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教师如何在科技教育人文化中发挥作用

刘蕾

关键词: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技教育
摘要: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辅之以人文精神的约束,只有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整合,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人才,才能赋予现代化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性内涵.科技教育人文化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每位教师必需面对的新课题.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实验课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实验课在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开发学生智力为活跃的教学环节.搞好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实验课要少讲多练,让学生有充分的动手动脑时间;严格实验报告的书写;完善考试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课在教学中发挥培养能力的作用.

    作者:王中军;靳景云;韩景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人体解剖学教学法的研究则对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气氛的营造、启发式教学、学生实践机会的增加、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第二课堂的开展等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体解剖学教学.

    作者:王殿仕;吕顺艳;李金莲;李云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环境与身心疾病

    人类的器官是一活动的开放系统,无时无刻不在和它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当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和生物环境)发生变化,超出人体内环境调节的范围而引起神经、内分泌等功能的紊乱,以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应当不断调整、改善环境因素,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郭道静;马丽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考试焦虑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健康教育

    通过SCL-90测试,发现1例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明显偏常,其中尤以焦虑、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得分偏高更明显.为此,采用宣泄疏导、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心理健康教育,以期降低其焦虑水平,使其能坚持正常的学习活动.

    作者:卢晓翠;罗海吉;闫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空气栓塞实验的教学体会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是病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病理学实习课教学在任何医科院校的病理学教学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地位不可取代.

    作者:杨红军;丁彦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提高生化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课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印证和巩固理论课内容,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既可以提高学生统筹安排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又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能否培养出符合现代临床检验发展要求的检验人才的关键所在.

    作者:唐利安;王映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把实验台变成演讲台

    在近20年的人体解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研究教学心理学原理,努力运用好高等教育学方法,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钻研教学设计原理.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我们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1],并留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归纳总结[2].作者在兼任辅导员期间,对学生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进行要求[3].同时,进行教学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应[4].

    作者:董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刍议在教学过程中教书育人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每一个教员想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学员的思想实际,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现归纳几点体会.

    作者:代芊;李冰;宁涛;李建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论多媒体教学在基础医学授课过程中的地位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员的授课热情和学员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员的授课艺术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国瑞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教片与医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科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医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而电教片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浓缩性等优点,因而它的制作与使用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

    作者:吴兴安;李继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五年制解剖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临床医学五年制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较系统改革,使解剖学实验课形成一门独立的解剖学实践技能课.系统解剖学理论课集中在多媒体教室讲授,观察实物标本的实验课有所压缩;局部解剖学理论课在具有多媒体的解剖学大实验室讲授并有所压缩,局部解剖学实验课过去观察实物标本改为局部解剖实验操作课并增加学时,学生分组操作总结后由教师进行小结.操作强调课前预习,课后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如有变异在老师指导下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自己报告并让学生都来观察.实验效果初步证明,实验课教学改革可以巩固前面的系统解剖学理论课和实物标本观察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袁玉林;戴冀斌;宋健;袁华;胡成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七年制医学本科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初探

    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是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自然科学及基础医学理论较为宽厚,专业实践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较强, 能达到硕士水平的高质量的临床医生.

    作者:王娅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谈生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为了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理论课要注重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同时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实验课要多头并举,以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秀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七年制细胞培养教学改革探讨

    细胞培养技术是医学研究生从事课题研究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近年来,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积极探索适合七年制医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细胞培养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操作技术,而且锻炼了科研意识与科学思维,极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

    作者:侯云霞;曾位森;罗深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论述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元化的考试方式,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的医学人才,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

    作者:于爱莲;陈秀春;郭居新;杨春贵;赵英会;潘少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伴随,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作为教员在教学中运用情感会在教学中产生哪些积极的作用呢?

    作者:吴晓东;吴晓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观及其对医疗行为的影响

    市场经济浪潮的巨大冲击给社会各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市场行为也逐渐渗透于医疗实践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面对越来越多的变革,如何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医德观,成为了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行业同样面临着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挑战.只有坚持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为基础,以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人民服务为高宗旨,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并重的医德观,并以之指导医疗实践活动,在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尊重的同时,获取相应的利益与回报,才能真正迎接挑战,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作者:卓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法医物证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像临床各科一样,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是应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涉及法律方面有关的生物性检材的检验与鉴定的一门学科,为司法机关提供科学的证据.法医物证学检验应用的学科有医学、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血清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学科.这就使得物证实验教学具有其独创性和特殊性.为此,我们对法医物证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

    作者:徐晓莉;梁景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如何搞好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由于教学手段落后,且实验课所需的教学片因时间长久而退色,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1].

    作者:袁忠海;姚敏捷;梁兆祥;李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如何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

    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主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下功夫,尤其以软件方面即管理方面为重要.硬件建设从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的建设着手.在管理方面,应体现以学为本,重视学生宿舍管理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早开设就业指导课,制造热爱学习的内驱动力;严肃考纪考风,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允许学生重新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重视实习阶段的学习引导与考核,加强医学生的后期管理;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者:桂程君;张胜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山西医科大学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