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七不定根的离体诱导与培养

高先富;徐朝晖;刘佳健;马丽萍;尹龙萍;贾伟

关键词:三七, 不定根, 诱导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不定根的诱导与体外培养方法.方法:通过从大田栽培三七外植体、再生苗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诱导3种途径获得不定根,考察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3-丁酸(IBA)、萘乙酸(NAA)等植物生长物质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比较4种不定根与其母体分离方式对其体外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3种方法均获得不定根,幼嫩花蕾愈伤组织是诱导不定根的理想材料;IBA诱导不定根的能力强;采用将不定根连其母体组织一起在液体培养系统中连续培养后再分离的方法建立了液体培养体系.结论:成功诱导三七不定根并建立了液体培养体系.
中国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康艾注射液对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增敏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80%以上的病例已属中晚期,手术加放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直肠癌术后放化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但治疗中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大.本科于2003年7月~2004年6月共收治10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分为放化疗组和放化疗加康艾注射液组进行观察,发现康艾注射液既能增加直肠癌的放疗疗效,又能减轻放疗毒副反应.

    作者:常巧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丹参中丹参素四效逆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研究丹参中丹参素四效逆流提取工艺及其特点,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温度和粒度等因素对丹参素得率的影响,并比较了该工艺与普通热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劣.结果:获得四效逆流提取丹参中丹参素的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1h、溶剂用量12 mL·g-1、温度80℃、粒度20~40目),与热回流提取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19.4%,溶剂用量减少3/4,提取时间大大缩短.结论:四效逆流提取工艺相比传统的中药提取工艺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中药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作者:蔡铭;陈勇;刘雪松;瞿海斌;程翼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仙灵骨葆与抗骨增生胶囊合用治疗骨关节病60例临床观察

    骨关节病是以软骨退变为核心的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囊关节其他结构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慢性炎症.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患有骨关节病的病人日益增多,治疗多以消炎镇痛为主,不良反应较大,根据其疾病特点使用仙灵骨葆和抗骨增生胶囊联合应用,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任少海;李运海;段泽敏;王秀达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康艾注射液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肺癌中的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70%为中晚期肺癌.中晚期肺癌患者往往选择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患者在放疗中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生存质量差等症状.在肿瘤治疗的同时,如何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状况及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降低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对临床意义重大.本科应用康艾注射液配合放射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现康艾注射液既能增加肺癌的放疗疗效,又能减轻放疗不良反应.

    作者:陈凡;王晓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复方安替威胶囊大鼠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复方安替威胶囊是以透表解毒法为组方依据确立的中药复方制剂,方中包含了具有轻宣透达作用的柴胡和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金银花等中药,诸药合用共奏透表解毒之功效.实验研究表明,复方安替威胶囊具有抗病毒、抗炎、解热及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对SARS病毒有明确的抑制效果,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剂,尤其是在治疗SARS方面极具潜力[1].为了阐明复方安替威胶囊在体内到底以何种成分、何种形式发挥作用以及作用机制如何,本实验进行了该复方的大鼠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力求为实现该复方高效、低毒、低剂量的科学化改造奠定基础.

    作者:王喜军;张宁;曹洪欣;孙文军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消癥丸(青香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消癥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临床研究在5所医院进行,每家医院的试验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共240例.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法进行.试验组口服消癥丸外,同时口服乳结康安慰剂;对照组口服乳结康,同时口服消癥丸安慰剂.用药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临床疗效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评价情况等.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6%,2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在主症改善方面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中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安全性指标无异常.结论:消癥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疗效,具有舒肝行气、活血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痰凝所致的乳腺增生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宗红心;赵长杰;赵长振;梁晓磊;朱振亚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其蒽醌类化合物产生的研究

    目的:研究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蒽醌类化合物的生产.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LBA9402和R1601感染掌叶大黄外植体.结果:2种发根农杆菌均能诱导掌叶大黄产生毛状根,LBA9402比R1601表现出较强的对掌叶大黄的感染能力.毛状根单克隆DH7a(由R1601诱导)生长速度高于DH5a,DH5c(由LBA9402诱导),且明显比非转化根(NOR)快.DH5a中蒽醌类化合物以大黄素为主,DH5c则以大黄素甲醚含量高,DH7a中4种蒽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含量相近,非转化根中大黄酚含量高,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4种根中均较低.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掌叶大黄毛状根培养系统,为研究大黄毛状根大量培养生产蒽醌类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世海;刘晓峰;果德安;郑俊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紫花前胡分类位置修订的分子基础研究

    目的:从核DNA ITS序列角度阐明紫花前胡分类位置修订的分子基础.方法:PCR扩增、DNA序列测定、分支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得到紫花前胡、白花前胡、白芷、泰山前胡、骨缘当归的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其中紫花前胡和白芷、骨缘当归聚为一组,泰山前胡和白花前胡聚为另一组.结论:紫花前胡应为当归属植物,紫花前胡和白花前胡应分别入药.

