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质量量化检查与随机检查的效果比较

李香玉;范小红

关键词:护理质量, 量化检查, 随机检查
摘要:目的:为考察护理质量量化检查的效果.方法:我们将我院21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护理质量量化检查组(实验组)和随机检查组(对照组),分别按两种方法进行检查.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调查结果对促进建立完善护理质量检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高征患者血浆、新生儿脐血和胎盘中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含量与妊娠及妊高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对33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晚孕组)静脉血、新生儿脐血和胎盘组织中的N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妊高征组血浆及胎盘组织中NO含量显著低于晚孕组(P<O.05).轻度妊高征患者血浆NO含量与晚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NO含量显著低于晚孕组(P<0.05).(2)妊高征组患者新生儿脐血NO含量显著低于晚孕组(P<0.05),与母亲血浆NO含量比较两组新生儿脐血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NO合成和释放减少是妊高征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NO减少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妊高征患者血浆、脐血与胎盘NO含量的差异,可能与妊高征胎盘部位NO合成和释放减少有关.

    作者:许雅娟;王淑玲;卢伟;楚金婷;李俊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积水型无脑畸形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积水型无脑畸形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积水型无脑畸形的患儿均进行CT颅脑平扫,2例曾做增强扫描.结果:10例患儿中大脑半球结构均消失,第三脑室及侧脑室不见9例、不对称扩大1例,基底节、枕叶和丘脑部分残存8例,额、顶叶及颞叶部分残存3例.结论: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闫庆栋;聂曙光;闫锐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23例胰腺损伤的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胰腺损伤病人23例,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淦;刘玉强;郭伟鹏;王陆本;王建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气管插管在抢救羊水粪染新生儿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0年1月至2000年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共3320例,按《头位难产》羊水分度,其中羊水Ⅱ~Ⅲ度粪染79例,占21.8%,随机选择新生儿456例,均为第1产,在娩出后常规气管插管抢救作为插管组;选择同期羊水粪染新生儿323例作为对照组,基本条件相同,出生后不予气管插管,常规吸痰管盲吸清理呼吸道.两组资料分布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重度上颌窦发育不良的CT诊断(附5例分析)

    目的:探讨中、重度上颌窦发育不良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经CT证实的中、重度上颌窦发育不良进行分析.结果:5例中,单侧2例,双侧3例,共8个发育不良的上颌窦,其中中度1个,重度7个.CT表现为窦腔显著变小,位置上移;窦壁较厚而不均匀;可伴有骨性分隔、同侧眼眶及筛窦增大.结论:CT检查能够直接确定中、重度上颌窦发育不良的诊断.

    作者:陈永辉;苏瑞芳;赵建青;马长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DJ2-IB电脑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血栓形成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DJ2-IB电脑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用静脉留置针穿刺上肢或下肢较大静脉,成功后留置外套管,导入激光针.接通光疗仪进行照射.功率为2.5mW,每次照射60分钟,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83.33%;病程短、60岁以下者效果明显.随病程延长,疗效逐渐降低.

    作者:史怡华;李进领;陈亚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脊柱肿瘤的栓塞治疗

    脊柱肿瘤动脉栓塞治疗有两个目的.手术前栓塞,主要为减少术中的大量失血;对不能手术的作姑息性治疗,可限制肿瘤生长,缓解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无效的顽固性疼痛.

    作者:李启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护理质量量化检查与随机检查的效果比较

    目的:为考察护理质量量化检查的效果.方法:我们将我院21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护理质量量化检查组(实验组)和随机检查组(对照组),分别按两种方法进行检查.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调查结果对促进建立完善护理质量检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香玉;范小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压下降原因分析及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病情危重,由于由多种原因导致,几乎都有血压下降,因此,辩明危急状态,作出及时准确地判决并及时处理,才能挽救生命.本文对135例AMI时血压明显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杨慎先;王松柏;张素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我们对54例脑梗塞患者应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树亭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腹膜后巨大脓肿1例

