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曙光
患者,女,86岁,农民,于2000年4月5日11pm因周身疼痛、失眠,自服卡马西平片2片(0.1/片),不能解除上述症状,自行加量,每半小时左右加服1~2片,2小时内共服7片,随入眠.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28岁,孕2产0,住院号186700.因停经36周,下腹胀痛,伴恶心,呕吐,于2001年3月1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6月20日,自述8岁时曾因肠梗阻行手术治疗(具体梗阻部位、性质不详).入院后,腹透检查提示肠梗阻,予2%温肥皂水300ml灌肠后症状缓解,2天后,坚决要求出院,一星期后,其在家中自觉胎动消失,伴全身乏力,头晕目眩,腹胀,再次入院.B超示无胎心,腹透见多个大量肠积气及数个大小不等液平面影,诊断为晚妊合并肠梗阻,胎死宫内.查体:T6.4℃,P88次/分,R22次/分,BP14/9kPa,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腹部可见一约12cm手术疤痕.产科情况:宫高30cm,腹围94cm,羊水量中等,胎位LoA、头入盆,无胎心,无宫缩,遂在禁食水,胃肠减压前提下,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次日,自娩下一死胎,肠梗阻症状随之缓解,3日后出院.
作者:仝丽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对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容修复变色牙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通过收集变色牙患者80例,670牙的光固化树脂美容修复,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成功率:2年53%,1.5年70%,1年76%,1~6个月87%.结论:本方法修复变色牙自然美观,对牙体及牙髓无刺激和损害,如遇失败可重复修复,操作简便,易于患者接受.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不同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观察3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不同胰岛素水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比容、血沉、全血高切粘度和低胰岛素血症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高胰素血症糖尿病患者血液浓稠性、粘滞性、聚集性增强.高胰岛素血症是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内在因素之一.
作者:张智军;方利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本文通过对85例中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45岁以上的中老年甲亢患者缺乏典型的甲亢表现,并且有其相应的不同类型的胃肠道病变表现,并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年患者较易发生肝脏损害,与病毒性肝炎有类似的表现,老年患者以胃肠道症状更为突出,男性患者则较易出现低血钾、双下肢无力.上述中老年甲亢患者不典型的以胃肠道病变为多样化的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及时予以甲亢诊治,病情可迅速缓解恢复.
作者:谭坤能;吴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重度上颌窦发育不良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经CT证实的中、重度上颌窦发育不良进行分析.结果:5例中,单侧2例,双侧3例,共8个发育不良的上颌窦,其中中度1个,重度7个.CT表现为窦腔显著变小,位置上移;窦壁较厚而不均匀;可伴有骨性分隔、同侧眼眶及筛窦增大.结论:CT检查能够直接确定中、重度上颌窦发育不良的诊断.
作者:陈永辉;苏瑞芳;赵建青;马长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腹水的治疗措施.方法:把36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为放腹水治疗加上药物治疗组.结果:B组病人腹水减少及消失速度高于A组.结论:肝硬化并腹水病人的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
作者:吴国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男,68岁.会阴部坠胀感,伴血精30余天.3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会阴部坠胀感并伴血精,来院就诊.查:心肺正常,肝脾不大,精囊增大、精囊触痛.尿常规无异常;前列腺液涂片检查:脓细胞《5个/HP,抗酸杆菌阴性;前列腺液病理学检查:癌细胞阴性;腹部CT:双肾、膀胱无异常.诊断:精囊炎.治疗:氧氟沙星0.2,口服,2次/日(郑州化学制药厂、豫卫药准字(1995)2238号),未同时服用其它药物.当服到第4天时,患者感右足背瘙痒不适,渐出现水肿样红斑,丘疹压之不褪色,无紫癜,有的红斑中央伴有弥漫性蚕豆至核桃大小的水泡,疱壁不紧张,流淡黄色渗液,皮肤有灼热感.即停用氧氟沙星.在无菌条件下抽出泡液,局部包扎.给予赛特赞10mg,口服,1次/日,维生素C0.2,口服,3次/日,服药5天后,局部干燥结痂.
