延缓肾功能恶化进展,是治疗糖水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关键.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洛汀新联合黄芪当归合剂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飞蛟;崔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提供一种局部喷射给药治疗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及口腔溃疡的新疗法.方法:以双黄连粉针剂(金银花、黄芩、连翘)、甘草干浸膏、薄荷脑、药用滑石粉为原料,按照制剂学工艺制备复方双黄连喷刺,用于治疗全身症状较轻的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和口腔溃疡,并设对照组喉风散喷剂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经小样本临床疗效对比显示,复方双黄连喷剂治疗上述疾病疗效显著且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双黄连喷剂治疗全身症状较轻的的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局部用药安全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选择.
作者:张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2年2月,我们从农村自愿无偿献血者中检出1例抗HIV-1阳性,并获确认.报告如下.
作者:王传芳;许永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胆囊部分切除是指将胆囊底部、体部及颈部前后壁的大部分切除,仅胆囊床上的胆囊后壁全部或部分留在原位,其残留的粘膜予以剔除或破坏,胆囊管按常规方法分离后解扎.此种操作称胆囊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我院自1990年5月~2000年5月胆囊部分切除术共计48例,与常规胆囊切除术一样,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及病理变化和局部解剖特性,骨折固定困难,保守治疗时间长,不愈合率高,而手术治疗操作复杂,老年人身体状态差,心、肺、泌尿系统并发症多等问题.本院从1995年起对骨折移位大及断端不稳的病人在X光透视下,经皮闭式三针内固定85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洪利;周家强;曹立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世界各地脑血管专家从临床和动物实验方面都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可增加疗效和减少致残率.脑动脉、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来源的栓子栓塞,都可引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致残率为目的,以早诊断、早治疗为手段,从中探索佳给药时间和尿激酶的使用剂量.
作者:李凤芹;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灯盏花注射液是活血化瘀型单味中成药静脉注射液,具有温阳通络、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疗效较为满意.我们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将本品用于治疗高粘滞血症,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冰;黄锦欢;任乾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