    患者,26岁,住院号:80754.因停经8个月,不规则腹痛1天于1997年11月4日入院.患者于停经4个月时无诱因出现腰痛,停经6个月腰痛加重,双下肢不能伸直,体温高达40℃,在当地用抗生素等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但腰痛未缓解.现停经8个月伴不规则腹痛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查体:T37.0℃,Bp17/10kPa.青年女性,贫血貌,一般情况差,皮肤、粘膜苍白.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宫底脐上三指,张力大,LoA,胎心好.血常规示:WBC10.5×109/L,中性86.7%,Hb63g·L-1,B超示单胎,头位,胎儿未见异常,子宫后方探及一液性包块.入院诊断:①晚期妊娠;②先兆早产;③卵巢肿瘤;④贫血.入院后给予保胎等治疗,腹痛消失,腰痛渐加重,入院第4天突发高热,体温达40.5℃,降温、应用抗生素后体温无明显下降,且出现小便困难,考虑卵巢肿瘤合并感染,保守治疗无效,于入院第8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剖宫取出一活婴,体重1800g,探查见后腹膜腔有一巨大脓肿,上达肾区,下达盆腔,切开吸引,排出脓液10050ml,放置引流,探查阑尾、肠管无异常.术后应用抗生素.引流2月,痊愈出院.

    作者:张洁;付希文;张兰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乳腺癌术后皮瓣感染及坏死的防治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感染、坏死的各种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近十五年来64例乳癌术后皮瓣感染及坏死的发生率进行总结.结论:术中首先应使皮瓣缝合时无张力;术后腋窝及锁骨下渗液多处常规置管引流及加压包扎,术后48小时第一次换药时,即应将皮下积液向腋下排挤,若积液不易排除则应立即穿刺抽吸;一旦发生感染,则应及时拆除缝线,敞开创面引流,以对症用药;皮瓣坏死时应及时剪除,早期切痂,必要时植皮.

    作者:徐丹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62例创伤性湿肺诊治分析

    大多数创伤性湿肺病人经过有效的临床治疗都能恢复.因此不少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为提高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兹将我院自1996年6月~2000年12月收治的62例创伤性湿肺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邹刚强;苗圃;杨广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肺下叶结核病延误诊断原因分析与防止对策

    肺结核的好发部位多见于两上肺,肺下叶较少见,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本文就肺下叶结核X线、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王军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48例精神分裂症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异常改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Ⅰ型(阳性型)、Ⅱ型(阴性型)精神分裂症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异常改变的差异.方法:对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EEG,BEAM在异常程度,区域分布,频域分布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型精神分裂症更多表现为轻度异常,双额后、额分布较多;而Ⅱ型精神分裂症异常程度偏重,以双颞为多.异常的频域分布,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对诸如脑电图异常程度,异常的区域分布及频域分布可以作为对该病诊断分型的参考依据.

    作者:尤海峰;杨建章;牛秀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类型,因其缺乏典型的哮喘特征,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极易造成漏诊、误诊.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6月曾被误诊的20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刚;蔺秀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Richard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越来越多.我们自1993年以来应用Richrd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董继胜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自杀未遂患者180例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

    自杀是指自身有意识地采取能致人死亡的方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精神障碍为自杀的重要原因,但在自杀者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精神状态正常而其它心理社会因素自杀者.自杀未遂是指已经采取了自杀行动,但由于方法不当或救治及时,未造成死亡的一种行为[1].我院自1995年2月~2000年2月共抢救治疗自杀未遂患者180例,并对其自杀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加强了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珍;程爱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妊娠晚期合并肠梗阻1例

    患者28岁,孕2产0,住院号186700.因停经36周,下腹胀痛,伴恶心,呕吐,于2001年3月1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6月20日,自述8岁时曾因肠梗阻行手术治疗(具体梗阻部位、性质不详).入院后,腹透检查提示肠梗阻,予2%温肥皂水300ml灌肠后症状缓解,2天后,坚决要求出院,一星期后,其在家中自觉胎动消失,伴全身乏力,头晕目眩,腹胀,再次入院.B超示无胎心,腹透见多个大量肠积气及数个大小不等液平面影,诊断为晚妊合并肠梗阻,胎死宫内.查体:T6.4℃,P88次/分,R22次/分,BP14/9kPa,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腹部可见一约12cm手术疤痕.产科情况:宫高30cm,腹围94cm,羊水量中等,胎位LoA、头入盆,无胎心,无宫缩,遂在禁食水,胃肠减压前提下,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次日,自娩下一死胎,肠梗阻症状随之缓解,3日后出院.

    作者:仝丽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整形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整形科大部分病人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产生不同程度的组织器官的缺损畸形,造成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由于功能、形态及环境三方面的影响.因此,造成情绪(心理)改变,致使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特征.鉴于上述原因,对于整形病人的心理护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朱怀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