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附16例临床分析)

陆巧;李慧成;翁清江

关键词:大肠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 诊治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与治疗.方法:对16例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2例易误诊,手术治疗16例,5年生存率50%.结论:临床表现、钡餐检查、纤维内镜、活检和剖腹探查等结果反复相互印证,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对本病应采用比大肠癌更为积极的治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扁桃体炎500例疗效观察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咽部淋巴组织炎,如处理及时、正确,一般可完全恢复正常.反之易产生诸多严重并发症,或迁延或转慢性.西医通常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弊端较常见.我们自1996年10月起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与既往西医治疗120例对照,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玉萍;魏茹;窦胜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咳嗽型哮喘误诊为支气管炎50例分析

    咳嗽型哮喘临床上易误诊为支气管炎,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诊疗水平,现将自1996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误诊为支气管炎的5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早君;马庆华;殷利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外伤性肝破裂18例诊治分析

    本文总结小儿外伤性肝破裂18例,以交通事故伤和坠落伤为主.肝破裂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右季肋和右上腹外伤史,腹膜炎体征,休克表现及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手术是治疗肝破裂的有效方法,在抗休克的同时及早手术,术中应探查其它腹腔脏器有无损伤.

    作者:奚建立;张毅;李林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心力衰竭误诊分析

    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衰,老年人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分析我院1989年1月至2000年11月误诊的98例老年(≥60岁)心衰病例,总结如下:1心力衰竭病因分析冠心病4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4例,老年进行性心瓣膜病6例,甲亢性心脏病5例,贫血性心脏病4例,心肌病2例.

    作者:刘桂芳;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26例腮腺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腮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作临床病例分析.结果:诊断需结合临床及病理分型.首次手术切除的彻底性与否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刁玉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腹腔灌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腹腔灌洗加抗生素腹腔注射对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8例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行全身用抗生素联合生理盐水腹腔灌洗加抗生素腹腔内注射;取60例同期住院同类病例行单纯静脉给抗生素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2.86%、76.6%,对照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23.3%、53.3%.结论:生理盐水腹腔灌洗联合抗生素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单纯静脉给药.

    作者:张笑双;刘占海;杨小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非降糖药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

    有些药物如强地松、多巴胺、异烟肼等长期使用,可使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血糖增高,而有些药物则通过不同途径加速糖的代谢,使血糖浓度下降,产生低血糖.因此,在长期应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浓度,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当尽量少用或不使用这些药物,以免影响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郭银锋;程国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壁层胸膜外间隙置管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在胸腔手术后的应用

    1996年7月到2000年5月我们应用壁层胸膜外间隙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术后疼痛7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9例,男52例,女27例.年龄7~71岁,平均年龄46岁.食管中段癌14例,食管下段癌21例,贲门癌16例,支气管肺癌11例;开放性血气胸10例,其中伴外伤性膈疝2例;闭合性血气胸7例,其中伴脾脏破裂1例.其中左侧开胸63例,右侧开胸16例.

    作者:乔国勇;郭二伟;马春峰;徐世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附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与治疗.方法:对16例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2例易误诊,手术治疗16例,5年生存率50%.结论:临床表现、钡餐检查、纤维内镜、活检和剖腹探查等结果反复相互印证,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对本病应采用比大肠癌更为积极的治疗.

    作者:陆巧;李慧成;翁清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歧康合剂治疗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临床观察

    歧康合剂系我院院内制剂,临床观察表明对多种疾患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睡眠障碍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我院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艳;池发斌;刘翠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81例病人,男性57例,女性24例,随机分为2组,43倒用奥曲肽100μg,38例用垂体后叶素10u,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0ml,iv,而后再分别用奥曲肽500μg和垂体后叶素40u各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静脉点滴24h,观察止血率和副作用.结果: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的止血率分别为86%和55.3%,而奥曲肽用后无明显副作用,后者却有明显的腹痛、胸闷、大便次数增多等副作用.结论:奥曲肽治疗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垂体后叶素更为有效,且更安全.

    作者:张曙明;牛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疗效比较

    我们对我院1998年10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62例,进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前瞻性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吴慧琳;吴礼兰;纪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观察

    本文于1997年4月到1998年8月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一般资料70例重型颅脑损作病人,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16~58岁.70例均经CT扫描确诊损伤类型:脑挫伤35例,硬膜下血肿18例,硬膜外血肿17例.

    作者:朱敬伟;李萍;朱艳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B超诊断胸膜转移癌46例分析

    胸膜转移癌常引起大量胸腔积液,现将我们院两年来探查的胸膜转移癌46例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与结果46例胸膜转移癌患者,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29~79岁,X线检查均提示胸水,采用EUB-30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沿腋后线、腋中线、腋前线逐肋间进行纵横扫查,其结果如下:

    作者:刘聿慧;魏延芬;李家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JE)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IE患者有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E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提高对IE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徐金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3368例分析

    急诊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的学科.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保全病人生命、减少医院前期病人的伤残和死亡率至关重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我院1997年4月至1999年2月院前急救33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如下:

    作者:王连伟;龚全友;高立功;张勇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交叉感染的预防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插入性操作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交叉感染的机会大大增高.近年有报告胃镜检查后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已成为国际重视的问题[1].特别是对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经内镜传播的可能不时成为医学界、患者及非专业传媒关注的热点[2].如何有效地预防胃镜检查交叉感染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秋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酶及内皮素含量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根还原酶法及酶法、放射免疫法,对4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50例正常晚孕者(晚孕组),在治疗和临产前取血测定NO、NOS、ET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NO、N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程度妊高征组患者血浆NO、NOS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病情越重其值越高.不同程度妊高征之间及中、重度妊高征与正常晚孕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T/NO平衡失调可能是妊高征的发病环节之一,因此,NO-NOS水平及ET/NO比值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程度和预后的一个新标志物.

    作者:张坚;王金凤;贠红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急性肾衰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8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治疗体会,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对8例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结果: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肾损害严重,临床治疗难度大,及时的血液透析加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吕建荣;汪德夫;吴宏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泌乳素血症55例分析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在妇科内分泌门诊中比较常见,其特征为月经稀少、闭经、溢乳,也称闭经-溢乳综合征.本文总结近几年来门诊收集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病历资料,现分析如下:

    作者:蔡春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