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宏勋
目的:探讨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措施.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60例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进行分析,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经手术治疗,恢复良好30例,轻残14例,中残8例,重残5例,死亡3例.结论:外侧裂区是大脑的功能区,血肿处理常有别于其他部位.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时清除血肿,电凝止血时尽量避免损伤大脑中动脉和大脑中静脉.若损伤侧裂血管主干,不要用电凝止血,可在显微镜下用8-0线吻合血管,术后给予扩张血管、预防血管痉挛、脱水及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能有效地减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郑俊宁;李宏伟;吴良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在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中的应用.方法:对比两组角膜溃疡患者应用不同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环丙沙星治疗组感染控制率为100%,对照组用庆大及青霉素感染控制率仅31.5%.结论:环丙沙星在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们于1997年至1998年2月采用牵引加红外电磁波治疗颈椎病引起的颈肩部疼痛等症,收到明显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经腹横切口对肥胖妇女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53例肥胖妇女采用经腹横切口子宫切除术与同期50例纵切口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横切口与纵切口在开腹、关腹所用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率均无明显差别(P>0.05);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切口愈合不良方面有较显著差别(P<0.05).结论:肥胖妇女行子宫切除术采用横切口优于纵切口.
作者:杨柳;陶晶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1989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桡骨下端骨折患者180例,其中15例患者伤后一月发生肩周炎,经对症治疗,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45~63岁,平均51岁;左肩9例,右肩6例;干部3例,农民12例.
作者:商昌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氟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活性高,毒副作用少和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我们应用0.2%氟康唑治疗2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局部滴眼,严重者,结膜下注射及全身应用.结果:治愈率100%,无1例发生角膜穿孔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视力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疗效.
作者:胡立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乳腺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各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妇女肿瘤的首位,正成为我国女性常见、多发病种,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曹秋莉;李芳;胡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地高辛(Digoxin)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由于其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多、个体差异大等原因,导致常规剂量也可引起中毒症状的发生.本文就我们医院近年来30例地高辛中毒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地高辛中毒与联合用药的关系.
作者:李峰;李晖;徐紫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们在平时门诊和机关干部、职工健康体格检查中发现,常有部分病人自述头痛、头晕和四肢麻木,表现为缺血性症状.但临床各科检查均未发现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而血流变学检测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和其它指标较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高血粘综合征,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蔚春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国内流动人口增多,人群免疫力降低等原因,结核病发病明显增多,特别是痰菌阴性(菌阴)的不典型肺结核常出现在综合医院.我科2000年8月~2001年1月共收治肺结核病人133人,菌阴76例,占58%,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脑出血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后.方法:选择老年人脑出血25例对其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5例中,平均年龄74岁,22例有高血压病史,占88%,出现脑疝10例,死亡8例,死亡率32%.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老年人神经源性肺水肿常见而重要的原因,尽早降颅压治疗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神经源性肺水肿.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和积极的预防,死亡率将不断下降.
作者:陈树丹;陈伟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据国内统计,在妇科剖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达20.1%[1].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绝大多数发生在卵巢,常常形成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上极易误诊.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所谓根治性手术需切除双侧卵巢,对育龄妇女无疑是一个严重打击,药物治疗普遍存在不彻底性、价格昂贵和副作用大等缺点,保守手术的术后复发成为主要棘手问题.本文收集了3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并与同期卵巢良性肿瘤进行比较,以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病因及诊治特点.
作者:王瑜;付瑞红;袁俊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高,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除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上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HP感染等因素外,精神因素对消化道的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某些患者的发病原因可能涉及精神和情绪因素[1].为探讨抗抑郁药物对FD的治疗作用,自1998年3月至1999年10月我院应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盐酸帕罗西汀(paroxetine)治疗顽固性FD患者30例,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作者:任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下颌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骨折,颌间固定是下颌骨骨折常见的主要固定方法.其骨折常规处理,固定后,传统上一般不作特殊治疗,必要时对症处理,病人有许多不便和痛苦.三年来,我们在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的指导下,对此病采用综合疗法,效果良好.它一方面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血肿的消退,促进骨折的愈合,减轻因固定而引起的闭口肌群困胀不适;另一方面能促进固定折除后咀嚼和颌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现将病历记载较完整的72例报告如下.
作者:侯惠军;王玉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对46例轻中度高血压(EH)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下简称ATRA)(采用缬沙坦)控制血压时,观察血压变化对左心室肥厚影响.方法:服缬沙坦(Ⅰ组)1年,设对照组(Ⅱ组)34人.结果:两组1年前血压无统计学差异,1年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明显表现在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上.结论:ATRA对控制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有积极意义.
作者:贾洪君;王国涛;刘希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妇科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异位妊娠的保护性药物治疗,常用氨甲喋呤(MTX),其效果确切,但其毒性反应较大.据文献报道[2],米非司酮可用于治疗输卵管妊娠,药物副作用小,效果满意.我们自1996年12月开始试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学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医院感染性疾病.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隐袭,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周围白细胞也可不升高,或仅表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早期诊断困难,一旦发病,病情迅速加重,死亡率极高.现将本院164例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淑芳;尤群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老年期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第二个高峰[1],仅次于儿童期.老年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和其它年龄组相同,但发作症状不典型[2],常被病人甚至医生忽视而漏诊或误诊,部分患者长期得不到正规治疗.据报道,老年性哮喘发病率升高,诊断率很低,致死率不断升高[1].本文分析了老年性哮喘(广义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老年性哮喘的识别能力,早期诊断,正规治疗,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作者:高申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应激性溃疡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是许多重症病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出现提示病人已有严重的胃肠功能不全.为探讨在重症患儿尚未出现消化道出血之前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发展的方法,我们将西咪替丁用于部分重症病例治疗中,观察其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报告如下:
作者:董懿珍;李薇;李志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腹部创伤为外科常见急症,由于病情危重,处理不当易致严重后果,为寻求优良治疗方案,本文对36例腹部创伤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对其处理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本组病例实践,我们体会到:对腹部创伤急救处理应紧紧抓住及时确定诊断,积极抢救休克,及时进行手术和完善术后处理四个方面,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仇建成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