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爱萍;贾玲;张焕敏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探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艳梅;赵凤琴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右下腹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2000年收治的21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从210例右下腹肿块患者中,诊断阑尾脓肿91例,肠套叠64例,腹壁脓肿9例,肠结核3例,盲肠肿瘤11例.结论:右下腹肿块以阑尾脓肿为多见,肠套叠几乎全为婴幼儿,肠结核多为中青年.
作者:虞锦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乳腺肿块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血流研究,测量其血流参数.结果:乳腺恶性肿块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高于良性肿块,两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付文生;彭旭红;周爱湘;李中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紧急避孕是指未防护的性交或避孕措施失败后几天内采用的一种紧急补救措施,目的是预防非意愿妊娠发生,以减少人工流产率.每个妇产科医生都应该掌握紧急避孕知识和技能,及时为妇女提供各种紧急避孕服务.
作者:常艳玲;畅红晓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总结了68例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状况,重点对感染的部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认为院内感染在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的全过程中都应高度重视,自觉遵守抢救治疗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抢救条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可能引起感染的一切因素,是积极预防感染,降低感染率重要的保证.
作者:刘笑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胆肠内引流术后预防返流的有效术式.方法:25例病人,行胆肠吻合并保留桥袢肠管40cm,作长约肠管半周经之横切口,剥除部分肠壁浆肌层约5cm,近端空肠断端与该横切口端侧吻合.结果:治疗组:术中观察,桥袢肠蠕动波在切除部分浆肌层平面消失;空肠蠕动波达吻合处,经短暂停顿后向下继续蠕动;在吻合口近端桥袢与空肠平行缝合段,空肠与桥袢肠管均出现自近而远的蠕动;术后2例间断发烧、黄疸,优良率73%;对照组无此现象,优良率25%,两组对比P<0.01.结论:空肠蠕动同步胆管空肠Y型吻合具有一定的抗返流作用.
作者:段国祥;孟凡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关系,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病人有可能通过免疫效应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继肿瘤的手术、化疗和放疗三大治疗措施之后,生物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以白介素-2(IL-2)治疗肿瘤在我国是近年引入肿瘤治疗观察的.
作者:邹启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本文总结了自1998年以来我科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历,分析后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救治至关重要,且伤情的严重程度与有无复合伤,手术时机及并发症对其预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脑外伤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对9例以迟发性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脑外伤早期均无明显相应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迟发性癫痫为其首发症状,发病距外伤时间平均4年.9例中有8例脑损伤灶位于皮质区,占88.9%,治疗时间较长.结论:皮质区慢性损伤是导致儿童迟发性癫痫的主要病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儿童迟发性外伤性癫痫的重要条件.
作者:王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颊粘膜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是严重影响面容的主要疾病之一.颊癌的中晚期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在口腔易感染的环境中进行,且常需口腔内组织移植或植皮.因此,手术的成败与术后的护理关系十分密切,现将16例颊粘膜癌术后皮瓣移植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艳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消毒药是临床用来杀灭微生物起消毒作用的药物,是无菌操作与无菌手术的重要措施,城乡各大、中、小医院应用相当普遍,如果保管、使用、配制、储放等稍不当,会发生不良后果,现将有关问题概述如下.
作者:成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本文回顾分析48例心性猝死前病因诱因,猝死前情况及心电图改变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凡是心肌有缺血表现的心脏病,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者,如快速心房纤颤、多源(多形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以及任何原因的心脏扩大伴心功能不全者,均易发生心脏性猝死.因此,在防治措施上,首先应注意病因和诱因的治疗及抗心律失常治疗,防止粹死的发生.
作者:杨长禄;李连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快速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肌病目前尚无统一病名,心动过速虽为其原因之一[1],但其发病机制和诱发规律仍不明确,因这类心肌病是可逆的.因此,探讨其临床特征对改善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胡永丽;陈丽;刘建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对慢性结肠炎的治愈率,并为此病的治疗护理开辟一条新路子.方法:离子透入肠腔内滴入中药.结果:腹痛、腹泻等症状消失,溃疡愈合.结论:离子透入肠腔内滴入中药,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具有创新性,方便简单,见效快,治愈率高.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常见病,其危害已经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又一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非感染性慢性疾病.
作者:高文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多合并肝硬化和早期即有肝内播散,故手术切除的机会不多,放射治疗对肝癌不甚敏感,大多数肝癌有赖于药物治疗.
作者:岳爱萍;贾玲;张焕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腹部突然遇到外界的打击后,常造成腹腔实质性脏器的损伤(肝脏、脾脏等),因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而且病情变化快,能否立即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抢救,关系着伤员的生死存亡,一旦疏忽易造成误诊.我院急诊科几年来曾先后误诊闭合性腹部损伤2例,其教训之深刻,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玉德;潘明荣;禹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统住院病人的构成比、发展趋势及转归特征.方法:对我院20年住院的泌尿系统疾病儿童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泌尿系统疾病住院人数逐年保持相对稳定,其中急性肾炎居首位,但90年代后有逐年下降趋势;肾病综合征(肾病)居第二位,90年代后呈明显上升趋势;尿路感染、紫癜性肾炎、肾衰患者分别居第三、四、五位,逐年呈均态分布.
作者:郭松伟;李丽芳;李长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评估异长春花碱(NVB)与顺铂(PDD)组成的NP方案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0例Ⅲ~Ⅳ期NSCLC患者,采用NP方案,其治疗剂量:NVB 25~30 mg/m2,静注第1、8天;DDP80~100mg/m2/周期,静滴第1~4天(配合水化),21或28天为1周期,2~3周期为1疗程.为预防静脉炎,尽量采用颈部深静脉穿刺置管.结果:40例患者中,CR 3例,PR18例,有效率52.5%(21/40).其中鳞癌和腺癌有效率分别为60.0%(9/15),50.0%(12/24),疗效差别无显著性(P>0.05);Ⅲ期和Ⅳ期肺癌有效率分别为63.2%(12/19),42.8%(9/21),疗效差别有显著性(P<0.05);初治者有效率54.5%(12/22),复治者50.0%(9/18),疗效差别无显著性(P>0.05);中位缓解期8.0月,中位生存期10.5月,1年生存率52.5%(21/40).明显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40例患者中,白细胞下降高达92.50%(37/40),其中Ⅲ~Ⅳ度为60.00%.结论:本组结果表明,N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高的有效率和较长的生存期,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应注意血液学毒性.
作者:马智勇;王居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观察及鼻中隔填塞固定时间长短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与结果: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我科经治的6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处理及病症变化情况,结果发现38例术后观察和鼻中隔持续填塞固定时间少于或等于一周患者中,术后三月病症完全消除25例,治愈率65.8%;23例术后观察和鼻中隔填塞固定时间超过一周患者中,术后三月病症完全消除20例,治愈率87%.结论:术后尽量延长观察和鼻中隔填塞固定时间是提高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麦平青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