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华;林才瀚
为了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理论课要注重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同时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实验课要多头并举,以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秀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分级教学模式是指在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语言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定不同的教材,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不同层次,不同语言能力学生整体语言水平的提高.本文对分级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专升本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孙为;王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旧有的教学模式,以其新颖灵活、功能齐全、变化多样的示教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善了教学效果,推动了教学的迅速发展.本文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优势,阐述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关系.
作者:郭玉萍;彭惠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通过分析招投标的作用,招投标的程序,高校实行招投标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做好招投标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招投标工作逐步规范化.
作者:张晓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人类的器官是一活动的开放系统,无时无刻不在和它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当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和生物环境)发生变化,超出人体内环境调节的范围而引起神经、内分泌等功能的紊乱,以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应当不断调整、改善环境因素,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郭道静;马丽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世纪、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知识经济时代的的特点,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培养有新的认识、新的定位.这对于推动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素质要求、现状及其培养途径作粗浅的探讨.
作者:王书福;史清芳;王洪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是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分析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在教学时,抓住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满足三条件这一纽带,利用逆推与对比归纳的方法,将三条件有机地结合并贯穿于各滴定方法之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本部分内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作者:任建敏;肖正华;王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医学成人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面向社会医疗机构提供在职人员培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由于成人学生与普通在校大学生在年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生活工作经历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不能套用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模式.针对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上述特点,我校在2001级临床医学专科升本科成人学生的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
作者:冉建华;孙善全;毕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员的授课热情和学员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员的授课艺术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国瑞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医学生物化学课的概念、原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通过系统、清晰的课堂讲授,发挥多种教学媒体的作用,注重教学互动,实施高效教学,进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作者:贾林涛;杨安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细胞培养技术是医学研究生从事课题研究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近年来,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积极探索适合七年制医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细胞培养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操作技术,而且锻炼了科研意识与科学思维,极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
作者:侯云霞;曾位森;罗深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现代医学生进行基本素质教育是实验教学的关键.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基本相符合,也就是说使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这个中介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素,以提高他们的应激能力,使其适应周围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刘锐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临床医学五年制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较系统改革,使解剖学实验课形成一门独立的解剖学实践技能课.系统解剖学理论课集中在多媒体教室讲授,观察实物标本的实验课有所压缩;局部解剖学理论课在具有多媒体的解剖学大实验室讲授并有所压缩,局部解剖学实验课过去观察实物标本改为局部解剖实验操作课并增加学时,学生分组操作总结后由教师进行小结.操作强调课前预习,课后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如有变异在老师指导下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自己报告并让学生都来观察.实验效果初步证明,实验课教学改革可以巩固前面的系统解剖学理论课和实物标本观察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袁玉林;戴冀斌;宋健;袁华;胡成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生物化学课程极重要而又较难学,生动的课堂教学非常必要.教师应精心策划语言与板书,表现机智与幽默.要鼓励学生坚定信心;启发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联想与推理、总结与归纳,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需不忘教书育人,以自身的师德修养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更生动.
作者:于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是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自然科学及基础医学理论较为宽厚,专业实践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较强, 能达到硕士水平的高质量的临床医生.
作者:王娅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作者:严芳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与探讨的问题.笔者在七年制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首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理论课教学注重引导、启发与导读,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奠定创新的知识基础;利用实验课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开设科研活动兴趣小组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范雄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人体解剖学教学法的研究则对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气氛的营造、启发式教学、学生实践机会的增加、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第二课堂的开展等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体解剖学教学.
作者:王殿仕;吕顺艳;李金莲;李云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伴随,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作为教员在教学中运用情感会在教学中产生哪些积极的作用呢?
作者:吴晓东;吴晓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通过CAI课件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与考试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以传统教学为基础,辅助CAI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改革方案.
作者:李秋明;刘慧雯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