    作者:刘春生;王朋义;陈自泓;王德群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种子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二者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导致其药效不同[2],蒙古黄芪的药效更佳,膜荚黄芪不仅药效,而且栽培管理技术、产值均不如蒙古黄芪[3].二者在植物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方面有明显区别,但其种子外形比较相近,肉眼难以区别.本研究利用种子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快速简便的鉴别了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种子.为蒙古黄芪种子真实性的检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丽萍;史静;陈阳;李先恩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HPLC测定溃疡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

    溃疡胶囊由瓦楞子、鸡蛋壳、陈皮等7味药组成,具有制酸止痛、生肌收敛的功效.原标准[1]仅收载了显微鉴别,无含量测定.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作者采用HPLC对方中陈皮有效成分橙皮苷含量进行控制,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本制剂的质量.

    作者:周淑青;鲁敏;金樟照;虞和永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准噶尔大戟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对新疆产准噶尔大戟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硅胶薄层制备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鞣花酸(ellagic acid)(1),3,3'-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2),3,3'二甲基鞣花酸-4'-O-α-D-阿拉伯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α-D-arabinfuranoside)(3),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e)(4),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5),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6),3-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O-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e)(7),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8),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9)和短叶苏木酚酸乙酯(ethyl brevifolin carboxylate)(10).结论:上述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石心红;杜晓犁;孔令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白花蛇舌草在我院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抗癌、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气管炎、阑尾炎、肠风下血、肿瘤等的治疗[1,2].多年来,我院白花蛇舌草的用量每年在4 200kg左右,在协定方、复方、验方及医院制剂中均有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芦柏震;林能明;何晓波;周俐斐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康艾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恶性肿瘤,且发现时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治疗.为此,作者选用康艾注射液合并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48例,以同期单纯放化疗病例48例作为对照组,对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变进行比较.

    作者:周毛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康艾注射液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04年1月~2006年1月,作者应用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肿瘤患者33例,并与单用化疗治疗的32例作对照,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李建军;吴茂礼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关于我国现行专利制度对中药保护的思考

    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的规定,有关中药的处方、生产方法、医药器械等均可得到专利法的保护.这不仅有利于引进国外新的方法专利技术应用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中药的自主研制与开发.中药的专利保护不仅在药物研究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药物研究开发市场也起着积极的竞争作用,同时还能推动药物研究不断创新.但在实践中,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笔者拟从中药专利保护现状着手,探究其中原因所在,并结合专利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梅智胜;肖诗鹰;黄璐琦;刘铜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南蛇藤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南蛇藤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肉瘤(S180)、肝癌(Heps)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南蛇藤醋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的肿瘤抑制作用;并分别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南蛇藤醋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在20mg·mL-1时即可明显抑制S180和Heps移植性肿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可提高小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结论:南蛇藤醋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抗小鼠肿瘤作用;并可增强抗氧化能力.

    作者:张舰;许运明;王维民;刘延庆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丹参素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跨膜转运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机制.方法:通过研究丹参素在模型中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及转运蛋白抑制剂对丹参素吸收的影响.用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药物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结果: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到一定时间趋向饱和状态,并随丹参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双向转运的Papp比值即Pratio均大于1.5.在加入P-gp转运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后,丹参素Papp,A-B值显著增大,而Papp,B-A值显著降低.结论:丹参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可能主要是由P-gp转运蛋白介导的主动转运.

    作者:朱狄峰;赵筱萍;程翼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三七不定根的离体诱导与培养

    目的:探讨三七不定根的诱导与体外培养方法.方法:通过从大田栽培三七外植体、再生苗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诱导3种途径获得不定根,考察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3-丁酸(IBA)、萘乙酸(NAA)等植物生长物质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比较4种不定根与其母体分离方式对其体外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3种方法均获得不定根,幼嫩花蕾愈伤组织是诱导不定根的理想材料;IBA诱导不定根的能力强;采用将不定根连其母体组织一起在液体培养系统中连续培养后再分离的方法建立了液体培养体系.结论:成功诱导三七不定根并建立了液体培养体系.

    作者:高先富;徐朝晖;刘佳健;马丽萍;尹龙萍;贾伟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康艾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放疗的协助作用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难以早期诊断,在确诊时仅有12.5%的患者能够手术治疗,因此放射治疗成为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1].因瘤体内存在程度不同的抗放射乏氧细胞以及正常组织对放射治疗的耐受程度,使放射治疗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故提高肺癌组织放射敏感性,减轻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意义重大.本科自2003年6月始应用康艾注射液配合放射治疗晚期肺癌,发现康艾注射液既能增加肺癌的放疗疗效,又能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马建青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主管:中药通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