作者:潘月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999年1月~2001年1月,我们采用硫普罗宁联合脂必妥治疗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40例,经与对照组比较,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刚剑;关世运;黄顺东;刘昌华;尹明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宫颈糜烂为妇科常见病,临床上一般采用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一般采用激光、冷冻、微波等,需特殊仪器,术后有并发症,患者有恐惧心理,不易接受,而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采用克林软膏治疗206例宫颈糜烂,效果明显,治疗方法简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关树敏;张合芯;冯瑞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感染、坏死的各种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近十五年来64例乳癌术后皮瓣感染及坏死的发生率进行总结.结论:术中首先应使皮瓣缝合时无张力;术后腋窝及锁骨下渗液多处常规置管引流及加压包扎,术后48小时第一次换药时,即应将皮下积液向腋下排挤,若积液不易排除则应立即穿刺抽吸;一旦发生感染,则应及时拆除缝线,敞开创面引流,以对症用药;皮瓣坏死时应及时剪除,早期切痂,必要时植皮.
作者:徐丹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本文报道了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体会.肠外营养(PN)支持14~64d,其后肠内营养(EN)支持18~24d,术后一周患者血清白蛋白及总淋巴细胞计数由术前的37.8±2.7g·L-1及1.45±0.13×109/L分别降至29.8±3.4g·L-1及1.07±0.19×1O9/L,经过控制感染及营养支持四周后,二者恢复至术前水平.治疗期间,9例SAP病人中有5例(55.6%)发生严重并发症状10例次,无一例死亡.作者认为:(1)营养支持虽不能改变SAP病人的病理过程,但有效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2)营养支持可采用PN、PN+EN、EN+口服饮食三个阶段;(3)加强PN应用过程中的监测及护理.
作者:蒋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射频切除肝脏恶性肿瘤后,CT一般影像表现及特殊征象.方法:取经射频切除肝脏恶性肿瘤后的病人56例(63枚结节),行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经射频切除肝脏恶性肿瘤后CT显示:60%病灶增强后治疗区无强化,32%治疗区周边出现线样、新月样不规则高密度影,8%治疗区内或周围出现片状不规则影.结论:CT增强扫描示:经射频切除肝脏恶性肿瘤后,病灶治疗区周边出现的线样、新月样不规则高密度灶为其特殊影像应与其残留灶相鉴别.
作者:宋朝晖;赵丽亚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27例次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对其临床防治进行探讨.
作者:郑海军;李桂清;张绪吉;刘定国;张素清;张福兴;高爱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灯盏花注射液是由中草药灯盏花(灯盏细辛)提取精制而成,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它具有降血粘,降纤、溶解微血栓,改善微循环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地用于内外科多种缺血性疾病和瘫痪、风湿症、冠心病等的治疗.该药虽然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但近也发现一些不良反应,在此加以综合报道,以引起临床医生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高秋娜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氨荼碱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衰心衰的疗效.方法:在病因治疗、保持气道通畅、氧疗、洋地黄类药物应用、纠酸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荼碱23例,并于同等基础上加用洛贝林20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总有效率82.61%).结论:氨茶碱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衰心衰效果满意.
作者:王伟;张慧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骶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及下肢矫形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1995年10月~1999年10月在进行腰骶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同时对下肢关节因软组织挛缩畸形者行下肢软组织松解治疗下肢痉挛型脑瘫97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SPR及下肢矫形同期进行较单纯SPR,二期行下肢矫形,具有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及能及时康复训练,缩短康复训练时间等优点,对解除痉挛,改善步态效果明显优于单纯SPR手术.结论:SPR及下肢矫形同期进行是一值得提倡的手术.
作者:吴振业;冯永凯;关自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胰腺损伤病人23例,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淦;刘玉强;郭伟鹏;王陆本;王建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自杀是指自身有意识地采取能致人死亡的方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精神障碍为自杀的重要原因,但在自杀者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精神状态正常而其它心理社会因素自杀者.自杀未遂是指已经采取了自杀行动,但由于方法不当或救治及时,未造成死亡的一种行为[1].我院自1995年2月~2000年2月共抢救治疗自杀未遂患者180例,并对其自杀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加强了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珍;程爱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大多数创伤性湿肺病人经过有效的临床治疗都能恢复.因此不少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为提高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兹将我院自1996年6月~2000年12月收治的62例创伤性湿肺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邹刚强;苗圃;杨广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